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底掛牌運行的西寧市城西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按照青海省委政法委整合資源要求,創新性整合了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綜治中心、信訪接待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中心、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七大中心資源。該服務中心以多中心向一中心集聚,全面整合了基層資源和力量,實現了“只見一扇門、最多跑一地”,打通了矛盾糾紛化解的“任督二脈”。
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直抵民生、直達民心、直通民意,是執政能力和治理水平最直接的“試金石”。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諸暨楓橋干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這一經驗集中反映了我們黨依靠基層組織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方法,既堅持黨的堅強領導,又實現人民群眾的有序參與,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創造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好典型。1963年11月,毛澤東同志就學習推廣“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批示,“楓橋經驗”由此走向全國。2023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青海是聯疆絡藏的要地,加強社會治理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青?疾鞎r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公共安全應急響應體系,及時排除各類風險隱患,確保國家安全和人民安居樂業。”這為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更高水平推進平安青海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2022年以來,我省加強頂層設計,印發3個指導性文件,指導各地建成45個縣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做到縣級全覆蓋,實現了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各縣級司法局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推動構建高規格領導體制。45個中心有34個成立了由政法部門、信訪部門和相關行政部門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其中23個中心由黨委政法委牽頭,11個由黨政領導或政法委書記任組長,初步形成協同配合、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我省縣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調處矛盾糾紛8659件,調處成功8528件,成功率98.5%。其中,同德縣中心自2022年建成以來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76件,其中10年以上的歷史遺留復雜糾紛74件,特別是“3·30”草山地界糾紛的成功化解,徹底解決了持續54年之久的歷史遺留問題。
新時代“楓橋經驗”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預防化解矛盾糾紛中的實際運用。我們全面落實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大會精神,不斷提升全省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以省委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要求為牽引,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青海新實踐,抓好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抓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抓牢矛盾糾紛法治治理,抓優矛盾糾紛實體平臺,抓強矛盾糾紛基層基礎,切實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為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