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冬季旅游冬季旅游看青海
浩門馬馳上文旅大道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李皓 通訊員 馬靖
發布時間:2024-12-24 19:49:03
編輯:孔令磊

  今年冬季旅游開始后,馱運馬隊在崗什卡雪山為游客服務。

  騎馬登山成為今年冬季崗什卡雪山旅游的重點項目。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浩門馬古稱青海驄,其體質結實,步伐靈活敏捷,是我國優良的乘用戰馬。同時,浩門馬善走對側步,是我國馬類表演項目——走馬的優勢馬種。

  浩門馬主要分布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歷史上,門源縣浩門馬的數量,達到數萬匹之多。隨著社會的進步,浩門馬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功能日漸減弱,浩門馬的數量急劇下滑。

  馬天祥出身門源縣養馬世家,從小便跟父輩學習浩門走馬的相馬、鑒定、配種、養殖、騎馴、治療等技藝,是門源縣出名的“馬伯樂”和鑒馬專家。

  為了恢復浩門馬的種群數量,挖掘浩門馬的文化潛力,2015年,馬天祥成立了青海浩門馬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并以公司為依托,成立了浩門馬文化產業園和門源縣地方良種馬繁育專業合作社。

  如今,青海浩門馬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已建立專業的養殖大棚,配備1000米標準化賽道和馴馬場,先后培育出1000余匹走馬,培訓了60名養馬、騎馴專業人員,成為我省最大的浩門馬訓練基地,初步實現了浩門馬的產業化發展。

  在完成浩門馬的數量提升后,青海浩門馬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又制定了浩門走馬的鑒定和相馬規范,組建了浩門走馬競賽隊和高山馱運馬幫,力圖實現文旅融合,延長浩門馬的產業鏈。

  門源縣也迅速以馬文化產業作為提高旅游業層次的抓手,通過開展大型節會、在景區設立馬項目等方式,不斷強化馬文化與旅游業的互動性和關聯性。同時,緊抓浩門走馬成功入選青海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契機,促使馬文化產業成為消費收益的新途徑,為浩門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9年,在門源縣文體旅游廣電局的支持下,馬天祥又成立了門源縣馬文化發展旅游協會,組建由30匹馬組成的“崗什卡國際登山滑雪大賽馱運馬幫”,使浩門走馬的養殖馴育技藝和文化內涵得到廣泛傳播。

  與此同時,門源縣依托皇城蒙古族鄉、蘇吉灘鄉豐富的天然草場資源,加強品種繁育、完善產業化組織,形成“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牧戶”的養殖模式,探索馬具、騎服、飼草料以及馬文化產品等市場渠道,形成以交易出售浩門馬為主的專業性市場,以馬產業帶動農村牧區發展經濟,提振養殖繁育信心,并在“百里油菜花海”旅游品牌的基礎上,開展“打馬走金山”“騎馬游花海”全域旅游活動。借力崗什卡雪峰的旅游熱度、浩門馬文化產業園等基礎優勢,圍繞門源縣青稞之鄉、駿馬之鄉、全省最大林海、高原賽馬節、豐收節等打造精品旅游路線,使馬文化成為門源旅游的新特色和新亮點。

  2023年,門源縣浩門馬養殖戶數已發展到861戶,養殖總數達到3788匹。

  今年,門源縣冬季旅游持續升溫,門源縣在連續兩年舉辦“青海驄”杯賽馬大會的基礎上,利用冬季旅游項目,不斷帶動馬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激活冬季旅游“馬力”,持續豐富和拓展生態旅游業態內涵,開設了“騎馬登峰”體驗項目,提供登山向導、人員接送、物資托運等服務,讓游客體驗高原游牧文化、觀賞雪峰奇景,不斷滿足游客多樣化文化需求和消費需求。

  目前,崗什卡雪峰登山服務馬隊馬匹200余匹,日均營業額達1.8萬元。

  門源縣文旅部門負責人說,今后,門源縣將探索開展走馬、速度馬比賽、崗什卡雪峰駿馬拉力賽、雪山馬幫馱運、馬拉雪橇、雪景騎馬等項目,將各類冰雪運動、冰雪娛樂和觀賞冰雪景觀與馬文化相結合,深度挖掘浩門馬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省婦女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開幕 陳剛馮玲講話
2024年第十屆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頒獎
東城·非遺共富工坊讓非遺在市場大潮中鮮活起來
"昆侖英才·高層次文化人才"擬入選人選名單公示
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青海學者"擬推薦初選人選名單
青海茫崖:1至11月進出口貿易總額創歷史新高
西寧市城西區:以舊換新帶動消費6800余萬元
24H熱點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繞地球85圈的供電堅守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積石山地震一年來】搬進新房 暖在“心”房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浩門馬馳上文旅大道
浩門馬馳上文旅大道
“向日葵親子小屋”里的幸福
“向日葵親子小屋”...
2024海南·貴德“冬日暖陽 追光之旅”冬季旅游活動啟動
2024海南·貴德“冬日...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促經濟 穩增長】川青鐵路青海段建設一線“智造”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嘻雪玩冰 嗨翻冬日】冰雪嘉年華 邀你來挑戰
【嘻雪玩冰 嗨翻冬日...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積石山地震一年來·重訪金田村】向幸福,再出發!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浩門馬馳上文旅大道

