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文化中國行】歷史長河中的“神韻黃南”
——“尋跡青!毕盗袌蟮乐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欒雨嘉
發布時間:2024-06-24 07:07:00
編輯:李家奕
微信圖片_20240624054919博物館館長多杰冷智講述“於菟”。欒雨嘉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6月7日,踏入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熱貢藝術博物館,宛如在厚重的歷史長河中穿行。展廳內一幅幅刻畫細膩、色彩飽滿的唐卡無不展現出傳統手工藝人的慧眼與匠心;身穿民族服飾、臉上繪著黑色圖騰栩栩如生的蠟像,仿佛高原人民在古老的村寨里跳著神秘的於菟舞,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那卷帙浩繁的《四部醫典》全面梳理了藏醫學發展的歷史脈絡,讓研究古老藏醫學發展變得有跡可循……誠然,博物館,是了解熱貢藝術文化的一扇窗口。

  “大家來看這幅繪有民族團結內容的唐卡,畫面中以青海的自然景觀為背景,以五十六個民族為主題,以熱貢唐卡形式創新制作,哈達象征吉祥圓滿、幸福美好,寓意中華民族大團結,也寄托了藏族人民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三十出頭的講解員冷先措飽含深情、聲情并茂為來客講解起來。

  “這個展廳里是熱貢地區老、中、青三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多幅手繪精品唐卡,這些唐卡既有傳統題材又與時俱進創新內容,代表了唐卡繪畫藝術的新水平……”來自四川成都的游客張銘瑞一邊聆聽冷先措的講解,一邊若有所思端詳著墻上懸掛著的彩繪唐卡、紅唐卡、黑唐卡、金唐卡等多種類別的唐卡,從他的神色看得出,他已被靈動而精工的線條深深吸引。

  冷先措的工作是每天負責接待游客,為他們提供細致與耐心的講解。冷先措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自小在熱貢地區長大,2015年博物館正式開館后,她便應聘了博物館講解員,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講解燦若瑰寶的藝術文化。

  唐卡由藏語音譯而成,是卷軸畫之意。唐卡繪制工藝復雜,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綠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礦物質顏料繪制而成,色澤艷麗、百年不褪。2006年,藏族唐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熱貢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冷先措深知,這些唐卡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瑰寶,所以每次講解前她都會通過書籍、網絡查閱大量資料,為每一次講解做足準備。

  “畫師們帶領著徒弟,小心翼翼爬上高高的梯子,手拿畫筆屏息凝神勾勒一個個人物線條,不斷調和各種顏料為之鋪色,有時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用‘廢寢忘食’形容他們絕不為過。繪制一幅唐卡,短則一年,長則三年五載。”每次看到這些精美的唐卡,冷先措眼前都會浮現起去同仁市唐卡小鎮參觀的情景;蛟S游客只驚嘆于畫作的精工,但冷先措更懂得每幅作品背后創作的艱辛與不易。

  講到此處,冷先措不免為之動容。“我要更加勤奮努力工作,繼續涉獵各種歷史文化知識,將熱貢文化傳播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家鄉、熱愛黃南。”

  博物館館長多杰冷智說,目前博物館展出藏品2000余件,涉及關于唐卡、堆繡、泥塑、酥油花、建筑彩繪、刻板印刷等門類的歷代“熱貢藝術”精品。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能夠充分挖掘黃南各民族交往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有利于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除了在博物館中追尋熱貢文化藝術,黃南州文物保護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著。

  跟隨同仁市古城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李本太,記者來到同仁市黃乃亥鄉群吾村的四合蘭、群吾旦烽火臺,保存完整的烽火臺矗立眼前。

  “省文物局通過對其夯層、形制、規模及采集遺物的初步觀察,推測其始建年代為宋代。”同仁市投資了40萬元,對兩座烽火臺加以保護,包括建設界樁、防護欄和保護標志碑等。

  不止于此,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對同仁市保安古城下達585萬元資金,實施保護文物修繕工程,投資1023萬元對隆務寺屬寺年都乎、郭麻日寺等壁畫實施搶救性修復保護工程。2023年,同仁市文體旅游廣電局投資7萬元對年都乎寺保存的大明石碑進行保護……一個個投資,一項項工程,訴說著同仁市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決心與態度。

  李本太表示,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今后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推薦閱讀
兩省工作交流座談會 尹力講話 陳剛主持并講話
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陳剛主持并講話
青海格爾木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青海第一屆大學生生態文化與科技創新大賽落幕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鄉村振興在青!坑门C幙椥腋H兆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重建安居 民心更暖
24H熱點
青海西寧:湟源縣將綠色理念“植”入青少年心間
青海西寧:大通縣首次人工馴化野生羊肚菌試種成功
全省率先!湟中供銷聯社的“三位一體”樣板
青海西寧市黨建引領“有訴必應馬上辦”機制創新工...
青海西寧市安全隱患舉報受理情況日報
變“上訪”為“下訪” 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28場激戰!西寧市第二屆足球聯賽燃爆夏日
前五個月青海省鋰電池出口同比增長60.1倍
西寧市政府黨組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
4歲男童意外斷指 醫警聯動緊急救治
熱點圖片
西寧市湟中區上空出現日暈奇觀
西寧市湟中區上空出...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京玉情滿懷 江源展新顏——北京對口支援玉樹工作綜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總書記的話刻進了師生心里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
青海格爾木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青海格爾木南山口抽...
青海第一屆大學生生態文化與科技創新大賽落幕
青海第一屆大學生生...
青海省開展平安文旅工作 擦亮“山宗水源 大美青!逼放频咨
青海省開展平安文旅...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青海電力:匯聚新動能 賦能新發展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2024第九屆中國·青海國際民族傳統射箭精英賽7月20日在剛察開弓
2024第九屆中國·青海...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歷史長河中的“神韻黃南”
——“尋跡青海”系列報道之二

