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文化中國行】西寧市著力助推河湟文化繁榮發展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張艷艷
發布時間:2024-10-21 07:36:14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0月17日,記者從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獲悉,近年來,西寧市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有機結合,扎實推進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持續推動河湟文化系統性、整體性保護,著力助推河湟文化繁榮發展。

  組建一個工作機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統籌謀劃,堅持將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納入全市總體規劃布局和重要工作目標,市委常委會多次安排部署,主要領導親自調研推動,建立健全各縣區各部門同題共答、協同推進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于2022年啟動了省級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工作,并于2023年8月成功獲批省級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

  完善一套制度體系

  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資金支持保障,科學編制《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審議稿)》;先后出臺《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西寧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西寧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有力保障非遺傳承保護工作的順利推進。

  建成一批傳承載體

  打造西寧非遺館,建成河湟文化傳承展示基地、湟中區非遺精品館、大通民俗博物館、大通縣非遺傳播中心等一批推動河湟文化傳承發展的鮮活載體,集中展示河湟文化傳承保護成果。加大文化遺產資源挖掘力度,結合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青海傳統村落、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建設及全國文保單位、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持續加大明長城、沈那遺址、上孫家寨遺址、北山石窟、丹噶爾古城等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保護力度,更好發揮文物資源對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作用。

  推出一系列精品力作

  推出原創舞劇《河湟》、音樂劇《花兒·少年》、秦腔現代戲《尕布龍》《湟水河畔》等一批彰顯黃河文化元素、傳承河湟文化基因、延續河湟歷史文脈的文藝精品。創作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專題片《西寧非遺》,先后編撰出版《西寧非遺圖典》《河湟文化系列叢書》《城之印記》《我的西寧》等一批彰顯河湟文化精神內涵的書籍,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河湟文化高地。

  打造一批文旅業態

  推出慕容古寨、丹噶爾古城等一批非遺特色鮮明的旅游線路,積極打造非遺研學游、體驗游等融合發展業態。加強對湟源排燈、河湟皮影等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提升“老字號”文化品牌,推動河湟文化賦能文旅產業發展。加強青海消費幫扶南京生活體驗館、河湟文化非遺手工藝品南京銷售展示設計中心等陣地建設,鼓勵支持本地文化產品“走出去”,提高西寧河湟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

  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

  舉辦多屆河湟文化旅游藝術節、社火巡演、非遺大集等特色活動,推動非遺貼近生活、走近群眾,增強非遺生命力和影響力。深化與沿黃省區合作,聯合舉辦西北五。▍^)“花兒”演唱會,赴南京、武漢等友好城市舉辦“河湟遺韻”主題文物展、非遺展,承辦“河湟神韻 炫彩夏都——中國大城市專業畫院優秀作品聯展暨中國大城市專業畫院學術年會”等重大活動,深化“文化動車——絲路情·全國行”文化交流品牌,交流展示西寧地域特色和城市活力,傳播弘揚河湟文化。

推薦閱讀
青海廣播電視臺安多藏語衛視四十周年座談會
民革青海省委員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中華一家親】韓慶功:當好民族團結宣傳員
【中華一家親】東德布:一名放映員的“光影人生”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調整招聘計劃及筆試公告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西寧:南川工業園區食品企業經濟增勢向好
西寧公共就業服務項目在全國競賽中喜獲佳績
24H熱點
湟中多巴新增一所標準化幼兒園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搶時爭速!青海省重點交...
@司機:斑馬線前你禮讓行人了嗎
守護青藏高原植物多樣性
榜上有名!青海省一案例入選全國榜單
無償獻血者優秀事跡巡講助力生命延續
青海省中小學思政課展示觀摩研訓活動舉辦
第七屆“青藏高原法治論壇”舉辦
西寧市入選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鄉村振興在青!俊安屎绯小秉c亮鄉村治理新篇章
熱點圖片
互助青繡產業基地亮相河湟
互助青繡產業基地亮...
以筆為犁千秋業 只在承前啟后中——寫在青海日報創刊75周年之際
以筆為犁千秋業 只在...
隆治鄉碩果盈枝頭
隆治鄉碩果盈枝頭
團結統一 行動一致 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團結統一 行動一致 ...
“足”夠精彩!續寫“體育友誼”新故事
“足”夠精彩!續寫...
黃河水資源助力青海發展高原冷水魚產業
黃河水資源助力青海...
年度最大滿月!比太陽還要大
年度最大滿月!比太...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新篇章】抓前端治未病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西寧市著力助推河湟文化繁榮發展

西寧晚報
2024-10-21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西寧市著力助推河湟文化繁榮發展

西寧晚報
2024-10-21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西寧市著力助推河湟文化繁榮發展

  • 2024-10-21 07:36:14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0月17日,記者從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獲悉,近年來,西寧市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有機結合,扎實推進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持續推動河湟文化系統性、整體性保護,著力助推河湟文化繁榮發展。

  組建一個工作機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統籌謀劃,堅持將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納入全市總體規劃布局和重要工作目標,市委常委會多次安排部署,主要領導親自調研推動,建立健全各縣區各部門同題共答、協同推進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于2022年啟動了省級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工作,并于2023年8月成功獲批省級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

  完善一套制度體系

  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資金支持保障,科學編制《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審議稿)》;先后出臺《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西寧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西寧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有力保障非遺傳承保護工作的順利推進。

  建成一批傳承載體

  打造西寧非遺館,建成河湟文化傳承展示基地、湟中區非遺精品館、大通民俗博物館、大通縣非遺傳播中心等一批推動河湟文化傳承發展的鮮活載體,集中展示河湟文化傳承保護成果。加大文化遺產資源挖掘力度,結合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青海傳統村落、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建設及全國文保單位、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持續加大明長城、沈那遺址、上孫家寨遺址、北山石窟、丹噶爾古城等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保護力度,更好發揮文物資源對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作用。

  推出一系列精品力作

  推出原創舞劇《河湟》、音樂劇《花兒·少年》、秦腔現代戲《尕布龍》《湟水河畔》等一批彰顯黃河文化元素、傳承河湟文化基因、延續河湟歷史文脈的文藝精品。創作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專題片《西寧非遺》,先后編撰出版《西寧非遺圖典》《河湟文化系列叢書》《城之印記》《我的西寧》等一批彰顯河湟文化精神內涵的書籍,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河湟文化高地。

  打造一批文旅業態

  推出慕容古寨、丹噶爾古城等一批非遺特色鮮明的旅游線路,積極打造非遺研學游、體驗游等融合發展業態。加強對湟源排燈、河湟皮影等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提升“老字號”文化品牌,推動河湟文化賦能文旅產業發展。加強青海消費幫扶南京生活體驗館、河湟文化非遺手工藝品南京銷售展示設計中心等陣地建設,鼓勵支持本地文化產品“走出去”,提高西寧河湟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

  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

  舉辦多屆河湟文化旅游藝術節、社火巡演、非遺大集等特色活動,推動非遺貼近生活、走近群眾,增強非遺生命力和影響力。深化與沿黃省區合作,聯合舉辦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赴南京、武漢等友好城市舉辦“河湟遺韻”主題文物展、非遺展,承辦“河湟神韻 炫彩夏都——中國大城市專業畫院優秀作品聯展暨中國大城市專業畫院學術年會”等重大活動,深化“文化動車——絲路情·全國行”文化交流品牌,交流展示西寧地域特色和城市活力,傳播弘揚河湟文化。

作者 張艷艷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