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媒體報道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黃河岸邊,貢菜地里話豐收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洪玉杰 馬 偉
發布時間:2024-10-06 08:21:17
編輯:包拓業
8

  貢菜喜豐收,群眾樂開顏。

9

  村廣場上話豐收。 洪玉杰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深秋,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黃河如帶,一丘丘青翠欲滴的貢菜吟唱著豐收的歌謠。

  10月1日,天氣放晴,常牧鎮豆后漏、梅加兩村20余畝貢菜迎來收獲期,一片片綠油油的貢菜翠綠挺拔、根粗葉茂,長勢非常喜人。

  在郁郁蔥蔥的基地里,農戶忙碌不停,摘掉貢菜的老葉,依次有序將貢菜扎好,整齊地堆放在田畦上,搬運、裝車……勾勒出一幅“人勤地生金”的生動圖景。

  “這捆20斤,打好標記,等著收購商一會來過秤、裝車。”梅加村村民德吉措一邊忙著記錄貢菜重量,一邊招呼大家有序堆放。

  “貢菜大豐收,一天能從地里收獲上千斤。從種植、管理,到收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用工,最多的時候每天需要40人,附近村子的富余勞動力在這里就能實現就業。”梅加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昌書邊給貢菜打捆邊說道。

  近年來,常牧鎮堅持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原則,不斷擴大傳統產業優勢、占據新興產業主動,把握未來產業先機,結合地理條件,以村為特色,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引進特色蔬菜種植產業,拓展訂單式銷售渠道,盤活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著力破解“結構不合理、優勢不明顯、特色不突出”的問題。

  “這里氣溫偏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更適合貢菜生長,剛剛我們幾個分著嘗了一根,這口感還是不錯的嘞。”

  “貢菜的菜皮、菜葉還能喂牛、喂鵝,這又是一筆收入。”

  “不光是這樣,貢菜收割后,還可以種植其他作物,這一塊地的價值更高啦!”

  大家忙碌中,你一言我一語說笑著。

  曾經,梅加、豆后漏村特色種植業發展一片“空白”,牧民群眾依靠散養放牧生活,村里發展后勁不足,成為兩村黨支部的“心頭難”。通過參加各類觀摩學習活動,村“兩委”成員看著原先貧困落后的“空殼村”依靠土地流轉開辦合作社、打造基地等變成先進示范村,心中升起了冉冉希望。

  梅加、豆后漏村“兩委”搶抓政策機遇,先后赴新街鄉實地觀摩學習農作物種植經驗,了解到貢菜的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且生長環境與地區氣候契合,兩村通過土地流轉、帶頭種植、“黨支部+基地+農戶”等方式,積極探索出一套適應本地的貢菜種植技術,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為群眾做示范、當先鋒,實現村集體經濟和群眾收入雙提升。

  豆后漏村黨支部書記看著才讓介紹:“貢菜生長周期短、種植成本低,收購商直接在田間現場訂購,基本實現了‘訂單生產、田頭交易’的種植模式,根本不愁銷路!”

  “二社的6畝地流轉給村委會種貢菜,流轉費一年凈賺3000元。這樣一來,大家既可以年底分紅,還可以在平時就近打工增加收入。”豆后漏村二社村民笑著說,貢菜產業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菜籃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貢菜采收期間,鎮黨政領導班子來到現場,查看貢菜采收情況、了解市場行情和發展前景,為后期的大力發展做調查準備。

  致力于“種好一棵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常牧鎮積極探索構建“土地輪作”等多元產業發展新模式,讓特色種植成為連通群眾增收的“金鏈子”。

推薦閱讀
我省舉行2024年烈士紀念日活動 陳剛出席
吳曉軍:用心用情用功保安全促消費增活力
青海加強國慶假期應急值守工作
青海省生態攝影書畫展舉行
第二屆“你好,青!本W絡短視頻比賽公告
2024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候選名單的公示
青海海北:落實2050萬元牛羊出欄獎補資金
青海海東:“文旅融合+”繪就民族團結新圖景
24H熱點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假日新風拂面...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國慶市場活力...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奮進強國路 闊步...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奮進強國路 闊步...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文旅“大餐”...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堅守,假日里...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一針一線,繡...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中國紅”飄...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抒懷】每一顆心,都...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主...
熱點圖片
搶抓黃金施工期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搶抓黃金施工期 重點...
筆潤山河 共慶華誕
筆潤山河 共慶華誕
【探尋雪豹之都】“尕豹兒”帶你走進雪豹之都——“游西寧‘雪豹之都’大科普”系列宣傳活動城北區接力第四棒
【探尋雪豹之都】“...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探訪青!毕盗袌蟮乐
【文化中國行】一場...
青海西寧國慶期間處處飄揚“中國紅”
青海西寧國慶期間處...
【探尋雪豹之都】國慶假期雪豹館里熱鬧非凡
【探尋雪豹之都】國...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文旅“大餐”點燃假日經濟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金秋房博會,逛展購房持續火熱
金秋房博會,逛展購...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黃河岸邊,貢菜地里話豐收

