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自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以來,青海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對照《國家公園設立指南》,全面開展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歷時一年半時間,形成65項創建成果并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請成效評估,至此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正式邁入成效評估階段。
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以來,在科學劃定范圍分區中體現普惠性,立足2.96萬平方公里青海湖流域范圍,結合綜合科學考察成果,以青海湖流域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結果為基礎,套核“三區三線”成果,對接國土空間規劃和縣級以上“十四五”規劃,統籌考慮生態紅線劃定范圍和地方發展訴求,初步劃定青海湖國家公園擬建面積1.16萬平方公里。并統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區建設,在環湖地區布設規劃生態游憩點,為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留下充足空間。
在完善優化體制機制中體現創新性,新設立青海湖綜合行政執法協調督導局,掛牌成立共和、剛察、海晏管理分局和6個生態保護站,初步構建起“管理局——管理分局——保護站”三級管理體系。值得一提的是,青海湖綜合行政執法協調督導局所執行的新型綜合執法體系,實行交叉任職,充分依托地方政府、指導地方政府,使得國家公園管理部門在生態保護、自然資源管理和具體執法工作中較好的發揮指導、督導和協調作用,達到率先做示范的作用。
在推動社區綠色發展中體現人民性,以特許經營為重要發展路徑,以機制建設為保障,編制青海湖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管理制度、特許經營及產業規劃、青海湖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規劃和青海湖國家公園社區幫扶工作方案,制定青海湖國家公園社區共建共管共享指南、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和青海湖志愿服務管理辦法,完善青海湖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補償方案、青海湖生態管護崗位設置方案,逐步搭建生態富民的“四梁八柱”。依托現有景區景點、鄉村民宿和13個自然教育基地,開展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和自然教育活動,并以產業引導、景區吸納就業、土地流轉、聘用生態管護員等方式,引導環湖群眾依規有序參與生態旅游,積極開展生態保護能力提升培訓、鄉村旅游培訓和村級生態講解員培訓等技能培訓,環湖群眾成為國家公園創建的支持者和參與者。
在建設青海湖國家公園規劃體系中體現前瞻性,突出青海湖濕地類型國家公園特色和核心價值,參考第一批已設立的國家公園規劃建設經驗,反復征求相關地區部門和專家意見建議,經多次專題會議研究和北京專家論證會通過,確定了青海湖國家公園“1+10+X”規劃體系建設思路。規劃文本初稿形成后,在北京組織召開專家研討會,并繼續深入環湖地區和相關企業廣泛開展調研工作,銜接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之間及各專項規劃之間相關數據和標準,實現多規合一,為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