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4420萬元支持西寧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張弘靚
發布時間:2024-01-08 07:45:56
編輯:趙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月4日,記者從西寧市財政局了解到,2023年西寧市爭取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4420萬元,不斷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創新文化服務模式,實施數字化工程,支持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呈現公共文化向“云端”、文化陣地向“民心”、地域文化向“未來”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市財政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與資金支持,切實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保障力度,在受大規模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及地方還本付息壓力的影響下,繼續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給予傾斜,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適用性,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以來,西寧市累計爭取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11034萬元,其中,2021年2791.5萬元、2022年3822.5萬元、2023年4420萬元,年均增長58.3%,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實效。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智慧“四館”建設、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核心功能服務、數字文化館、數字圖書館建設,開展“線上+線下”全方位服務模式,全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均等化。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力度,提高公共文化場館服務質量;成立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創新文明實踐活動形式,切實發揮實踐基地的平臺作用。同時,統籌安排資金豐富河湟文化形態特色,先后培育大通老爺山花兒會、湟中民俗節、湟源丹噶爾排燈節等特色文化活動品牌,建成湟中河湟文化博物館、湟源古道博物館、大通非遺傳播中心等一批推動河湟文化傳承發展的鮮活載體,為西寧市傳播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國際旅游生態中心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青海省體育系統“大充電”促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青海21個品種列入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擬入選名單
青海青新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推動全民健身,西寧市有“大動作”
省城東區:冬日惠農暖民心 鄉村振興添活力
24H熱點
青海:“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二級英雄模范”鄧官杰同...
青海省知識產權局掛牌
青海省體育系統“大充電”促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西寧市城東區啟動2024年“三下鄉”、文化進萬家暨...
青海21個品種列入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推動全民健身,西寧市有“大動作”
132名小學生成為“綠電小衛士”
【回眸2023這一年·我眼中的西寧精彩】去年西寧收獲...
100%!西寧獲得第一
西寧市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成效
熱點圖片
“石榴籽”步行街 升騰濃濃煙火氣
“石榴籽”步行街 升...
再現明清壁畫的高光時刻——記歸國返鄉臨摹補繪瞿曇寺壁畫的劉觖
再現明清壁畫的高光...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2023年1月至11月青海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9.6億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省城東區:冬日惠農暖民心 鄉村振興添活力
省城東區:冬日惠農...
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省委常委會主持會議 陳剛吳曉軍講話
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
這個冬天為何青海不太冷
這個冬天為何青海不太冷
西寧市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成效
西寧市國際生態旅游...
132名小學生成為“綠電小衛士”
132名小學生成為“綠...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4420萬元支持西寧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西寧晚報
2024-01-08 07:4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4420萬元支持西寧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西寧晚報
2024-01-08 07:4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4420萬元支持西寧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 2024-01-08 07:45:56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月4日,記者從西寧市財政局了解到,2023年西寧市爭取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4420萬元,不斷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創新文化服務模式,實施數字化工程,支持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呈現公共文化向“云端”、文化陣地向“民心”、地域文化向“未來”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市財政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與資金支持,切實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保障力度,在受大規模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及地方還本付息壓力的影響下,繼續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給予傾斜,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適用性,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以來,西寧市累計爭取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11034萬元,其中,2021年2791.5萬元、2022年3822.5萬元、2023年4420萬元,年均增長58.3%,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實效。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智慧“四館”建設、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核心功能服務、數字文化館、數字圖書館建設,開展“線上+線下”全方位服務模式,全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均等化。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力度,提高公共文化場館服務質量;成立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創新文明實踐活動形式,切實發揮實踐基地的平臺作用。同時,統籌安排資金豐富河湟文化形態特色,先后培育大通老爺山花兒會、湟中民俗節、湟源丹噶爾排燈節等特色文化活動品牌,建成湟中河湟文化博物館、湟源古道博物館、大通非遺傳播中心等一批推動河湟文化傳承發展的鮮活載體,為西寧市傳播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國際旅游生態中心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作者 張弘靚
編輯:趙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