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本網原創
青海海東:念好“應急經” 筑牢“安全壩”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7-02 10:42:45
編輯:崔永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崔永燾 報道)“過去最怕不下雨,現在既怕不下雨、又怕下大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地處半淺山半腦山地區,曾經“十年九旱”的天氣隨著高原氣候變遷而變得“喜怒無!,當地以往單純的“抗旱”工作也隨即轉變為“防汛抗旱”兩者兼顧,因短時暴雨帶來的地質災害隱患也讓防汛抗旱工作變得繁重起來。面對各類災害風險明顯上升帶來的嚴峻挑戰,海東市各級黨委政府努力提高防災減災救災應急保障能力,推進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專項整治,加快基層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經受住了各種風險挑戰和嚴峻考驗,努力為人民群眾撐起“保護傘” 。

DSC04478_副本

西山鄉政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修建引流井成功解除地質災害隱患案例。



DSC04452_副本

 逃生路線指引圖。



DSC04432_副本

 設在西山鄉的省級地質災害監測設備。



  互助縣西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孫樹明說,過去的西山鄉“十年九旱”,為方便人畜飲水,當地群眾在山谷中建起了小型水庫、澇池等飲水設施。近些年,隨著雨水增多,這些小型水庫設施變得格外危險,當地的濕陷性黃土地質也隨時因短時強降水成為地質災害隱患。2023年汛期,西山鄉劉家溝村的道路因為一場雨發生塌陷和斷裂,原本平坦的路面出現兩米左右的高差。經過分析,這處地質隱患點原本有山泉涌出,后因村民家都接通了自來水,廢棄的泉眼(地下水)和強降水交替作用,導致濕陷性黃土發生滑坡。經綜合考量最終鄉村兩級將泉眼引流至山下,該地質隱患成功排除。

  西山鄉將防汛抗旱工作納入重要工作議程,全面分析防汛抗旱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做到高度戒備、科學調度,把各項防汛措施落實落小落細,對各村重點河道、水庫、澇池、大型壩明確責任人,壓實工作責任,鄉汛前檢查工作組下沉到各村進行督查指導,緊盯各村防汛工作短板弱項,提出整改措施,走訪居住在危險區域的農戶,做到各類隱患底數清、情況明。

  鄉村兩級在上級指導下,繼續完善《西山鄉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西山鄉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并要求各村制定相應預案及“一張紙”山洪災害應急預案,根據村社地形特點繪制轉移路線圖,標注危險區,確保發生災害時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轉移。鄉機關成立由鄉民兵應急排、鄉干部職工組成的應急搶險隊伍,各村成立15至20名精干人員組成的應急搶險救援隊并登記造冊,確!袄贸觥⑴傻蒙稀,以適應抗大洪、搶大險的需要。

  西山鄉對各村山洪災害易發地段及21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重點排查與登記,對居住于危險地段的農戶進行針對性防汛及地質災害安全知識培訓,設置危險警示牌、應急避險場所標識牌18處,發放山洪災害避險明白卡290份。立足實戰所需,保證各類防汛物資充足到位,儲備庫(室)現儲備應急物資12類21720件,做到專庫存放、專人保管,確保遇到災情能夠及時高效調撥到位。不斷加大各類隱患排查力度,嚴格落實汛期“叫應”“叫醒”工作機制,確保防汛抗旱工作安全有序開展。

  互助縣西山鄉的情況在海東市比較普遍,海東市屬內陸干旱性氣候,地形多為山區,暴雨、冰雹、雪災、干旱、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發生比較頻繁,全域范圍內面臨突發自然災害的壓力較大,且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海東市健全完善“市縣鄉村點”五級防災責任體系,實行“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責任制,市、縣級領導帶頭下沉一線,防汛關鍵期晝夜坐鎮指揮,鄉鎮干部蹲點駐守,村社干部入戶動員,廣大群眾迎難而上,守堤壩、巡溝渠、查工地、排隱患、除風險,結合區域災情特點和實戰需要,推進村(社區)應急能力“六個一”標準化建設。督促指導鄉鎮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村(社區)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加大鄉村兩級“一隊多用”救援隊伍、“多員合一”網格隊伍和村級應急服務站建設力度。

  進入汛期以來,海東市根據預警預報信息,迅速啟動“叫醒、叫應”兩個機制,緊盯“轉移誰、誰組織、何時轉、轉到哪、如何管”五個關鍵,及時組織基層黨員、駐村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力量,“一對一”幫扶群眾應急轉移避險。海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王磊說,應急管理是同時間賽跑、與風險斗爭的特殊職業。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中,海東市“因勢利導”發揮改革優勢解決現實工作中的難點痛點,“有破有立”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完善城鄉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通過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應急管理系統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更足、動力更強。 

推薦閱讀
陳剛為全省黨員領導干部講授專題黨課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ブ嗣钾i:來自“彩虹故鄉”的“黑寶貝”
“體育+”聚焦生態管護員 體育力量滋養綠水青山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西寧生物園區特色產品大集啟幕
青海大通:一盞“暖心燈”照亮群眾回家路
24H熱點
青;ブ嗣钾i:來自“彩虹故鄉”的“黑寶貝”
青海西寧監獄舉辦“法治 平安”主題開放月活動
“智匯河湟·才聚海東”——海東市第二屆人才交流會...
青海黃南:“同”過政治生日 “仁”聚感恩奮進
青!6·26”國際禁毒日主題宣傳活動舉行
2024年青海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非遺購物節...
青海:“體育+”聚焦生態管護員 體育力量滋養綠水青山
青海:“天空之鏡號”便民旅游專列開行!直達茶卡...
青海烏蘭:“金融活水”潤澤茶卡致富路
青海省盲人按摩醫院醫療康復培訓綜合樓項目奠基
熱點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社區“石榴籽” 同心話幸福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黨建引領張力足 生態養雞助振興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讓雪域高原的孩子逐夢翱翔——高質量發展區域調研行·果洛篇(上)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身邊的感動】用愛書寫親情故事——記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史海菊
【身邊的感動】用愛...
【祖國好 家鄉美】優質教育“聯”到家門口
【祖國好 家鄉美】優...
【大美青!じ咴闱蛸悺壳喑撡惲喎e分榜出爐 玉樹牦牛隊繼續領跑
【大美青!じ咴闱...
2024年“村BA”球王爭霸賽青海賽區開賽
2024年“村BA”球王...
父親和兒子同時參加高考 兒子取得625分的好成績,父親要去大學圓夢
父親和兒子同時參加...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海東:念好“應急經” 筑牢“安全壩”

