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新時評
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 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青海日報評論員
發布時間:2024-09-07 08:00:44
編輯:易 娜

  9月5日至6日,以“瓦里關曲線——為了地球的明天”為主題的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建站30周年暨青藏高原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國際學術交流會在西寧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瓦里關山舉行。此次活動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展示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建站30年來的奮斗歷程和科研成果,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是32個全球大氣本底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座,也是唯一設立在亞歐大陸腹地,溫室氣體和其他大氣成分觀測種類最全、觀測記錄時間最長的全球大氣本底站。作為具有全球尺度代表性的研究型、綜合性觀測臺站,30年來,一代又一代氣象科技工作者接續努力,克服艱苦條件,挑戰身體極限,默默守望“云端”,在大氣成分觀測、科學研究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特別是,通過三十年間獲取的長期、穩定的全球大氣本底監測數據繪制的“瓦里關曲線”,是我國氣象事業的一筆寶貴財富,已經成為證明全球氣候變化、支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相關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極大增強了我國在國際氣候變化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是中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彰顯大國擔當,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舉全國之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青海作為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描繪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

  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位于地球上最大、最高、最年輕的高原之上,在全球大氣本底及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我們要總結經驗、開拓創新,推動瓦里關本底站高質量發展,逐步將瓦里關本底站建設成為集研究、探索、示范為一體的全球基準本底站,為高原碳評估、生態保護與氣候變化適應技術開發提供更多數據及科技支撐,進一步賦能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實現青藏高原生態功能最大化,更好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地球很大,也很脆弱。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大自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在生產力空前發展的同時,全球氣候變化不斷加劇,自然生態系統發生巨大變化,人類正處于史無前例的全球變暖歷程中。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讓我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共同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早日在“瓦里關曲線”上看到人類文明發展的拐點,共創安全、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舉行
陳剛吳曉軍連夜調度全省防汛工作
【祖國好 家鄉美】多杰三知布:偏遠牧區的追夢之光
財東勝:“教育之光 奉獻之路”的守護者
青海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關于試鳴防空警報的公告
關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青海西寧:廣闊文旅舞臺,綻放雪豹之都魅力
青海果洛:班瑪林下經濟走出致富“鹿”
24H熱點
【社論】開拓創新 擔當實干 奮力推進進一步全面深...
【西海論壇】筑牢防汛救災“銅墻鐵壁”
【西海論壇】扎實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黨建新論】做好鄉村振興人才工作要把握三種關系
【西海論壇】全力以赴防汛減災 確保平穩安全度汛
【時評】以協商議政能力大提升賦能現代化新青海建設
從“兩彈一星”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悟精神偉力 寫時代華章
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
【西海論壇】助力“青”貨出青 激發經濟新活力——...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戈壁灘上崛起綠電新通道——走進重點項目建設現場④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青海西寧:廣闊文旅舞臺,綻放雪豹之都魅力
青海西寧:廣闊文旅...
青海果洛:“天上瑪多”品牌推介亮相江蘇
青海果洛:“天上瑪...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繁星”點亮青藏線
【再走青藏線——傳...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希望的田野上】蔬菜大棚好“豐”景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青海企業:轉型升級 主動求變 應對挑戰 迎接未來——從2024“中國企業500強”青海企業排序榜看青海經濟發展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祖國好 家鄉美】馬金花:嚴愛相濟 助人成長
【祖國好 家鄉美】馬...
【行走青!壳嗪|大門:花海爛漫果飄香
【行走青海】青海東...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 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青海日報
2024-09-07 08:0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 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青海日報
2024-09-07 08:0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 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 2024-09-07 08:00:44
  • 來源:青海日報

  9月5日至6日,以“瓦里關曲線——為了地球的明天”為主題的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建站30周年暨青藏高原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國際學術交流會在西寧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瓦里關山舉行。此次活動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展示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建站30年來的奮斗歷程和科研成果,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是32個全球大氣本底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座,也是唯一設立在亞歐大陸腹地,溫室氣體和其他大氣成分觀測種類最全、觀測記錄時間最長的全球大氣本底站。作為具有全球尺度代表性的研究型、綜合性觀測臺站,30年來,一代又一代氣象科技工作者接續努力,克服艱苦條件,挑戰身體極限,默默守望“云端”,在大氣成分觀測、科學研究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特別是,通過三十年間獲取的長期、穩定的全球大氣本底監測數據繪制的“瓦里關曲線”,是我國氣象事業的一筆寶貴財富,已經成為證明全球氣候變化、支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相關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極大增強了我國在國際氣候變化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是中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彰顯大國擔當,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舉全國之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青海作為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描繪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

  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位于地球上最大、最高、最年輕的高原之上,在全球大氣本底及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我們要總結經驗、開拓創新,推動瓦里關本底站高質量發展,逐步將瓦里關本底站建設成為集研究、探索、示范為一體的全球基準本底站,為高原碳評估、生態保護與氣候變化適應技術開發提供更多數據及科技支撐,進一步賦能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實現青藏高原生態功能最大化,更好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地球很大,也很脆弱。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大自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在生產力空前發展的同時,全球氣候變化不斷加劇,自然生態系統發生巨大變化,人類正處于史無前例的全球變暖歷程中。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讓我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共同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早日在“瓦里關曲線”上看到人類文明發展的拐點,共創安全、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作者 青海日報評論員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