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今年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緊抓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政策機遇,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形成“縣級領導聯點督戰、行業部門通力協作、鄉村兩級合力攻堅”的整改格局,全面完成整改工作,助力脫貧人口“端穩飯碗”,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海西州天峻縣委書記張勝利。
記者:請您結合實際談談,面對考核評估反饋問題整改這份政治“答卷”,天峻縣在深入查擺問題,扎實開展整改上做了哪些工作?
張勝利:天峻縣緊抓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政策機遇,針對脫貧地區和部分脫貧人口增收壓力大、產業幫扶工作亟待改進提升等11個方面23條問題,嚴格按照省委“一書一單一承諾”,以整改補弱項,及時召開分析研判會、工作調度會等會議,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和縣委督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制發問題整改工作方案、國家考核分值體系責任分解清單,建立問題、責任、時限清單和工作推進機制,聯合督導9輪次,下發《督辦通知》《督辦函》等38期,推動形成“縣級領導聯點督戰、行業部門通力協作、鄉村兩級合力攻堅”的整改格局,確保整改見底清零、不留尾巴。
同時,以幫扶抓兜底,持續落實“1+6+5+N”有效銜接政策和“2411”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各鄉鎮確定1名班子成員負責防返貧監測工作,累計識別納入監測戶23戶67人,消除風險3戶12人。堅持“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和動態管理原則,抓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向218戶412人發放低保金165.01萬元,300名困難家庭學生全部建檔造冊,實現“應助盡助”。
記者:請您談談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取得的成效和成績。
張勝利: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前提,精準、綜合施策,通過就業暖民心,探索推行“1+1+N”模式,開發短期勞務就業崗位698個,認定幫扶車間(工坊)5個,吸納脫貧群眾20人穩定就業。掛牌成立天峻縣駐寧波市勞務協作工作站,對口支援勞動力跨省轉移就業20人。今年來,脫貧人口務工就業543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8.6%。通過產業促增收,落實中央、省級、縣級資金1.32億元,推進萬(頭)只牦牛藏羊規模化養殖基地等項目建設,投入運行圣裕源天峻物流中心區、藏羊精深加工廠,采取“園區+龍頭企業+牧民”發展模式,加大特色產業培育,帶動112名牧民就業,發放工資34.1萬元。上半年,全縣各類牲畜出欄13.36萬頭(只),肉產量5799噸,奶產量896.45噸,同比分別增長6.2%、5.3%、3.8%。
經測算,2022年第四季度到今年9月底,全縣脫貧人口人均收入可達2.4324萬元,增幅約16.63%;2022年12月到今年11月底,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達2.0200萬元,同比增長約12%。
記者:請您談談下一步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思路和打算。
張勝利:下一步,天峻縣將探索完善集體資源盤活利用方式,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策”建立村集體經濟項目庫,大力發展牦牛、藏羊等規模生態畜牧業和民宿、手工藝品加工等旅游配套產業,把村集體經濟發展納入新型經營主體項目扶持范圍,通過企業定向收購、工會會員購買脫貧戶牲畜等方式提高出欄率,持續推動脫貧戶穩步增收。同時,組織駐村工作隊、鄉村兩級干部全面下沉,全面排查返貧致貧風險,因人因戶制定幫扶計劃,實施精準幫扶,實現脫貧人口和防返貧監測對象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保障全覆蓋,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