青海新聞網
2024-07-02 10: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海東:念好“應急經” 筑牢“安全壩”

青海新聞網
2024-07-02 10: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海東:念好“應急經” 筑牢“安全壩”

  • 2024-07-02 10:42:45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崔永燾 報道)“過去最怕不下雨,現在既怕不下雨、又怕下大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地處半淺山半腦山地區,曾經“十年九旱”的天氣隨著高原氣候變遷而變得“喜怒無!保數匾酝鶈渭兊摹翱购怠惫ぷ饕搽S即轉變為“防汛抗旱”兩者兼顧,因短時暴雨帶來的地質災害隱患也讓防汛抗旱工作變得繁重起來。面對各類災害風險明顯上升帶來的嚴峻挑戰,海東市各級黨委政府努力提高防災減災救災應急保障能力,推進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專項整治,加快基層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經受住了各種風險挑戰和嚴峻考驗,努力為人民群眾撐起“保護傘” 。

DSC04478_副本

西山鄉政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修建引流井成功解除地質災害隱患案例。



DSC04452_副本

 逃生路線指引圖。



DSC04432_副本

 設在西山鄉的省級地質災害監測設備。



  互助縣西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孫樹明說,過去的西山鄉“十年九旱”,為方便人畜飲水,當地群眾在山谷中建起了小型水庫、澇池等飲水設施。近些年,隨著雨水增多,這些小型水庫設施變得格外危險,當地的濕陷性黃土地質也隨時因短時強降水成為地質災害隱患。2023年汛期,西山鄉劉家溝村的道路因為一場雨發生塌陷和斷裂,原本平坦的路面出現兩米左右的高差。經過分析,這處地質隱患點原本有山泉涌出,后因村民家都接通了自來水,廢棄的泉眼(地下水)和強降水交替作用,導致濕陷性黃土發生滑坡。經綜合考量最終鄉村兩級將泉眼引流至山下,該地質隱患成功排除。

  西山鄉將防汛抗旱工作納入重要工作議程,全面分析防汛抗旱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做到高度戒備、科學調度,把各項防汛措施落實落小落細,對各村重點河道、水庫、澇池、大型壩明確責任人,壓實工作責任,鄉汛前檢查工作組下沉到各村進行督查指導,緊盯各村防汛工作短板弱項,提出整改措施,走訪居住在危險區域的農戶,做到各類隱患底數清、情況明。

  鄉村兩級在上級指導下,繼續完善《西山鄉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西山鄉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并要求各村制定相應預案及“一張紙”山洪災害應急預案,根據村社地形特點繪制轉移路線圖,標注危險區,確保發生災害時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轉移。鄉機關成立由鄉民兵應急排、鄉干部職工組成的應急搶險隊伍,各村成立15至20名精干人員組成的應急搶險救援隊并登記造冊,確保“拉得出、派得上”,以適應抗大洪、搶大險的需要。

  西山鄉對各村山洪災害易發地段及21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重點排查與登記,對居住于危險地段的農戶進行針對性防汛及地質災害安全知識培訓,設置危險警示牌、應急避險場所標識牌18處,發放山洪災害避險明白卡290份。立足實戰所需,保證各類防汛物資充足到位,儲備庫(室)現儲備應急物資12類21720件,做到專庫存放、專人保管,確保遇到災情能夠及時高效調撥到位。不斷加大各類隱患排查力度,嚴格落實汛期“叫應”“叫醒”工作機制,確保防汛抗旱工作安全有序開展。

  互助縣西山鄉的情況在海東市比較普遍,海東市屬內陸干旱性氣候,地形多為山區,暴雨、冰雹、雪災、干旱、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發生比較頻繁,全域范圍內面臨突發自然災害的壓力較大,且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海東市健全完善“市縣鄉村點”五級防災責任體系,實行“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責任制,市、縣級領導帶頭下沉一線,防汛關鍵期晝夜坐鎮指揮,鄉鎮干部蹲點駐守,村社干部入戶動員,廣大群眾迎難而上,守堤壩、巡溝渠、查工地、排隱患、除風險,結合區域災情特點和實戰需要,推進村(社區)應急能力“六個一”標準化建設。督促指導鄉鎮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村(社區)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加大鄉村兩級“一隊多用”救援隊伍、“多員合一”網格隊伍和村級應急服務站建設力度。

  進入汛期以來,海東市根據預警預報信息,迅速啟動“叫醒、叫應”兩個機制,緊盯“轉移誰、誰組織、何時轉、轉到哪、如何管”五個關鍵,及時組織基層黨員、駐村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力量,“一對一”幫扶群眾應急轉移避險。海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王磊說,應急管理是同時間賽跑、與風險斗爭的特殊職業。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中,海東市“因勢利導”發揮改革優勢解決現實工作中的難點痛點,“有破有立”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不斷完善城鄉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通過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應急管理系統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更足、動力更強。 

編輯:崔永燾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