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高原康養產業是青海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如何大力發展高原康養產業,委員專家立足工作實際,結合調查研究給出了真知灼見。
“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氣候涼爽宜人,空氣清新,礦物質含量豐富,這些都為康養產業提供了優越的天然條件。”省政協委員、青海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干細胞實驗室主任烏仁塔娜說,“此外,高原地區蘊藏著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與現代醫學和康養理念相結合,能夠為游客提供獨一無二的康養體驗。這些優勢使得高原康養產業具備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高原康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全方位的人才支撐。”
如何大力發展康養人才,烏仁塔娜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說,“一方面,要引導高等院校增設相關專業課程,與高原康養產業需求緊密對接。另一方面,要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提升其實踐能力。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能夠培養出更加符合產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其次,應加大對高原康養人才的政策支持和鼓勵。強化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最后,我們要重視高原康養產業的綜合發展,形成產業鏈條?叼B產業不僅僅局限于醫療和健康服務,還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文化旅游、體育運動等多個領域。我們應整合資源,打造一體化的康養產業鏈,提升產業的整體效益。”
人才是委員們關注度較高的一個問題。省政協委員、青海世紀信通信息安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傳文說,“據調研了解和綜合分析全省各地各行業從業情況,高原康養基礎研究領域領軍人才不足、康養服務業高技能人才欠缺和康養服務一線從業人員與實際需求的缺口構成影響和制約高原康養產業持續發展的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周傳文建議,“省級層面及早部署啟動高原康養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編制論證工作,積極推動協調各部門研究建立康養服務職業準入制度,完善康養服務標準、培訓標準體系,提升康養產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發展水平。柔性引進產業高端領軍人才,發揮論壇作用,吸引邀約國內在康養產業相關領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家、所從事的康養產業課題研究或康養項目(產品)開發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或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專家,聘請他們為我省高原康養產業提供決策咨詢、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也可以政策支持方式招引國內康養產業高層次科研團隊帶項目落戶省內。同時還要加快本土產業人才的培養,根據康養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制定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多渠道加快培養康養服務技能人才,從而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層次分明、結構多元的康養高技能人才隊伍。”
“開展高原農畜產品特有價值功能研發與應用研究,對于推動高原運動健康食品、高原康養等產業創新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青海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長馬福海說。他介紹,“目前市場上研發生產的高原特有生態產品的種類眾多,肉類、谷物類、漿果類以及乳制品類等四大類70余種。”
“盡管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楚地意識到,我們還存在基礎研究薄弱、精深加工滯后、市場競爭力薄弱等問題。”馬福海坦言。為此他建議,充分挖掘青藏高原特有動植物資源的獨特優勢,開展青海高原特色生態農畜產品的營養成分、功能及加工屬性研究,進一步明確高原特色農畜產品的特有價值功能。以院士工作站、產學研平臺為載體,聯合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龍頭企業,合作開展重大課題和關鍵技術攻關,著力解決加工工藝、新產品研發等領域的瓶頸問題。完善加工配套,為深加工和流通主體提供專業裝備,推進加工產業機械裝備集成配套。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區域影響力、產業帶動力的龍頭企業。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合力的方式,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鼓勵生產企業積極做好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建設工作。以大眾健康和運動能力提升為切入點,開展高原特有農畜產品在競技體育、全民健康、慢病防治、休閑體育等領域的研發與應用研究,推動高原特色農畜產品研發,制定運動健康產品生產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實現產品規;a,形成行業規范產品推向市場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