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格爾木:聚力轉型 “碳”尋綠色發展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贇業 馬振東
發布時間:2023-10-09 08:50:26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9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東出口的光伏園區內,一組組多晶硅太陽能板吸收著陽光,為附近電網輸送綠色清潔能源;格爾木工業園區(昆侖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企業的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格爾木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州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節能降碳的戰略部署,貫穿于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深化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形成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濃厚發展氛圍。

  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穩健

  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是節能降碳的關鍵。

  格爾木市嚴格執行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組織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強化節能減排政策執行,推動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嚴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實現節能降碳與減污協同增效,為完成“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市屬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下降4.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9.8%。

  2023年,格爾木市工業企業加快產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促進地方產業綠色轉型。

  3月,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首輪甲醇裝置的二氧化碳回收單元運行試驗取得成功,該項目能捕捉甲醇裝置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經溶劑吸收和解吸、分離,與氫氣結合生成“綠色甲醇”。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這套10萬噸/年甲醇裝置二氧化碳回收單元,每小時設計回收二氧化碳3000標準立方米,全年預計可回收二氧化碳5.16萬噸,相當于2.5萬噸柴油或者3.5萬噸汽油燃燒后的排放量,生態效益突出。

  上半年,格爾木工業園區重點項目——中信昆侖鋰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全面達產達標,作為國內單體產能最大、低碳化和智能化水平領先的生產線,獨創的“多級預處理+納濾膜分離”組合工藝,直接從硫酸鹽型鹽湖鹵水中提取電池級碳酸鋰,實現從實驗室到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的跨越,破解了高鎂鋰比鹵水高效分離的世界性難題,完整掌握了膜法提取電池級碳酸鋰的原創技術。其中,納濾膜分離技術可使中間產水循環使用,在提高回收率的同時顯著降低能耗。

  6月,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這是公司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國家‘雙碳’行動的重要體現,是推動新能源發展、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具體行動。”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贠紅衛表示,這標志著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鹽湖產業體系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愜意的綠色生活。陳贇業 馬振東/攝

  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井然有序

  能源行業是“雙碳”目標下推進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推動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近年來,格爾木市依托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土地等資源,大力推進光伏、光熱、風電、電網等能源項目建設,清潔能源綜合開發規模持續擴大,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截至2022年底,格爾木市建成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579.9萬千瓦(其中:光伏460.4萬千瓦、風電104.7萬千瓦、光熱5萬千瓦、儲能9.8萬千瓦),占海西州總裝機容量50.2%。

  “十四五”期間,格爾木緊跟國家“雙碳”目標進程,規劃非水可再生能源并網裝機新增2620萬千瓦,加快推進青海省第二條清潔能源外送通道、抽水蓄能、先進儲能技術重點實驗室、能源革命示范基地、氫能應用示范城市、核能供熱發電、風光核多能互補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清潔能源項目建設、使用和輸出全鏈條地區,在“追光逐風”的路上奮發前行。

  2023年3月,魯能格爾木烏圖美仁多能互補、青豫直流二期外送等10個清潔能源項目集中開復工,拉開了格爾木市全力推進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的大幕;6月,格爾木與天恩能源有限公司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推進液流儲能電池生產加工項目在格爾木開花結果;7月,由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6萬千瓦/60萬千瓦時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在格爾木市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液態空氣儲能領域發電功率世界第一、儲能規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項目。

  8月,青海省首批、海西州首個核準的抽水蓄能項目——格爾木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在郭勒木德鎮開工。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清偉介紹,這是該公司在青海投資建設的首個抽水蓄能項目,規劃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共安裝8臺30萬千瓦機組,是目前3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裝機容量最大、調節庫容量最大的抽蓄電站。建成后,能夠有效調節240萬千瓦裝機的風電和交流側500萬千瓦的光伏,每年可帶動新能源發電量增長近148億千瓦時,可替代標準煤約46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664萬噸。

  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格爾木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奠定堅實基礎,促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定日鏡。陳贇業 馬振東/攝

  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漸普及

  “倡導綠色辦公和綠色出行”“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用紙的好習慣”“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

  今年7月10日至16日是我國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格爾木市圍繞“節能降碳,你我同行”的活動主題,通過組織干部職工學習節能降碳知識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在公共場所向群眾宣傳節能降碳知識并提供咨詢服務,邀請相關專業老師進入格爾木工業園區開展節能宣傳主題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入普及綠色低碳生活方法,得到市民積極響應。

