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本網原創
青海格爾木:黨建領航大格勒鄉“紅色小鎮”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9-25 10:14:24
編輯:崔永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近年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以“黨建紅”為引領,以“陣地紅”為依托,以“產業紅”為抓手,以“服務紅”為根本,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全鄉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以“黨旗紅”為引領 固本筑基 提升戰斗力

  “近年來,格爾木市大格勒鄉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頭等大事,研究制訂“十星級評定”考核辦法,將各支部理論武裝、民族團結、精神文明、平安建設、基層治理、生態環保、黨風廉政等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綜合采用自查評估、走訪談話、民主評議、現場核實等方式,為有效推動全鄉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格勒鄉黨委書記王壽邦說。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以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為導向,堅持集中整治和階段整治相結合,今年以來,共開展環境衛生整治38次,累計出動干部群眾900余人(次),對全鄉樹枝進行全面修剪,清理林帶淤沙5000余方、枯枝爛葉200余處、各類垃圾50余噸,種植各類樹苗5000余棵。持續實行“門前五包”制度,鄉環衛協同鄉相關站所同沿街單位、商戶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14份。強化環衛工人進行日常保潔、管護,及時對農村各類垃圾進行全面清理,對主干道路全天候保潔,垃圾箱覆蓋率均達到100%;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對非機動車、機動車停車位進行梳理。截至目前,重新施劃全鄉模糊不清的機動車位25個、非機動車位800米,同時加強主次干道配套設施巡查維修,及時對路面坑洼、護欄破損、公益廣告破裂等設施破損問題進行維護維修。

  以“產業紅”為抓手 多點突破 增添新動力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充分發揮黨員引領示范作用,引導群眾逐步形成以枸杞產業為主,沙棘、紫皮大蒜、藜麥等特色農產品為輔的產業結構,全鄉種植紅枸杞約11000畝、沙棘約380畝、糧食及油料作物約2000畝,穩步推進農業發展,著力推進有機枸杞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建設多功能“杞紅驛站”,通過國有企業“托管經營”,有效破解驛站經營初期村內無專業人員經營管理困局。嘗試“政企聯建”模式,借助駐鄉企業在銷售、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在市區建設大格勒鄉農副產品展銷中心,開辟特色農副產品銷售新渠道。

  實施“多村聯建”養殖項目,集中資金建設養殖棚、草料種植基地,引進枸杞枝粉碎加工設備,實現環保與發展雙贏。建設“杞紅家宴”農家樂、菊花村高標準溫室大棚特色種植等項目,積極探索發展鄉村旅游。注冊“杞紅小鎮”區域公用品牌,努力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知名度。目前,全鄉各村集體收入均超過30萬,實現全鄉群眾醫療保險由村集體經濟收益代繳,真正實現“創與集體,惠還于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以“陣地紅”為依托 全面提升 煥發新活力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整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之家、文化活動室等現有資源,建設集多功能為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紅色學習長廊”、黨群服務中心、廉政鄉史館、群團之家,使之成為黨建創新工作的新窗口、宣傳黨建知識的新載體、黨員干部學習教育的新陣地。

  同時,以“區域化黨建”為載體,利用企業職工之家,營造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在康普、魯能等企業建立“紅色驛站”,形成互帶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依托大格勒鄉不同發展階段遺留的遺址、建筑,融合“軍墾、農墾、移民”等諸多文化元素,分別建設查那村地窩子遺址、龍羊村窯洞遺址、菊花村水塔和紅杞廣場4個黨員黨性教育微陣地,開發具有鄉土特色的黨性實景教學和現場體驗拓寬黨員教育途徑,有效提升了黨員教育質量。

  以“服務紅”為載體 黨群共筑 激發凝聚力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生態保護、防汛抗災、創建文明城市、鄉村人居環境治理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爭當表率,提升黨員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能力,黨建領航、群團協同,以建設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程序便捷的高效黨員志愿服務體系為目標,以搭建群眾所需所盼和黨員志愿服務之間的橋梁為根本,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杞紅志愿”服務驛站,整合各支部小規模的黨員志愿服務隊,通過需求細分,實現群眾點單、黨員接單的志愿服務模式,積極開展文明勸導、宣傳教育、幫扶助困、環境整治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有效拉近了黨員與群眾的距離,打通了黨員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格爾木市大格勒鄉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鄉”“PEOP(原產地標識)”“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會見中國大唐集團董事長鄒磊一行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西寧:運動會辦到居民家門口 全民參與點燃健身激情
青海茫崖:為企業營造辦稅繳費新環境
青海省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擬表彰對象公示
關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議項目的公告
西寧:激活領導干部 責任落實“神經末梢”
玉樹:稅務攜手工商聯 護航民營企業發展
24H熱點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國企強黨建 經濟強支撐
省人大常委會召開青海代表團議案建議準備工作協調會
住青全國政協委員赴貴州學習考察
【全會精神在基層】"腳沾泥土" 鄉親們的事才能辦實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讓母親河展新顏
【記者見聞】是田園夢,也是鄉村振興夢
【江源新語】緊抓機遇 乘勢而上
【鄉村振興在青!咳浅谴宄憽疤飯@牧歌”
76處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我省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收費標準明年9月起調整
熱點圖片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微創手術”讓母親河展新顏
【學思想 強黨性 重...
青海亮相全國對外友協2023“友好日”活動
青海亮相全國對外友...
青海兩款即開型體育彩票銷售儀式成功舉行
青海兩款即開型體育...
【鄉村振興在青!咳浅谴宄憽疤飯@牧歌”
【鄉村振興在青海】...
【生態觀察】海東:以“綠”為媒, 探索生態產品價值新路徑
【生態觀察】海東:...
青海冷湖傳來好消息
青海冷湖傳來好消息
助農秋收 彰顯企業擔當
助農秋收 彰顯企業擔當
【鄉村振興在青!俊柏S”景這邊獨好
【鄉村振興在青海】...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格爾木:黨建領航大格勒鄉“紅色小鎮”

