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我省職教走出青海特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
訂單班廠中校 煉出能工巧匠
作者:莫青
發布時間:2023-11-22 07:09:53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1月21日,記者從全省職業教育發展大會上獲悉,我省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各職業學校與華為、阿里巴巴、青海鹽湖集團等省內外1450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構建交通運輸、現代農牧等10個職業教育集團,走出了一條獨具青海特色的職業教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

  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構建教育和產業融合發展格局、促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等5項工作任務,確定了省級相關部門任務分工。省發展改革委和省教育廳聯合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首批遴選15家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成立了由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機構和協會為成員單位的交通運輸、現代農牧等10個職業教育集團,著力開拓職業教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鼓勵企業在中職院校掛牌運行,建立產業學院,派遣企業管理專家和一線能工巧匠積極參與學院建設,共建高水平專業、開發高端認證證書,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雙元”育人模式。

  大力推動現代學徒制試點,堅持校企雙主體育人、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教學,形成學校和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我省13所中高職院校與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等45家省內外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開辦“訂單班”,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高職院校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深入推進校企協同技術集成與應用創新、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現建有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個,校企聯合開展教科研項目40多項,申請專利154件,制定地方標準36項,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近1.2億元。

  在青海中高職院校走一圈,不難發現“訂單式培養”“廠中校”模式讓學生、家庭以及企業受益。海南州職業技術學校就是以“訂單培養”,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不愁出路。對于網絡新媒體專業,海南州職業技術學校與行業企業聯合探討網絡新媒體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造就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水平網絡新媒體技術人才,畢業后的學生訂單式吸納到企業就業,實現出校門有工作的良好就業態勢。學校還以民族特色文化為根基,以傳統民族工藝為突破口,逐步成為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教學有機融合的創新典范。每年“青洽會”海南州展館內的藏繡作品,大多出自海南州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之手。

  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很多學生知道學校有個“廠中校”。學院與省內集裝配式PC構件研發、生產的企業——青海平興建設集團和青海寶恒綠色建筑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校企共同開展裝配化建筑產教融合“廠中校”建設,在廠區建成2000萬元裝配式建筑生產線1條,建成宿舍50間、1100平方米餐廳1個和103平方米教室1間,供學生畢業后直接入職。學院投入90萬元完成50個工位的配套教學設施設備建設,在校內建成涵蓋工法樓、典型工作任務模擬工位等模式實訓項目的“1+X裝配式建筑施工實訓生產基地”。“廠中校”建成后,學院先后組織226名新生赴“廠中校”實地參觀學習,40名學生開展為期15天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綜合實訓,實訓學生食宿均由企業負擔,學校支付企業兼職教師課酬,為105名學生開展《新型建筑材料》課程現場教學。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步穩蹄疾,全省職業教育緊跟經濟、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堅定不移地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在規模、結構、模式、服務等方面與區域重大戰略協調互動,為推動產業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推薦閱讀
我省開展2023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西寧文旅開辟“文旅+影視”電影新賽道
青海:G310線尖共公路松巴峽隧道雙線順利貫通
推進高質量發展成就獎先進集體和個人擬表彰對象
關于5起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典型問題的通報
貴德縣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西寧市總工會獲“全國工會系統先進集體”
24H熱點
青海省高質量發展政府投資基金正式進入運營階段
青海1鄉10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青海城鎮住房保障工作民生兜底作用更加牢固
青海省實現出口退稅政策紅利達12481萬元
青海發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資金28.85億元
18家省級部門被列為濕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青海累計完成防沙治沙82.67萬公頃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出高原,"青貨"為何這樣紅
青海省將打造“三店合一”樣本拉面店
【二十大精神在支部”一線巡禮】幸;ㄩ_麻吉村
熱點圖片
他用生命詮釋懂教育愛教育興教育
他用生命詮釋懂教育...
沖刺全年目標,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沖刺全年目標,重點...
黑河首座骨干調蓄工程下閘蓄水
黑河首座骨干調蓄工...
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走出高原,“青貨”為何這樣紅
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
執著于一條綠意盎然之路——記西寧騰祥節能環?萍加邢薰
執著于一條綠意盎然...
技能出彩 青春精彩——青海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
技能出彩 青春精彩—...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時】“駐”峽口 “謀”振興——記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峽口村駐村第一書記畢燕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大音希聲:“藍!背庇匡L光新
大音希聲:“藍!...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我省職教走出青海特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
訂單班廠中校 煉出能工巧匠

西海都市報
2023-11-22 07: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我省職教走出青海特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
訂單班廠中校 煉出能工巧匠

西海都市報
2023-11-22 07: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我省職教走出青海特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
訂單班廠中校 煉出能工巧匠

  • 2023-11-22 07:09:53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1月21日,記者從全省職業教育發展大會上獲悉,我省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各職業學校與華為、阿里巴巴、青海鹽湖集團等省內外1450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構建交通運輸、現代農牧等10個職業教育集團,走出了一條獨具青海特色的職業教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

  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構建教育和產業融合發展格局、促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等5項工作任務,確定了省級相關部門任務分工。省發展改革委和省教育廳聯合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首批遴選15家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成立了由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機構和協會為成員單位的交通運輸、現代農牧等10個職業教育集團,著力開拓職業教育產教研融合新路徑。鼓勵企業在中職院校掛牌運行,建立產業學院,派遣企業管理專家和一線能工巧匠積極參與學院建設,共建高水平專業、開發高端認證證書,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雙元”育人模式。

  大力推動現代學徒制試點,堅持校企雙主體育人、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教學,形成學校和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我省13所中高職院校與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等45家省內外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開辦“訂單班”,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高職院校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深入推進校企協同技術集成與應用創新、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現建有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個,校企聯合開展教科研項目40多項,申請專利154件,制定地方標準36項,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近1.2億元。

  在青海中高職院校走一圈,不難發現“訂單式培養”“廠中校”模式讓學生、家庭以及企業受益。海南州職業技術學校就是以“訂單培養”,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不愁出路。對于網絡新媒體專業,海南州職業技術學校與行業企業聯合探討網絡新媒體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造就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水平網絡新媒體技術人才,畢業后的學生訂單式吸納到企業就業,實現出校門有工作的良好就業態勢。學校還以民族特色文化為根基,以傳統民族工藝為突破口,逐步成為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教學有機融合的創新典范。每年“青洽會”海南州展館內的藏繡作品,大多出自海南州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之手。

  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很多學生知道學校有個“廠中校”。學院與省內集裝配式PC構件研發、生產的企業——青海平興建設集團和青海寶恒綠色建筑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校企共同開展裝配化建筑產教融合“廠中校”建設,在廠區建成2000萬元裝配式建筑生產線1條,建成宿舍50間、1100平方米餐廳1個和103平方米教室1間,供學生畢業后直接入職。學院投入90萬元完成50個工位的配套教學設施設備建設,在校內建成涵蓋工法樓、典型工作任務模擬工位等模式實訓項目的“1+X裝配式建筑施工實訓生產基地”。“廠中校”建成后,學院先后組織226名新生赴“廠中校”實地參觀學習,40名學生開展為期15天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綜合實訓,實訓學生食宿均由企業負擔,學校支付企業兼職教師課酬,為105名學生開展《新型建筑材料》課程現場教學。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步穩蹄疾,全省職業教育緊跟經濟、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堅定不移地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在規模、結構、模式、服務等方面與區域重大戰略協調互動,為推動產業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者 莫青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