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近1000平方米的展區面積,現代生態牧場、特色優質農產品等農牧產業現狀的集中展示,這是農牧產業第一次以如此大的規模出現在大型展會上。在即將到來的9月15日城洽會期間,人們將看到“十二五”期間,我市農牧產業的發展成就,一個個現代農牧業的新形象、新產業將飄香在本屆城洽會上。
●特色成果展示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成效顯著
藍天白云下的綠茵草原上,放牧的高端肉牛和黑白花良種奶牛悠閑自在。寓意“草畜聯動”推動、建設生態牧場、發展現代農區畜牧業的內涵。“十二五”以來,我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成效顯著,初步形成了以城北區為代表的休閑觀光型農業示范園區,以大通為代表的設施農業集中型園區,以湟源為代表的草畜聯動型生態農業園區,以湟中為代表的綠色產品帶動型園區,為促進西寧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特色成果展示二:現代農業技術發展迅速
用蔬菜、樹莓、葡萄、藍莓等制作立體栽培墻、階梯式栽培、柱式立體栽培、生態魚缸等。同時,新型八旋翼植保無人機代替人工、地面機械進行農藥噴灑、彌霧、噴霧等植保作業,并遠程監控農業病蟲害,形象地展示了我市農業機械化發展成果。“十二五”期間,是我市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時期,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由人畜力為主向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川水地區生產過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農作物精量播種、化肥深施等機械作業水平穩中有升,標準化作業程度明顯提高。
●特色成果展示三: “互聯網+農業”技術引進
在“互聯網+農業”技術展示板塊中,通過現場互聯網連接蔬菜生產基地和養殖基地,在大屏幕上顯示全自動控制下的“菜籃子”基地生產動態,與專家對話,指導蔬菜栽培技術、疫病診斷。“十二五”期間,我市落實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5項,科技成果覆蓋率占總生產面積的73.6%,引進各類農作物新品種230個,推廣實用技術157項,農作物良種覆蓋率87%以上,比2010年提高2個百分點。
據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介紹,全市農業正在向現代、高效、持續的方向穩步邁進。畜牧業的產業優勢也更加突顯,主要農畜產品生產逐步由重數量向既重數量又重質量轉變,農業發展進入了提質增效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