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人們所公認的,無論社會、時代怎么變化,拾金不昧更應該要繼承發揚下去的,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和諧、充滿溫情。
3月14日,來自北京的王先生在?谝患遗H饷骛^用餐,離開時不慎將裝有6萬多元現金、一臺平板電腦以及房產資料的黑色單肩皮包遺忘在用餐的椅子上?嗟仁е3小時后,店主馬牙古拜將撿到的皮包如數奉還。此事經海南省有關媒體報道后,引起巨大反響,市民紛紛稱贊店主真善美,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當即批示點贊,稱馬牙古拜的善行義舉體現了人性之美、海南之美,點滴匯聚,終成大海。今天,青海新聞網記者前往店主馬牙古拜老家——化隆縣謝家灘鄉下河灘村進行采訪,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展示青海人的淳樸之美和高原人無私的胸懷。
在記者前去采訪的整個過程里,馬牙古拜的伯父樸實的表達帶給我們很多的感動和思考,他反復提到“不是自己的錢,說什么也不能拿,再窮也不能拿別人的錢,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和底線。”“侄子打電話告訴我,由于海南省領導的關注,還有網友們的熱情,他的小面館生意越來越紅火了。馬牙古拜就是老實人,也非常仗義,哪個親戚朋友有困難只要找到他,他總會盡力提供幫助。開這家店的錢還是到處借來的,而親戚朋友愿意借給他錢開店也正是因為相信馬牙古拜的人品。”馬牙古拜的伯父如是說道。
馬牙古拜拾金不昧的行為,無疑給人們傳遞一個訊息:當今社會盡管見利忘義的人很多,但好人依然存在,現實社會中的良知與公德并沒有完全喪失,這也是重拾社會公德的希望所在。如果每個人都應該以馬牙古拜為榜樣,用傳統道德的要求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道德的正能量就會多起來,我們的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作者:馬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