青海日報
2024-06-24 07: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歷史長河中的“神韻黃南”
——“尋跡青海”系列報道之二

青海日報
2024-06-24 07: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歷史長河中的“神韻黃南”
——“尋跡青!毕盗袌蟮乐

  • 2024-06-24 07:07:00
  • 來源:青海日報
微信圖片_20240624054919博物館館長多杰冷智講述“於菟”。欒雨嘉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6月7日,踏入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熱貢藝術博物館,宛如在厚重的歷史長河中穿行。展廳內一幅幅刻畫細膩、色彩飽滿的唐卡無不展現出傳統手工藝人的慧眼與匠心;身穿民族服飾、臉上繪著黑色圖騰栩栩如生的蠟像,仿佛高原人民在古老的村寨里跳著神秘的於菟舞,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那卷帙浩繁的《四部醫典》全面梳理了藏醫學發展的歷史脈絡,讓研究古老藏醫學發展變得有跡可循……誠然,博物館,是了解熱貢藝術文化的一扇窗口。

  “大家來看這幅繪有民族團結內容的唐卡,畫面中以青海的自然景觀為背景,以五十六個民族為主題,以熱貢唐卡形式創新制作,哈達象征吉祥圓滿、幸福美好,寓意中華民族大團結,也寄托了藏族人民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三十出頭的講解員冷先措飽含深情、聲情并茂為來客講解起來。

  “這個展廳里是熱貢地區老、中、青三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多幅手繪精品唐卡,這些唐卡既有傳統題材又與時俱進創新內容,代表了唐卡繪畫藝術的新水平……”來自四川成都的游客張銘瑞一邊聆聽冷先措的講解,一邊若有所思端詳著墻上懸掛著的彩繪唐卡、紅唐卡、黑唐卡、金唐卡等多種類別的唐卡,從他的神色看得出,他已被靈動而精工的線條深深吸引。

  冷先措的工作是每天負責接待游客,為他們提供細致與耐心的講解。冷先措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自小在熱貢地區長大,2015年博物館正式開館后,她便應聘了博物館講解員,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講解燦若瑰寶的藝術文化。

  唐卡由藏語音譯而成,是卷軸畫之意。唐卡繪制工藝復雜,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綠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礦物質顏料繪制而成,色澤艷麗、百年不褪。2006年,藏族唐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熱貢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冷先措深知,這些唐卡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瑰寶,所以每次講解前她都會通過書籍、網絡查閱大量資料,為每一次講解做足準備。

  “畫師們帶領著徒弟,小心翼翼爬上高高的梯子,手拿畫筆屏息凝神勾勒一個個人物線條,不斷調和各種顏料為之鋪色,有時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用‘廢寢忘食’形容他們絕不為過。繪制一幅唐卡,短則一年,長則三年五載。”每次看到這些精美的唐卡,冷先措眼前都會浮現起去同仁市唐卡小鎮參觀的情景;蛟S游客只驚嘆于畫作的精工,但冷先措更懂得每幅作品背后創作的艱辛與不易。

  講到此處,冷先措不免為之動容。“我要更加勤奮努力工作,繼續涉獵各種歷史文化知識,將熱貢文化傳播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家鄉、熱愛黃南。”

  博物館館長多杰冷智說,目前博物館展出藏品2000余件,涉及關于唐卡、堆繡、泥塑、酥油花、建筑彩繪、刻板印刷等門類的歷代“熱貢藝術”精品。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能夠充分挖掘黃南各民族交往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有利于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除了在博物館中追尋熱貢文化藝術,黃南州文物保護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著。

  跟隨同仁市古城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李本太,記者來到同仁市黃乃亥鄉群吾村的四合蘭、群吾旦烽火臺,保存完整的烽火臺矗立眼前。

  “省文物局通過對其夯層、形制、規模及采集遺物的初步觀察,推測其始建年代為宋代。”同仁市投資了40萬元,對兩座烽火臺加以保護,包括建設界樁、防護欄和保護標志碑等。

  不止于此,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對同仁市保安古城下達585萬元資金,實施保護文物修繕工程,投資1023萬元對隆務寺屬寺年都乎、郭麻日寺等壁畫實施搶救性修復保護工程。2023年,同仁市文體旅游廣電局投資7萬元對年都乎寺保存的大明石碑進行保護……一個個投資,一項項工程,訴說著同仁市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決心與態度。

  李本太表示,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今后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作者 欒雨嘉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