青海日報
2024-10-06 08: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黃河岸邊,貢菜地里話豐收

青海日報
2024-10-06 08: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黃河岸邊,貢菜地里話豐收

  • 2024-10-06 08:21:17
  • 來源:青海日報
8

  貢菜喜豐收,群眾樂開顏。

9

  村廣場上話豐收。 洪玉杰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深秋,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黃河如帶,一丘丘青翠欲滴的貢菜吟唱著豐收的歌謠。

  10月1日,天氣放晴,常牧鎮豆后漏、梅加兩村20余畝貢菜迎來收獲期,一片片綠油油的貢菜翠綠挺拔、根粗葉茂,長勢非常喜人。

  在郁郁蔥蔥的基地里,農戶忙碌不停,摘掉貢菜的老葉,依次有序將貢菜扎好,整齊地堆放在田畦上,搬運、裝車……勾勒出一幅“人勤地生金”的生動圖景。

  “這捆20斤,打好標記,等著收購商一會來過秤、裝車。”梅加村村民德吉措一邊忙著記錄貢菜重量,一邊招呼大家有序堆放。

  “貢菜大豐收,一天能從地里收獲上千斤。從種植、管理,到收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用工,最多的時候每天需要40人,附近村子的富余勞動力在這里就能實現就業。”梅加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昌書邊給貢菜打捆邊說道。

  近年來,常牧鎮堅持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原則,不斷擴大傳統產業優勢、占據新興產業主動,把握未來產業先機,結合地理條件,以村為特色,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引進特色蔬菜種植產業,拓展訂單式銷售渠道,盤活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著力破解“結構不合理、優勢不明顯、特色不突出”的問題。

  “這里氣溫偏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更適合貢菜生長,剛剛我們幾個分著嘗了一根,這口感還是不錯的嘞。”

  “貢菜的菜皮、菜葉還能喂牛、喂鵝,這又是一筆收入。”

  “不光是這樣,貢菜收割后,還可以種植其他作物,這一塊地的價值更高啦!”

  大家忙碌中,你一言我一語說笑著。

  曾經,梅加、豆后漏村特色種植業發展一片“空白”,牧民群眾依靠散養放牧生活,村里發展后勁不足,成為兩村黨支部的“心頭難”。通過參加各類觀摩學習活動,村“兩委”成員看著原先貧困落后的“空殼村”依靠土地流轉開辦合作社、打造基地等變成先進示范村,心中升起了冉冉希望。

  梅加、豆后漏村“兩委”搶抓政策機遇,先后赴新街鄉實地觀摩學習農作物種植經驗,了解到貢菜的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且生長環境與地區氣候契合,兩村通過土地流轉、帶頭種植、“黨支部+基地+農戶”等方式,積極探索出一套適應本地的貢菜種植技術,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為群眾做示范、當先鋒,實現村集體經濟和群眾收入雙提升。

  豆后漏村黨支部書記看著才讓介紹:“貢菜生長周期短、種植成本低,收購商直接在田間現場訂購,基本實現了‘訂單生產、田頭交易’的種植模式,根本不愁銷路!”

  “二社的6畝地流轉給村委會種貢菜,流轉費一年凈賺3000元。這樣一來,大家既可以年底分紅,還可以在平時就近打工增加收入。”豆后漏村二社村民笑著說,貢菜產業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菜籃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貢菜采收期間,鎮黨政領導班子來到現場,查看貢菜采收情況、了解市場行情和發展前景,為后期的大力發展做調查準備。

  致力于“種好一棵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常牧鎮積極探索構建“土地輪作”等多元產業發展新模式,讓特色種植成為連通群眾增收的“金鏈子”。

作者 洪玉杰 馬 偉
編輯:包拓業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