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愛的集結號:巾幗有愛,溫暖重建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1-11 16:06:54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李娜 通訊員 馬敏 報道)積石山6.2級地震災后重建已全面展開,孩子們更需要“家·!ど纭钡墓餐亲o。近日,青海省婦聯聯合海東市各級婦聯組織和省家庭教育講師團,組成巾幗志愿者服務團隊,以“家”“!薄吧纭睘殛嚨兀瑑A心傾情為受到地震影響的孩子們打造一個有溫度、有情感的成長環境。

  家,是災后重建的基石

  巾幗志愿者服務團隊走進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安置點,為受災家庭提供心理慰藉和家庭教育指導。她們與孩子父母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心理輔導,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教家長們用愛去撫平孩子們的心靈創傷,通過家庭教育讓孩子們重新建立起對生活的信心。

  在臨時搭建的巾幗志愿者服務站,一群孩子圍坐在巾幗志愿者身邊,臉上洋溢著笑容。這里,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紅馬甲”阿姨們成了他們的“臨時媽媽”。

  小麗(化名),一個在地震中失去母親的孩子,每當夜幕降臨,她都會來到這里,聽“紅馬甲”阿姨們講故事,學習手工,和其他孩子們一起玩耍。她說,這里讓她重新找回了快樂。

  在一處臨時搭建的活動板房里,一對年邁的夫婦,正用心地照顧著失去雙親的孤兒。

  “雖然我們沒了房子,但我們還有愛,還有責任。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他并不孤單,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人在關心他們!边@對夫婦說道。

  校,是孩子們重回正常生活的橋梁

  在溫暖如春的民和縣官亭鎮中心小學臨時教室里,巾幗志愿者服務團隊正通過與孩子們互動游戲的方式,化解孩子們的災后恐懼心理。

  “我希望能和孩子們建立誠摯的伙伴關系,通過一系列的游戲引導,讓他們徹底打開心扉,重拾校園的溫暖!苯韼街驹刚摺⑹〖彝ソ逃v師團成員李君玲說。

  在“甩一甩”的游戲中,李君玲讓孩子們把煩惱都寫在紙條上,隨后將紙條用力地拋向空中……

  一個多小時的游戲互動時間,孩子們已然大汗淋漓,紅撲撲的小臉上洋溢著快樂,這份快樂源自內心的純真,他們的笑容,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你們快樂嗎?”李君玲問孩子們

  “快樂!”孩子們異口同聲。

  “你們累不累?”

  “不累!”孩子們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一刻,他們的世界因游戲而變得更加精彩。

  像李君玲這樣的兒童教育專家在受災地區還有很多,她們發揮專業優勢,為受災兒童提供心理干預,幫助孩子們處理創傷和焦慮。此外她們還組織心理咨詢服務,為孩子們提供情感支持,幫助孩子們克服心理創傷。通過藝術療法、團體輔導等方式,幫助孩子們重建信心,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社會,是孩子們成長的舞臺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順利融入社會,巾幗志愿者積極引導受災地區兒童參與社區活動,與社會各界建立聯系。在大家共同的關懷下,孩子們參與了各種各樣的團體活動,不僅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社交能力。

  社會各界的力量也紛紛加入到這場愛的教育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為孩子們帶來了書籍、文具和玩具,幫助他們重拾對學習的熱情。企業捐贈了學習用品和體育器材,讓孩子們在課余時間能夠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藝術家們帶來了繪畫和音樂的課程,讓孩子們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在“家”“!薄吧纭钡墓餐嘤拢⒆觽儾粌H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滋養。如今,他們的笑容再次被找回,他們的夢想再次照亮了未來的道路。

  “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一次次的慰問和幫助,更是一次次心靈的觸碰和喚醒。”省婦聯抗震救災專項工作組成員說。

  巾幗志愿者用女性的溫柔和母愛的力量,為孩子們搭建起一處港灣,讓他們在震后的陰霾中,依然能夠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推薦閱讀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海東:中國人民警察節 他們仍心系災區
青海省啟動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推廣工作
"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擬入選名單
青海青新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鄉村振興在青!38.7萬元!群加鄉首次分紅
西寧市城東區職工子女有愛心托管班啦
24H熱點
青海海東:中國人民警察節 他們仍心系災區
青海省公安偵辦5起網絡謠言案件
2023年西寧查扣412臺非法營運車輛
湟中區:點亮116名困境中小學生微心愿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用主題教育實際成...
臘月到,西寧商超年味濃
【回眸2023這一年·我眼中的西寧精彩】群眾的贊揚是...
西寧市公安機關慶祝第四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王衛東在參加指導湟中區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時...
班瑪羊肚菌黑青稞有了“國字號”證書
熱點圖片
青海海東:中國人民警察節 他們仍心系災區
青海海東:中國人民...
【回眸2023這一年·我眼中的西寧精彩】群眾的贊揚是對西寧公安最大的褒獎
【回眸2023這一年·我...
臘月到,西寧商超年味濃
臘月到,西寧商超年味濃
從一杯拉絲酸奶看“果洛好物”
從一杯拉絲酸奶看“...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首次駛上青藏高原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首...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聆聽新材料高質量發展的足音——西寧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一線觀察之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鄉村振興在青海】38.7萬元!群加鄉首次分紅
【鄉村振興在青海】3...
致敬了不起的人民衛士——青海各地舉行“中國人民警察節”慶祝活動
致敬了不起的人民衛...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愛的集結號:巾幗有愛,溫暖重建