西海都市報
2024-12-24 19:4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浩門馬馳上文旅大道

西海都市報
2024-12-24 07:4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浩門馬馳上文旅大道

  • 2024-12-24 07:49:03
  • 來源:西海都市報

  今年冬季旅游開始后,馱運馬隊在崗什卡雪山為游客服務。

  騎馬登山成為今年冬季崗什卡雪山旅游的重點項目。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浩門馬古稱青海驄,其體質結實,步伐靈活敏捷,是我國優良的乘用戰馬。同時,浩門馬善走對側步,是我國馬類表演項目——走馬的優勢馬種。

  浩門馬主要分布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歷史上,門源縣浩門馬的數量,達到數萬匹之多。隨著社會的進步,浩門馬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功能日漸減弱,浩門馬的數量急劇下滑。

  馬天祥出身門源縣養馬世家,從小便跟父輩學習浩門走馬的相馬、鑒定、配種、養殖、騎馴、治療等技藝,是門源縣出名的“馬伯樂”和鑒馬專家。

  為了恢復浩門馬的種群數量,挖掘浩門馬的文化潛力,2015年,馬天祥成立了青海浩門馬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并以公司為依托,成立了浩門馬文化產業園和門源縣地方良種馬繁育專業合作社。

  如今,青海浩門馬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已建立專業的養殖大棚,配備1000米標準化賽道和馴馬場,先后培育出1000余匹走馬,培訓了60名養馬、騎馴專業人員,成為我省最大的浩門馬訓練基地,初步實現了浩門馬的產業化發展。

  在完成浩門馬的數量提升后,青海浩門馬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又制定了浩門走馬的鑒定和相馬規范,組建了浩門走馬競賽隊和高山馱運馬幫,力圖實現文旅融合,延長浩門馬的產業鏈。

  門源縣也迅速以馬文化產業作為提高旅游業層次的抓手,通過開展大型節會、在景區設立馬項目等方式,不斷強化馬文化與旅游業的互動性和關聯性。同時,緊抓浩門走馬成功入選青海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契機,促使馬文化產業成為消費收益的新途徑,為浩門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9年,在門源縣文體旅游廣電局的支持下,馬天祥又成立了門源縣馬文化發展旅游協會,組建由30匹馬組成的“崗什卡國際登山滑雪大賽馱運馬幫”,使浩門走馬的養殖馴育技藝和文化內涵得到廣泛傳播。

  與此同時,門源縣依托皇城蒙古族鄉、蘇吉灘鄉豐富的天然草場資源,加強品種繁育、完善產業化組織,形成“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牧戶”的養殖模式,探索馬具、騎服、飼草料以及馬文化產品等市場渠道,形成以交易出售浩門馬為主的專業性市場,以馬產業帶動農村牧區發展經濟,提振養殖繁育信心,并在“百里油菜花海”旅游品牌的基礎上,開展“打馬走金山”“騎馬游花海”全域旅游活動。借力崗什卡雪峰的旅游熱度、浩門馬文化產業園等基礎優勢,圍繞門源縣青稞之鄉、駿馬之鄉、全省最大林海、高原賽馬節、豐收節等打造精品旅游路線,使馬文化成為門源旅游的新特色和新亮點。

  2023年,門源縣浩門馬養殖戶數已發展到861戶,養殖總數達到3788匹。

  今年,門源縣冬季旅游持續升溫,門源縣在連續兩年舉辦“青海驄”杯賽馬大會的基礎上,利用冬季旅游項目,不斷帶動馬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激活冬季旅游“馬力”,持續豐富和拓展生態旅游業態內涵,開設了“騎馬登峰”體驗項目,提供登山向導、人員接送、物資托運等服務,讓游客體驗高原游牧文化、觀賞雪峰奇景,不斷滿足游客多樣化文化需求和消費需求。

  目前,崗什卡雪峰登山服務馬隊馬匹200余匹,日均營業額達1.8萬元。

  門源縣文旅部門負責人說,今后,門源縣將探索開展走馬、速度馬比賽、崗什卡雪峰駿馬拉力賽、雪山馬幫馱運、馬拉雪橇、雪景騎馬等項目,將各類冰雪運動、冰雪娛樂和觀賞冰雪景觀與馬文化相結合,深度挖掘浩門馬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作者 李皓 通訊員 馬靖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