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1月10日,記者從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決策部署,該廳于日前制定印發《青海省數字技術技能人才培育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探索構建培訓、評價、激勵一體化的數字技術工程師培養體系,為推動我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根據《方案》,預計到2025年末,我省培育至少1200名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精于實操應用、能夠解決復雜問題的數字技術技能人才。
《方案》提出,在培育對象上,將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技術技能人才或擬從事數字技術領域工作的各類從業人員(含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自由職業者)、畢業學年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均納入培育范圍。在培育方式上,按照國家職業標準,采取“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相結合方式,分類別、分職業、分方向、分等級開展規范化培訓。按照“高水平、小規模、重特色”原則,按需、精準培養數字技術技能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學習數字技術、從事數字職業。
在激勵保障上,將數字技術技能人才培育項目納入省內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兩目錄一系統”統一管理。對完成規定學時和內容,且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和相應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人員,可按有關規定申領相關職業培訓補貼,同時還可享受繼續教育學時認定、脫產學習期間保留與在崗同等的工資福利等待遇,以及崗位聘任、職務職級晉升、評優評獎等方面的利好政策。在職業發展上,貫通專業技術等級與職稱銜接認定,經評價取得初級、中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認定相應系列和層級職稱;取得高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作為申報評審高級工程師的重要參考依據。
此外,經人社部批準,我省在青海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設立涵蓋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專業和初級、中級、高級不同層級的3家數字技術培訓機構,著力打造“青字號”數字人才培育平臺,確保我省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