  備注、下單……8月20日中午,家住格爾木市銀河小區的李女士用手機點了一份外賣,在提交訂單時,主動選擇了“無需餐具”選項并進行備注。約半小時后外賣送到,她拿出自家的餐具開始享用午餐。她告訴記者,雖然使用商家配送的餐具很方便,但是一次性的東西用多了就會造成浪費,因此她每次在外賣平臺上點餐都會備注“無需餐具”。李女士說:“政府不遺余力地宣傳綠色低碳生活,所傳授的各種‘小妙招’,都得要我們身體力行地運用在生活中才能產生作用,如果每個人都養成節約減排的好習慣,全社會就能朝著實現‘雙碳’目標邁進一大步。”

  8月23日,記者在格爾木鹽湖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的停車場看到,嶄新的新能源車輛排放整齊,職工們正有序上車。公司副經理夏致鴻說:“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的‘雙碳’戰略,以新能源純電動車替代燃油車和燃氣車,實現了綠色通勤。”該公司于2022年完成24輛燃油通勤車替代工作,月均替代燃油1.8萬升,替代電量3.8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12.7噸。隨著120輛車逐步完成替代,預計月均替代燃油量可達8.85萬升,消納綠電19.2萬千瓦時。

  不論是系統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還是以新能源賦能提質增效,建立節約降耗的生活方式,把“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到生產生活的全過程,全面聚焦“雙碳”目標,圍繞綠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不僅提升了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也令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深入人心、步履如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推薦閱讀
烈士紀念日活動舉行 陳剛等黨政軍領導出席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9日起,西寧這4路公交線路恢復運行
把溫暖與光明播撒在雪域高原
省優秀民營企業 企業家擬表彰候選對象補充公示
青海省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擬表彰對象公示
全國示范!西寧市一家巾幗示范基地上榜
這就是內核!幸福西寧創新出彩
24H熱點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省493家單位被評為全國第三批節約型機關
圣源地毯工業旅游基地被評定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省直機關在行動】巡學巡講展風采 實干擔當建新功
【走進主題展覽】奏響民族團結進步和諧樂章
青海構建新時代財會監督治理長效機制
青海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實現零的突破
青海省已累計落地降價藥品53批次725個
青海省第9期廳級領導干部進修班綜述
青海省出臺養老服務人才專項政策
熱點圖片
青海加西公路工程加速推進
青海加西公路工程加...
【鄉村振興在青!俊叭灞F”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鄉村行 看振興”系列報道
【鄉村振興在青!...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李家峽水電站5號機組進入72小時試運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千里眼”守護黃河之源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
都蘭處處好豐景
都蘭處處好豐景
各小區全力做好供暖前準備工作供暖熱線已開通 有供暖方面的問題請來電反映
各小區全力做好供暖...
都蘭處處好豐景
都蘭處處好豐景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時】土地“生金”鼓了村民的腰包——剛察縣哈爾蓋鎮貢公麻村見聞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格爾木:聚力轉型 “碳”尋綠色發展

青海日報
2023-10-09 08: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格爾木:聚力轉型 “碳”尋綠色發展

青海日報
2023-10-09 08: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格爾木:聚力轉型 “碳”尋綠色發展

  • 2023-10-09 08:50:26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9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東出口的光伏園區內,一組組多晶硅太陽能板吸收著陽光,為附近電網輸送綠色清潔能源;格爾木工業園區(昆侖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企業的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格爾木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州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節能降碳的戰略部署,貫穿于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深化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形成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濃厚發展氛圍。

  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穩健

  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是節能降碳的關鍵。

  格爾木市嚴格執行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組織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強化節能減排政策執行,推動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嚴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實現節能降碳與減污協同增效,為完成“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市屬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下降4.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9.8%。

  2023年,格爾木市工業企業加快產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促進地方產業綠色轉型。

  3月,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首輪甲醇裝置的二氧化碳回收單元運行試驗取得成功,該項目能捕捉甲醇裝置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經溶劑吸收和解吸、分離,與氫氣結合生成“綠色甲醇”。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這套10萬噸/年甲醇裝置二氧化碳回收單元,每小時設計回收二氧化碳3000標準立方米,全年預計可回收二氧化碳5.16萬噸,相當于2.5萬噸柴油或者3.5萬噸汽油燃燒后的排放量,生態效益突出。