青海新聞網
2023-09-25 10:1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格爾木:黨建領航大格勒鄉“紅色小鎮”

青海新聞網
2023-09-25 10:1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格爾木:黨建領航大格勒鄉“紅色小鎮”

  • 2023-09-25 10:14:24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崔永燾 報道)近年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以“黨建紅”為引領,以“陣地紅”為依托,以“產業紅”為抓手,以“服務紅”為根本,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全鄉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以“黨旗紅”為引領 固本筑基 提升戰斗力

  “近年來,格爾木市大格勒鄉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頭等大事,研究制訂“十星級評定”考核辦法,將各支部理論武裝、民族團結、精神文明、平安建設、基層治理、生態環保、黨風廉政等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綜合采用自查評估、走訪談話、民主評議、現場核實等方式,為有效推動全鄉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格勒鄉黨委書記王壽邦說。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以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為導向,堅持集中整治和階段整治相結合,今年以來,共開展環境衛生整治38次,累計出動干部群眾900余人(次),對全鄉樹枝進行全面修剪,清理林帶淤沙5000余方、枯枝爛葉200余處、各類垃圾50余噸,種植各類樹苗5000余棵。持續實行“門前五包”制度,鄉環衛協同鄉相關站所同沿街單位、商戶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14份。強化環衛工人進行日常保潔、管護,及時對農村各類垃圾進行全面清理,對主干道路全天候保潔,垃圾箱覆蓋率均達到100%;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對非機動車、機動車停車位進行梳理。截至目前,重新施劃全鄉模糊不清的機動車位25個、非機動車位800米,同時加強主次干道配套設施巡查維修,及時對路面坑洼、護欄破損、公益廣告破裂等設施破損問題進行維護維修。

  以“產業紅”為抓手 多點突破 增添新動力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充分發揮黨員引領示范作用,引導群眾逐步形成以枸杞產業為主,沙棘、紫皮大蒜、藜麥等特色農產品為輔的產業結構,全鄉種植紅枸杞約11000畝、沙棘約380畝、糧食及油料作物約2000畝,穩步推進農業發展,著力推進有機枸杞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建設多功能“杞紅驛站”,通過國有企業“托管經營”,有效破解驛站經營初期村內無專業人員經營管理困局。嘗試“政企聯建”模式,借助駐鄉企業在銷售、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在市區建設大格勒鄉農副產品展銷中心,開辟特色農副產品銷售新渠道。

  實施“多村聯建”養殖項目,集中資金建設養殖棚、草料種植基地,引進枸杞枝粉碎加工設備,實現環保與發展雙贏。建設“杞紅家宴”農家樂、菊花村高標準溫室大棚特色種植等項目,積極探索發展鄉村旅游。注冊“杞紅小鎮”區域公用品牌,努力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知名度。目前,全鄉各村集體收入均超過30萬,實現全鄉群眾醫療保險由村集體經濟收益代繳,真正實現“創與集體,惠還于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以“陣地紅”為依托 全面提升 煥發新活力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整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之家、文化活動室等現有資源,建設集多功能為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紅色學習長廊”、黨群服務中心、廉政鄉史館、群團之家,使之成為黨建創新工作的新窗口、宣傳黨建知識的新載體、黨員干部學習教育的新陣地。

  同時,以“區域化黨建”為載體,利用企業職工之家,營造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在康普、魯能等企業建立“紅色驛站”,形成互帶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依托大格勒鄉不同發展階段遺留的遺址、建筑,融合“軍墾、農墾、移民”等諸多文化元素,分別建設查那村地窩子遺址、龍羊村窯洞遺址、菊花村水塔和紅杞廣場4個黨員黨性教育微陣地,開發具有鄉土特色的黨性實景教學和現場體驗拓寬黨員教育途徑,有效提升了黨員教育質量。

  以“服務紅”為載體 黨群共筑 激發凝聚力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生態保護、防汛抗災、創建文明城市、鄉村人居環境治理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爭當表率,提升黨員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能力,黨建領航、群團協同,以建設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程序便捷的高效黨員志愿服務體系為目標,以搭建群眾所需所盼和黨員志愿服務之間的橋梁為根本,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杞紅志愿”服務驛站,整合各支部小規模的黨員志愿服務隊,通過需求細分,實現群眾點單、黨員接單的志愿服務模式,積極開展文明勸導、宣傳教育、幫扶助困、環境整治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有效拉近了黨員與群眾的距離,打通了黨員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格爾木市大格勒鄉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鄉”“PEOP(原產地標識)”“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編輯:崔永燾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