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鄉村振興在青!烤蜆I有保障 日子有奔頭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程宦寧 王玉瑩
發布時間:2024-04-24 12:41:30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40424055601桑丁巴定(左)了解扎西(右)家目前的生產生活情況。程宦寧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4月10日下午,剛下過雪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遠處山頂被云霧環繞,沿著G214國道行駛80公里,記者來到了玉樹市上拉秀鄉多拉村。

  多拉村是純牧業村,村民們居住較分散,每一戶間隔距離比較遠。從村口大概有十多分鐘的車程,就到了牧民扎西家,駐村第一書記桑丁巴定介紹道:“扎西家是村里的監測戶,家里只有兩口人,每年的收入主要是挖蟲草和養殖牦牛,村里還給扎西安排了護草員的工作,目前村里的脫貧戶和檢測對象基本安排了護林員、護草員的崗位。”

  “村‘兩委’安排的護草員工作我每個月能拿到1800元工資,家里有30頭牛,每年有多的酥油、酸奶還會賣給搬去市里的村民家,去年掙了5000塊錢。”扎西說。

  “多拉村平均海拔4500米,位置偏僻,很多村民家的老人因身體原因沒辦法繼續放牧,不得不把家里的年輕勞動力留下來,加之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村子的發展。”桑丁巴定說。

  為了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2020年,多拉村成立牧業合作社,并聘用4位村民每天放牧,給他們發放每月2000元工資。從2021年開始,合作社每年都有三萬多元的收益。

  桑丁巴定說:“要想讓村子真正富起來,僅僅依靠物資、資金幫扶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思想幫扶,要讓村民們自己動手創造財富,鼓勵他們多學習技能。這兩年愿意學習培訓的人慢慢變多了,我們就盡可能把一些培訓學習、外出務工的機會告訴村民,根據他們自身特長挨家挨戶作動員。”

  多拉村是玉樹市公安局對口聯點幫扶村。2023年底,玉樹市公安局為派去駐村的第一書記和隊員所在村的監測戶共申請了60個免費駕校培訓名額,讓許多村里的年輕人能夠學習駕駛技能,其中多拉村就有10個名額。

  成林朋措是多拉村四社牧民,分到駕校培訓的名額后,他高興地說:“市公安局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很感謝他們!等我學好了駕駛技術,將來要買個車出去掙錢。”

  “年輕人有朝氣、有活力,他們動起來了就可以帶動村里更多人動起來,F在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們村里享受雨露計劃的在校學生有10人,畢業生有3人都已經實現就業。”桑丁巴定介紹說。

  2023年10月,24歲的梅拉永藏通過雨露計劃來到上拉秀鄉人民政府駐市工作點上班,日常工作就是協助駐村工作隊員入戶收集監測戶信息。梅拉永藏說:“爸爸媽媽知道這項政策后非常支持我,我大學學的是學前教育專業,在這里上班的同時還在備考教師招聘,未來想從事教師行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源。有了基本收入來源,村民們也有了闖蕩的動力。“讓村民們都富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F在村民們的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未來的生活會更有奔頭。”桑丁巴定說。

推薦閱讀
陳剛在海西州格爾木市調研
吳曉軍在西寧調研工業企業運行情況
青海省“中華老字號”再添一丁
青海省啟動2024年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
省委宣傳部2024年公開遴選公務員考試成績通知
關于征集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的通知
西寧在全省率先上線“黨建云圖”賦能基層治理
西寧市舉行“4·23世界讀書日”啟動儀式
24H熱點
青海省啟動2024年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
青海省“中華老字號”再添一丁
青!胺沁z盛宴”閃耀開幕
“碧波蕩漾青海湖”2024文旅推介會在青海西寧舉行
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江蘇省“組團式”醫療援...
青海省海南州將建兩座民生水庫
西寧市湟中區共和鎮出現棕熊蹤跡
青海省啟動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5月1日起試運營5月1日至5月31...
【黨紀學習教育】省直機關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
熱點圖片
【祖國好 家鄉美】杏花疏影間傳唱團結佳話
【祖國好 家鄉美】杏...
【國土綠化 美化家園】青;ブ航翊80萬株綠植“妝扮”綠色土鄉
【國土綠化 美化家園...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根線纜的“追光”腳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海實踐·權威訪談】穩中有進為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打下良好基礎——2024年青海經濟“首季報”解讀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
【農經觀察】探索“村房短住”體驗別樣鄉村生活
【農經觀察】探索“...
夜訪鐵路鋼軌“塑型師”
夜訪鐵路鋼軌“塑型師”
全國青年女子手球冠軍走進西寧校園
全國青年女子手球冠...
【一線故事】接力幫扶,交出滿意的駐村答卷
【一線故事】接力幫...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鄉村振興在青!烤蜆I有保障 日子有奔頭

