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落實林(草)長制西寧市走在前作表率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徐順凱
發布時間:2023-11-27 08:21:36
編輯:包拓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山清水秀、天藍地綠、鳥語花香……

  今天的西寧,綠色發展深入人心,植綠護綠愛綠行動蔚然成風,綠色成了西寧高質量發展最亮麗的底色。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近年來,全市各縣區全面推行林(草)長制改革,基本建立了上下銜接、職責明確的林(草)長制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逐步形成了保障有力、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2022年末,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7%,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1.4%,全省林草長制工作考核我市名列第一。

  把握“管綠”機遇 釋放治理效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草)長制工作,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級總林(草)長會議專題聽取工作匯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開展調研,提出具體工作要求,推動工作責任落實。建立健全林(草)長巡查、督查考核等工作機制,制定印發《西寧市林(草)長制督辦制度》等7項制度,由1564名林(草)長、4903名林草管護員構建的“市、縣、鄉、村”四級林(草)長制組織體系全面建成,對537.53萬畝林地、252.39萬畝天然牧草地全部實現網格化管理。隨著林長制工作步入有效運行、系統深化階段,我們在機制完善、運用、見效上持續發力,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做好“增綠”文章 堅持系統治理

  從綠化到彩化,西寧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完善樹種搭配、提高栽植水平,堅持構建分布均衡、功能完備、結構穩定的林草濕地生態系統,讓環境一天天美起來。穩步推進西寧湟水流域、北川河岸線防護林帶濕地修復、三北防護林建設、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等重點生態工程,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和修復、南北山四期等重點綠化工程,落實國土綠化任務175.18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23.2萬畝、封育圍欄22萬畝。實現森林覆蓋率與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雙增長、生態穩定性與可持續性雙增強。

  盡到“護綠”責任 嚴格資源監管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依法依規加強林草資源用途管控,引導建設項目節約集約使用林地草原,嚴厲打擊破壞林草資源、非法經營和販賣野生動植物的違法犯罪行為,2021年以來,辦理行政案件118件、行政處罰85人、處罰單位31家、罰款146.15萬元。建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收容救護野生動物41種281頭(只),繁殖野生動物22種210頭(只),兔猻繁育實現國內零的突破。積極推進“林草長+河湖長”“林草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林草長助理”等聯動工作機制構建,壓實各級林(草)長屬地責任,與協作單位密切配合、協同發力,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推動“活綠”管理 共享公園綠地

  堅持藍天、綠水、青山常在,推動城市功能形態品質優化提升,構筑以“綠色為芯、雙城聯動、生態環抱、組團發展”城市空間發展新布局和一芯二屏三廊道的新型生態格局,打造了一批“西寧綠色樣板”,繪就了生態新名片。重點打造了湟水國家濕地公園,公園濕地面積達329公頃,濕地率達64.67%。建成了湟流春漲園、園樹立交游園等一批推窗即見、開門即享的精品休閑綠地。梳理全市范圍內零星地、夾角地、長期閑置小面積土地,因地制宜逐步建設成“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提高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12平方米。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新疆考察
全省有效銜接調度暨考核評估動員部署會召開
2023青海省旅游商品文化創意大賽成功舉行
青海省切實做好今冬明春礦山安全生產工作
推進高質量發展成就獎先進集體和個人擬表彰對象
關于5起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典型問題的通報
海東:“加減乘法”為經營主體增添強勁動能
青海大通24種優質特色農產品走進南京雨花臺區
24H熱點
吳曉軍: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青海省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向青海交辦第三批環境信訪舉報件
辦好群眾“身邊事”高效治理暖民心
公保扎西: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江源大地綠意蔓延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召開
一片丹心正“天平”
青海一項目入選首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
【相約大美青!客拎l民俗千年韻 魅力非遺"鬧"河湟
我省投入300萬元為困難肢體殘疾人謀福利
熱點圖片
精彩!700余人輪番上陣炫技
精彩!700余人輪番上...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一樹梨花靠“生態顏值”捧紅旅游大縣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望不盡的綠色美 品不完的生態味——果洛州打造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紀實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注意!這些小黃線就是生命線
注意!這些小黃線就...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時·駐村干部風采】一心為民謀實惠 當好群眾貼心人——記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鎮金家莊村第一書記冶巖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心貼心”服務 “零距離”解困
【學思想 強黨性 重...
青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努力擴大“朋友圈”——我省組團參加第二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見聞
青海人力資源服務機...
電力服務進大棚 守護市民“菜籃子”
電力服務進大棚 守護...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落實林(草)長制西寧市走在前作表率