青海新聞網
2024-01-11 16:0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愛的集結號:巾幗有愛,溫暖重建

青海新聞網
2024-01-11 04:0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愛的集結號:巾幗有愛,溫暖重建

  • 2024-01-11 04:06:54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李娜 通訊員 馬敏 報道)積石山6.2級地震災后重建已全面展開,孩子們更需要“家·!ど纭钡墓餐亲o。近日,青海省婦聯聯合海東市各級婦聯組織和省家庭教育講師團,組成巾幗志愿者服務團隊,以“家”“校”“社”為陣地,傾心傾情為受到地震影響的孩子們打造一個有溫度、有情感的成長環境。

  家,是災后重建的基石

  巾幗志愿者服務團隊走進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安置點,為受災家庭提供心理慰藉和家庭教育指導。她們與孩子父母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心理輔導,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教家長們用愛去撫平孩子們的心靈創傷,通過家庭教育讓孩子們重新建立起對生活的信心。

  在臨時搭建的巾幗志愿者服務站,一群孩子圍坐在巾幗志愿者身邊,臉上洋溢著笑容。這里,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紅馬甲”阿姨們成了他們的“臨時媽媽”。

  小麗(化名),一個在地震中失去母親的孩子,每當夜幕降臨,她都會來到這里,聽“紅馬甲”阿姨們講故事,學習手工,和其他孩子們一起玩耍。她說,這里讓她重新找回了快樂。

  在一處臨時搭建的活動板房里,一對年邁的夫婦,正用心地照顧著失去雙親的孤兒。

  “雖然我們沒了房子,但我們還有愛,還有責任。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他并不孤單,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人在關心他們。”這對夫婦說道。

  校,是孩子們重回正常生活的橋梁

  在溫暖如春的民和縣官亭鎮中心小學臨時教室里,巾幗志愿者服務團隊正通過與孩子們互動游戲的方式,化解孩子們的災后恐懼心理。

  “我希望能和孩子們建立誠摯的伙伴關系,通過一系列的游戲引導,讓他們徹底打開心扉,重拾校園的溫暖。”巾幗志愿者、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李君玲說。

  在“甩一甩”的游戲中,李君玲讓孩子們把煩惱都寫在紙條上,隨后將紙條用力地拋向空中……

  一個多小時的游戲互動時間,孩子們已然大汗淋漓,紅撲撲的小臉上洋溢著快樂,這份快樂源自內心的純真,他們的笑容,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你們快樂嗎?”李君玲問孩子們

  “快樂!”孩子們異口同聲。

  “你們累不累?”

  “不累!”孩子們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一刻,他們的世界因游戲而變得更加精彩。

  像李君玲這樣的兒童教育專家在受災地區還有很多,她們發揮專業優勢,為受災兒童提供心理干預,幫助孩子們處理創傷和焦慮。此外她們還組織心理咨詢服務,為孩子們提供情感支持,幫助孩子們克服心理創傷。通過藝術療法、團體輔導等方式,幫助孩子們重建信心,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社會,是孩子們成長的舞臺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順利融入社會,巾幗志愿者積極引導受災地區兒童參與社區活動,與社會各界建立聯系。在大家共同的關懷下,孩子們參與了各種各樣的團體活動,不僅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社交能力。

  社會各界的力量也紛紛加入到這場愛的教育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為孩子們帶來了書籍、文具和玩具,幫助他們重拾對學習的熱情。企業捐贈了學習用品和體育器材,讓孩子們在課余時間能夠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藝術家們帶來了繪畫和音樂的課程,讓孩子們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在“家”“!薄吧纭钡墓餐嘤,孩子們不僅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滋養。如今,他們的笑容再次被找回,他們的夢想再次照亮了未來的道路。

  “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一次次的慰問和幫助,更是一次次心靈的觸碰和喚醒。”省婦聯抗震救災專項工作組成員說。

  巾幗志愿者用女性的溫柔和母愛的力量,為孩子們搭建起一處港灣,讓他們在震后的陰霾中,依然能夠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