青海日報
2024-04-24 12:4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鄉村振興在青海】就業有保障 日子有奔頭

青海日報
2024-04-24 12:4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鄉村振興在青海】就業有保障 日子有奔頭

  • 2024-04-24 12:41:30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40424055601桑丁巴定(左)了解扎西(右)家目前的生產生活情況。程宦寧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4月10日下午,剛下過雪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遠處山頂被云霧環繞,沿著G214國道行駛80公里,記者來到了玉樹市上拉秀鄉多拉村。

  多拉村是純牧業村,村民們居住較分散,每一戶間隔距離比較遠。從村口大概有十多分鐘的車程,就到了牧民扎西家,駐村第一書記桑丁巴定介紹道:“扎西家是村里的監測戶,家里只有兩口人,每年的收入主要是挖蟲草和養殖牦牛,村里還給扎西安排了護草員的工作,目前村里的脫貧戶和檢測對象基本安排了護林員、護草員的崗位。”

  “村‘兩委’安排的護草員工作我每個月能拿到1800元工資,家里有30頭牛,每年有多的酥油、酸奶還會賣給搬去市里的村民家,去年掙了5000塊錢。”扎西說。

  “多拉村平均海拔4500米,位置偏僻,很多村民家的老人因身體原因沒辦法繼續放牧,不得不把家里的年輕勞動力留下來,加之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村子的發展。”桑丁巴定說。

  為了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2020年,多拉村成立牧業合作社,并聘用4位村民每天放牧,給他們發放每月2000元工資。從2021年開始,合作社每年都有三萬多元的收益。

  桑丁巴定說:“要想讓村子真正富起來,僅僅依靠物資、資金幫扶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思想幫扶,要讓村民們自己動手創造財富,鼓勵他們多學習技能。這兩年愿意學習培訓的人慢慢變多了,我們就盡可能把一些培訓學習、外出務工的機會告訴村民,根據他們自身特長挨家挨戶作動員。”

  多拉村是玉樹市公安局對口聯點幫扶村。2023年底,玉樹市公安局為派去駐村的第一書記和隊員所在村的監測戶共申請了60個免費駕校培訓名額,讓許多村里的年輕人能夠學習駕駛技能,其中多拉村就有10個名額。

  成林朋措是多拉村四社牧民,分到駕校培訓的名額后,他高興地說:“市公安局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很感謝他們!等我學好了駕駛技術,將來要買個車出去掙錢。”

  “年輕人有朝氣、有活力,他們動起來了就可以帶動村里更多人動起來。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們村里享受雨露計劃的在校學生有10人,畢業生有3人都已經實現就業。”桑丁巴定介紹說。

  2023年10月,24歲的梅拉永藏通過雨露計劃來到上拉秀鄉人民政府駐市工作點上班,日常工作就是協助駐村工作隊員入戶收集監測戶信息。梅拉永藏說:“爸爸媽媽知道這項政策后非常支持我,我大學學的是學前教育專業,在這里上班的同時還在備考教師招聘,未來想從事教師行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源。有了基本收入來源,村民們也有了闖蕩的動力。“讓村民們都富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F在村民們的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未來的生活會更有奔頭。”桑丁巴定說。

作者 程宦寧 王玉瑩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