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西寧市殘聯“愛·同行”小屋項目讓307戶家庭受益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王瓊
發布時間:2024-11-01 07:20:31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為改善殘疾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環境,西寧市殘聯積極爭取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50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建設“愛·同行”小屋項目,為全市307名困境殘疾兒童少年營造一個溫馨的學習生活空間。

  “愛·同行”小屋項目實施對象為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7歲至18歲困難殘疾兒童家庭,依托原有住房為殘疾兒童打造相對獨立、舒適的空間。項目主要配備智慧學習書桌、座椅、書柜、護眼燈、墻面集成板、無障礙扶手、防滑地墊等設施。

  湟源縣日月藏族鄉乙細村顏尼瑪同學的小臥室里面整齊擺放著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擁有輔導功能的智能課桌、存放書籍的書柜等。據了解,今年16歲的顏尼瑪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爸爸承擔著家庭的經濟重擔,在西藏打工。因為爺爺奶奶文化水平有限,加上自己聽力殘疾,顏尼瑪的課后輔導一直以來是一個難題。顏尼瑪的爺爺說:“因為我們老一輩都沒有文化,他又患有聽力殘疾,我一直希望我的孫子可以通過學習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愛心改造項目的實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在改造項目完工后,智能課桌幫助他學習不熟悉的英語單詞,解數學難題,發揮了家庭課業“輔導員”的作用。

  跟顏尼瑪一樣,和平鄉蒙古道村的尚生陽同學,在今年也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學習生活空間。四年級在讀的尚生陽一直是爺爺奶奶的驕傲,雖身體殘疾,但從小品學兼優,懂事乖巧。為了滿足小姑娘的喜好,殘聯特意為她選擇了淡粉色的書柜、灰紫色的智能書桌。在享受各項助殘惠殘政策的同時,尚生陽心中默默種下了一顆回報社會、無私耕耘的種子,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夢想正在她的心底生根發芽。

  市殘聯高度重視“愛·同行”小屋項目實施,指派專人負責,在寫字桌、書柜等家具的選購上,充分聽取殘疾人家庭和縣區殘聯的意見。在施工中,各縣區殘聯全程參與,嚴把質量關,做到讓每一個項目受益人都滿意。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拜會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
吳曉軍:讓脫貧成果成色更足 鄉村振興底色更亮
青海:首套、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下調至15%
青海:2024年前三季度跨境收支規模6.54億美元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實操成績及面試環節通知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西寧:6.3萬人次完成社?ǖ狡趽Q卡
青海西寧:人社部門探索工傷康復新模式
24H熱點
前三季度西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青海西寧:“書香潤夏都·閱動嘉年華”閱讀季活動啟動
囊謙百頭牦牛銷往北京
青海西寧:山楂熟了,紅透南北山!
【鄉村振興在青!肯睦迩囡灪妹牢
格爾木市職業技術學校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佳績
西寧開發區出臺沖刺年度經濟目標20條舉措
青海大通:1至9月全縣房地產開發總投資58.45億元
青海西寧:村干部“強基提能” 助力鄉村振興
青海西寧:村干部“強基提能” 助力鄉村振興
熱點圖片
稅惠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稅惠助力非遺文化傳...
20名外賣員有了雙重身份
20名外賣員有了雙重身份
青海湖景區提質升級
青海湖景區提質升級
“90后”海歸返鄉深耕農業“芯片”
“90后”海歸返鄉深...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紀念“兩路”通車70周年】青藏公路:日月山駛向繁榮的快車道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
璀璨首秀!西寧市原創舞蹈詩劇《河湟》亮相成都
璀璨首秀!西寧市原...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芬芳四溢,民族團結之花盛開河湟大地——高質量發展區域調研行·海東篇(上)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洛桑尼瑪點贊“家門口就醫”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西寧市殘聯“愛·同行”小屋項目讓307戶家庭受益

西寧晚報
2024-11-01 07: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西寧市殘聯“愛·同行”小屋項目讓307戶家庭受益

西寧晚報
2024-11-01 07: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西寧市殘聯“愛·同行”小屋項目讓307戶家庭受益

  • 2024-11-01 07:20:31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為改善殘疾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環境,西寧市殘聯積極爭取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50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建設“愛·同行”小屋項目,為全市307名困境殘疾兒童少年營造一個溫馨的學習生活空間。

  “愛·同行”小屋項目實施對象為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7歲至18歲困難殘疾兒童家庭,依托原有住房為殘疾兒童打造相對獨立、舒適的空間。項目主要配備智慧學習書桌、座椅、書柜、護眼燈、墻面集成板、無障礙扶手、防滑地墊等設施。

  湟源縣日月藏族鄉乙細村顏尼瑪同學的小臥室里面整齊擺放著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擁有輔導功能的智能課桌、存放書籍的書柜等。據了解,今年16歲的顏尼瑪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爸爸承擔著家庭的經濟重擔,在西藏打工。因為爺爺奶奶文化水平有限,加上自己聽力殘疾,顏尼瑪的課后輔導一直以來是一個難題。顏尼瑪的爺爺說:“因為我們老一輩都沒有文化,他又患有聽力殘疾,我一直希望我的孫子可以通過學習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愛心改造項目的實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在改造項目完工后,智能課桌幫助他學習不熟悉的英語單詞,解數學難題,發揮了家庭課業“輔導員”的作用。

  跟顏尼瑪一樣,和平鄉蒙古道村的尚生陽同學,在今年也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學習生活空間。四年級在讀的尚生陽一直是爺爺奶奶的驕傲,雖身體殘疾,但從小品學兼優,懂事乖巧。為了滿足小姑娘的喜好,殘聯特意為她選擇了淡粉色的書柜、灰紫色的智能書桌。在享受各項助殘惠殘政策的同時,尚生陽心中默默種下了一顆回報社會、無私耕耘的種子,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夢想正在她的心底生根發芽。

  市殘聯高度重視“愛·同行”小屋項目實施,指派專人負責,在寫字桌、書柜等家具的選購上,充分聽取殘疾人家庭和縣區殘聯的意見。在施工中,各縣區殘聯全程參與,嚴把質量關,做到讓每一個項目受益人都滿意。

作者 王瓊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