西寧晚報
2023-11-27 08: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落實林(草)長制西寧市走在前作表率

西寧晚報
2023-11-27 08: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落實林(草)長制西寧市走在前作表率

  • 2023-11-27 08:21:36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山清水秀、天藍地綠、鳥語花香……

  今天的西寧,綠色發展深入人心,植綠護綠愛綠行動蔚然成風,綠色成了西寧高質量發展最亮麗的底色。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近年來,全市各縣區全面推行林(草)長制改革,基本建立了上下銜接、職責明確的林(草)長制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逐步形成了保障有力、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2022年末,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7%,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1.4%,全省林草長制工作考核我市名列第一。

  把握“管綠”機遇 釋放治理效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草)長制工作,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級總林(草)長會議專題聽取工作匯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開展調研,提出具體工作要求,推動工作責任落實。建立健全林(草)長巡查、督查考核等工作機制,制定印發《西寧市林(草)長制督辦制度》等7項制度,由1564名林(草)長、4903名林草管護員構建的“市、縣、鄉、村”四級林(草)長制組織體系全面建成,對537.53萬畝林地、252.39萬畝天然牧草地全部實現網格化管理。隨著林長制工作步入有效運行、系統深化階段,我們在機制完善、運用、見效上持續發力,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做好“增綠”文章 堅持系統治理

  從綠化到彩化,西寧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完善樹種搭配、提高栽植水平,堅持構建分布均衡、功能完備、結構穩定的林草濕地生態系統,讓環境一天天美起來。穩步推進西寧湟水流域、北川河岸線防護林帶濕地修復、三北防護林建設、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等重點生態工程,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和修復、南北山四期等重點綠化工程,落實國土綠化任務175.18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23.2萬畝、封育圍欄22萬畝。實現森林覆蓋率與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雙增長、生態穩定性與可持續性雙增強。

  盡到“護綠”責任 嚴格資源監管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依法依規加強林草資源用途管控,引導建設項目節約集約使用林地草原,嚴厲打擊破壞林草資源、非法經營和販賣野生動植物的違法犯罪行為,2021年以來,辦理行政案件118件、行政處罰85人、處罰單位31家、罰款146.15萬元。建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收容救護野生動物41種281頭(只),繁殖野生動物22種210頭(只),兔猻繁育實現國內零的突破。積極推進“林草長+河湖長”“林草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林草長助理”等聯動工作機制構建,壓實各級林(草)長屬地責任,與協作單位密切配合、協同發力,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推動“活綠”管理 共享公園綠地

  堅持藍天、綠水、青山常在,推動城市功能形態品質優化提升,構筑以“綠色為芯、雙城聯動、生態環抱、組團發展”城市空間發展新布局和一芯二屏三廊道的新型生態格局,打造了一批“西寧綠色樣板”,繪就了生態新名片。重點打造了湟水國家濕地公園,公園濕地面積達329公頃,濕地率達64.67%。建成了湟流春漲園、園樹立交游園等一批推窗即見、開門即享的精品休閑綠地。梳理全市范圍內零星地、夾角地、長期閑置小面積土地,因地制宜逐步建設成“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提高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12平方米。 

作者 徐順凱
編輯:包拓業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