  上半年,格爾木工業園區重點項目——中信昆侖鋰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全面達產達標,作為國內單體產能最大、低碳化和智能化水平領先的生產線,獨創的“多級預處理+納濾膜分離”組合工藝,直接從硫酸鹽型鹽湖鹵水中提取電池級碳酸鋰,實現從實驗室到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的跨越,破解了高鎂鋰比鹵水高效分離的世界性難題,完整掌握了膜法提取電池級碳酸鋰的原創技術。其中,納濾膜分離技術可使中間產水循環使用,在提高回收率的同時顯著降低能耗。

  6月,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這是公司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國家‘雙碳’行動的重要體現,是推動新能源發展、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具體行動。”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贠紅衛表示,這標志著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鹽湖產業體系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愜意的綠色生活。陳贇業 馬振東/攝

  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井然有序

  能源行業是“雙碳”目標下推進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推動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近年來,格爾木市依托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土地等資源,大力推進光伏、光熱、風電、電網等能源項目建設,清潔能源綜合開發規模持續擴大,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截至2022年底,格爾木市建成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579.9萬千瓦(其中:光伏460.4萬千瓦、風電104.7萬千瓦、光熱5萬千瓦、儲能9.8萬千瓦),占海西州總裝機容量50.2%。

  “十四五”期間,格爾木緊跟國家“雙碳”目標進程,規劃非水可再生能源并網裝機新增2620萬千瓦,加快推進青海省第二條清潔能源外送通道、抽水蓄能、先進儲能技術重點實驗室、能源革命示范基地、氫能應用示范城市、核能供熱發電、風光核多能互補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清潔能源項目建設、使用和輸出全鏈條地區,在“追光逐風”的路上奮發前行。

  2023年3月,魯能格爾木烏圖美仁多能互補、青豫直流二期外送等10個清潔能源項目集中開復工,拉開了格爾木市全力推進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的大幕;6月,格爾木與天恩能源有限公司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推進液流儲能電池生產加工項目在格爾木開花結果;7月,由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6萬千瓦/60萬千瓦時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在格爾木市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液態空氣儲能領域發電功率世界第一、儲能規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項目。

  8月,青海省首批、海西州首個核準的抽水蓄能項目——格爾木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在郭勒木德鎮開工。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清偉介紹,這是該公司在青海投資建設的首個抽水蓄能項目,規劃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共安裝8臺30萬千瓦機組,是目前3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裝機容量最大、調節庫容量最大的抽蓄電站。建成后,能夠有效調節240萬千瓦裝機的風電和交流側500萬千瓦的光伏,每年可帶動新能源發電量增長近148億千瓦時,可替代標準煤約46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664萬噸。

  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格爾木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奠定堅實基礎,促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定日鏡。陳贇業 馬振東/攝

  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漸普及

  “倡導綠色辦公和綠色出行”“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用紙的好習慣”“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

  今年7月10日至16日是我國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格爾木市圍繞“節能降碳,你我同行”的活動主題,通過組織干部職工學習節能降碳知識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在公共場所向群眾宣傳節能降碳知識并提供咨詢服務,邀請相關專業老師進入格爾木工業園區開展節能宣傳主題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入普及綠色低碳生活方法,得到市民積極響應。

  備注、下單……8月20日中午,家住格爾木市銀河小區的李女士用手機點了一份外賣,在提交訂單時,主動選擇了“無需餐具”選項并進行備注。約半小時后外賣送到,她拿出自家的餐具開始享用午餐。她告訴記者,雖然使用商家配送的餐具很方便,但是一次性的東西用多了就會造成浪費,因此她每次在外賣平臺上點餐都會備注“無需餐具”。李女士說:“政府不遺余力地宣傳綠色低碳生活,所傳授的各種‘小妙招’,都得要我們身體力行地運用在生活中才能產生作用,如果每個人都養成節約減排的好習慣,全社會就能朝著實現‘雙碳’目標邁進一大步。”

  8月23日,記者在格爾木鹽湖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的停車場看到,嶄新的新能源車輛排放整齊,職工們正有序上車。公司副經理夏致鴻說:“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的‘雙碳’戰略,以新能源純電動車替代燃油車和燃氣車,實現了綠色通勤。”該公司于2022年完成24輛燃油通勤車替代工作,月均替代燃油1.8萬升,替代電量3.8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12.7噸。隨著120輛車逐步完成替代,預計月均替代燃油量可達8.85萬升,消納綠電19.2萬千瓦時。

  不論是系統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還是以新能源賦能提質增效,建立節約降耗的生活方式,把“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到生產生活的全過程,全面聚焦“雙碳”目標,圍繞綠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不僅提升了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也令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深入人心、步履如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作者 陳贇業 馬振東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