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生態
長江源河流水量總體呈上升趨勢
來源:新華社
作者:史衛燕 陳杰 田中全
發布時間:2024-07-25 07:11:16
編輯:李娜

  新華社西寧7月24日電 24日,由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組織的2024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正在進行中?瓶缄爢T在長江南源當曲、長江干流通天河流域等地監測發現,近年來這些河流徑流量明顯增加,水位上漲。

這是7月23日拍攝的聶洽曲與通天河交匯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來自青海省水文水資源測報中心的科考隊員時璐介紹,長江源地區自產水資源總量以地表水為主,從2005年以后總體轉豐,特別是2017年以來增幅明顯。

  根據《青海省水資源公報》,青海長江流域近5年平均降水量較多年平均值增加19.5%,青海長江流域近5年的年均水資源量為261.7億立方米,較1956年至2016年多年平均值偏多40%以上。

  資料顯示,長江流域近60年來氣溫顯著升高,長江源區氣候變化更加顯著,升溫速率約為全流域的兩倍,極端降水發生頻次和強度顯著增加。

7月22日,科考隊員在當曲源進行科考工作。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長江流域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秦鵬程告訴記者,未來長江源區暖濕化趨勢仍將持續,但受有限觀測資料和技術制約,對長江源區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分析結果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應進一步提高對江源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認識。

  “水資源總量增加將帶動三江源及下游地區生態環境進一步向好,但也會增加泥沙輸移、帶來河勢演變,影響涉河工程、樞紐工程的穩定運行。”科考隊員、長江科學院河流所副所長周銀軍說,未來可加強相關基本要素觀測和基礎研究,掌握氣候變化下江源河流的水文過程變化規律及機制,科學判斷未來水量變化和災害風險。

推薦閱讀
陳剛在門源縣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西寧—海東都市圈一體化重點項目提速推進
青海有序推進公路重大工程實施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揭榜掛帥"項目招標公告
海北成我省最大的青稞、油菜供種基地
“美好的校園又回來了”
24H熱點
光影為筆 繪寫江源玉樹——寫在第二屆中國野生動物...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6方面措施“護航”全省生態環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遠程近...
【生態觀察】江源生態守望者
布哈河口水文站有效應對今年最大洪水
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公布達日縣海晏縣入選
三江源國家公園通告:嚴禁投喂野生動物
可可西里第一批藏羚羊產仔后開始回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進大...
青海鋪開綠色畫卷 生態之美邀您共賞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德令哈: 從“新”打造裝備制造標桿——“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進海西”系列報道之三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聞“汛”而動,筑牢安全“堤壩”
聞“汛”而動,筑牢...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美好的校園又回來了”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體育+文旅”讓“流量”變“留量” 這個夏天跟著賽事去旅行
“體育+文旅”讓“流...
政務服務有“速度” 群眾辦事有“溫度”
政務服務有“速度” ...
光影為筆 繪寫江源玉樹——寫在第二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開幕之際
光影為筆 繪寫江源玉...
【祖國好 家鄉美】玉樹賽馬會邀您赴千年之約
【祖國好 家鄉美】玉...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我國特高壓技術攀高峰——大國工程背后的支撐是什么?——走進青!皣译娋W高海拔高電壓實驗室”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長江源河流水量總體呈上升趨勢

新華社
2024-07-25 07:1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長江源河流水量總體呈上升趨勢

新華社
2024-07-25 07:1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長江源河流水量總體呈上升趨勢

  • 2024-07-25 07:11:16
  •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7月24日電 24日,由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組織的2024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正在進行中?瓶缄爢T在長江南源當曲、長江干流通天河流域等地監測發現,近年來這些河流徑流量明顯增加,水位上漲。

這是7月23日拍攝的聶洽曲與通天河交匯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來自青海省水文水資源測報中心的科考隊員時璐介紹,長江源地區自產水資源總量以地表水為主,從2005年以后總體轉豐,特別是2017年以來增幅明顯。

  根據《青海省水資源公報》,青海長江流域近5年平均降水量較多年平均值增加19.5%,青海長江流域近5年的年均水資源量為261.7億立方米,較1956年至2016年多年平均值偏多40%以上。

  資料顯示,長江流域近60年來氣溫顯著升高,長江源區氣候變化更加顯著,升溫速率約為全流域的兩倍,極端降水發生頻次和強度顯著增加。

7月22日,科考隊員在當曲源進行科考工作。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長江流域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秦鵬程告訴記者,未來長江源區暖濕化趨勢仍將持續,但受有限觀測資料和技術制約,對長江源區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分析結果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應進一步提高對江源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認識。

  “水資源總量增加將帶動三江源及下游地區生態環境進一步向好,但也會增加泥沙輸移、帶來河勢演變,影響涉河工程、樞紐工程的穩定運行。”科考隊員、長江科學院河流所副所長周銀軍說,未來可加強相關基本要素觀測和基礎研究,掌握氣候變化下江源河流的水文過程變化規律及機制,科學判斷未來水量變化和災害風險。

作者 史衛燕 陳杰 田中全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