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商務部等五部門公布第三批“中華老字號”名單,正式認定382個品牌為“中華老字號”,全國老字號數量達到1455個。繼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互助”品牌之后,青海省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雪山”品牌此次成功入選,成為我省第2家“中華老字號”品牌。
老字號是我國工商業發展歷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說起老字號,僅一個“老”字就足以勾起人們的鄉愁和記憶。許多老字號都擁有自己的“鐵桿粉絲”,有著較高的品牌忠誠度。
老字號之所以具有這樣的魅力,是與其鮮明特征分不開的,包括豐富厚重的文化底蘊、獨具特色的經營之道、歷代相傳的精湛工藝、有口皆碑的品牌價值等。
“中華老字號”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承載了優秀的中華文化。不僅包含了獨特的生產技術、經營理念、民俗風情、道德信仰、文化內涵、地理條件乃至價值觀念、人生哲學。同時,也是企業對于品質、口碑、誠信等傳統經營理念的追求。這些文化特色同時也是現代品牌要素構成,為品牌開發、品牌延伸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我們說,擦亮“老字號”金字招牌,并不是簡單的倚老賣老,而是要緊跟時代變化和市場需求,保持敏銳洞察力,堅持守正創新,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才能禁得住歷史的考驗,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舉一例,聞名遐邇的北京同仁堂,在其百年發展歷程中,并非始終欣欣向榮,期間也經歷了動蕩歲月和戰火紛飛的洗禮,幾經起落而經久不衰。究其輝煌成就的脊梁,正是創業者的執著堅守和傳承繼任者的守正創新。
再一例,號稱“中華第一涮”的東來順,一鍋百年“老”味道令人流連忘返。這個“老”字,老的是品牌,是味道,是傳統飲食文化,是對歷史傳承的尊重,但絕不是固步自封。味道可以是老味道,理念一定是新理念,只有堅持在產品、服務、營銷等各方面堅持守正創新,才能將傳統優勢轉化為現代市場競爭力,讓老字號真正煥發新活力。
任何企業的老字號品牌成長、發展之路都實屬不易。回望我省僅有的兩家中華老字號——“互助”和“雪山”品牌,其變“老”的足跡亦步履蹣跚,也是經歷了一路風霜雨雪才迎來春暖花開。
因此,要深刻理解老字號的意義和價值,在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的同時,以技藝、文化、人才為重點,健全老字號傳承體系,做好老字號產品服務,生產技藝,營銷方式,以此讓更多青海品牌在變“老”的路上招牌更亮、名聲更響,釋放更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