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互助土族安召舞獲評2024年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俊
發布時間:2024-10-14 09:01:30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0月12日,記者從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文體旅游局獲悉,10月10日,2024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會上公布了2024年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和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互助土族安召舞榮膺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

360截圖20241014082401029

  千人安召。陳俊 劉雅萍 攝

  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推介作為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通過深入挖掘和精心整理中華體育文化優秀節慶項目、民俗民間項目以及民族項目,更好地推動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推廣和創新發展。

  安召舞是土族人民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古老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土語意為“圓圈舞”。它是土族群眾歌頌人畜兩旺、五谷豐登、祝愿吉祥如意的無伴奏圓圈歌舞,亦是集詩、歌、舞為一體的娛樂形式。每逢歡度節日、慶祝豐收和舉行婚禮之際,身著民族服裝的土族男女便聚集在場院或家中庭院,結隊圍成圓圈,由一至兩名長者或“把式”領唱領舞,眾人在后隨舞,并以襯詞伴唱和聲。其曲調與舞步配合緊密,節奏明快。女性舞蹈動作優雅、秀麗、溫柔,男性則粗獷、開朗、大方。2011年,安召舞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互助縣持續打造千人安召、土族輪子秋等傳統體育文化品牌,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舉、傳承與創新并重,助推文體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土族安召舞、輪子秋經常代表青海省參加全國性的體育文化活動展演,讓土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全國乃至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推薦閱讀
共建青海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領導小組第2次會議
陳剛向全省老干部作形勢報告
青海省消協第三季度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3萬元
【我們的節日·重陽】省老年大學新校區揭牌投用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調整招聘計劃及筆試公告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海東:78個村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海晏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
24H熱點
奔跑吧!“高原精靈”
一次徒步 一場關于夢想、勇氣與堅持的盛宴
都蘭縣萬畝藜麥迎豐收
青海娃摘得國賽冠軍
西寧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之后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齊唱文亭之歌 共建幸福家園
【鄉村振興在青!柯樯忇l索道帶來大流量
猞猁精彩瞬間讓生態之美閃耀高原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紀念“兩路”通車70周年】...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川青鐵路青海段建設如火如荼
熱點圖片
奔跑吧!“高原精靈”
奔跑吧!“高原精靈”
一次徒步 一場關于夢想、勇氣與堅持的盛宴
一次徒步 一場關于夢...
都蘭縣萬畝藜麥迎豐收
都蘭縣萬畝藜麥迎豐收
青海娃摘得國賽冠軍
青海娃摘得國賽冠軍
西寧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之后
西寧實現原生垃圾“...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齊唱文亭之歌 共建幸福家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鄉村振興在青!柯樯忇l索道帶來大流量
【鄉村振興在青!...
猞猁精彩瞬間讓生態之美閃耀高原
猞猁精彩瞬間讓生態...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互助土族安召舞獲評2024年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

青海日報
2024-10-14 09: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互助土族安召舞獲評2024年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

青海日報
2024-10-14 09: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互助土族安召舞獲評2024年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

  • 2024-10-14 09:01:30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0月12日,記者從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文體旅游局獲悉,10月10日,2024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會上公布了2024年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和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互助土族安召舞榮膺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

360截圖20241014082401029

  千人安召。陳俊 劉雅萍 攝

  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推介作為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通過深入挖掘和精心整理中華體育文化優秀節慶項目、民俗民間項目以及民族項目,更好地推動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推廣和創新發展。

  安召舞是土族人民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古老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土語意為“圓圈舞”。它是土族群眾歌頌人畜兩旺、五谷豐登、祝愿吉祥如意的無伴奏圓圈歌舞,亦是集詩、歌、舞為一體的娛樂形式。每逢歡度節日、慶祝豐收和舉行婚禮之際,身著民族服裝的土族男女便聚集在場院或家中庭院,結隊圍成圓圈,由一至兩名長者或“把式”領唱領舞,眾人在后隨舞,并以襯詞伴唱和聲。其曲調與舞步配合緊密,節奏明快。女性舞蹈動作優雅、秀麗、溫柔,男性則粗獷、開朗、大方。2011年,安召舞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互助縣持續打造千人安召、土族輪子秋等傳統體育文化品牌,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舉、傳承與創新并重,助推文體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土族安召舞、輪子秋經常代表青海省參加全國性的體育文化活動展演,讓土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全國乃至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作者 陳俊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