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各地
主動救助 情暖人間
青海省大通縣民政局為一名突發疾患人員給予救急難救助資金3萬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通祖軒
發布時間:2024-11-04 08:20:20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系民生,連著民心。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民政局黨組認真履職盡責,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近日,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在極樂鄉極拉后莊村入戶走訪過程中發現村民馬女士因產后突發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疾病,在青海省紅十字醫院重癥監護室住院治療,已交費6萬元,欠費9.6萬余元,后續還需大額醫藥費。工作人員主動幫助該家庭申請救急難救助資金,縣民政局黨組及時研究并為馬女士給予救急難救助資金3萬元。

  這次馬女士的情況,得益于主動發現機制的建立,做到了“急難”對象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內,實現社會救助無盲區的目標。

  大通縣民政局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基層平臺服務模式,做到救助對象精準—精準—再精準,實現高效救助、精準救助和溫暖救助。并將繼續秉持“民政愛民、民政為民”的工作理念,持續走訪、主動發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溫度、更有深度。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拜會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
吳曉軍:讓脫貧成果成色更足 鄉村振興底色更亮
青海果洛:擬將1萬名生態管護員納入工會會員序列
青海能源領域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6.8億元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總成績及體檢等事項通知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西寧積極引進六大領域“高精尖”人才
尖扎縣:做好高質量發展的“推介官”
24H熱點
青海湟源:健全完善機制 規范河湖管護
青海民和:“以舊換新”助力災后重建
青海茫崖:家醫簽約零距離 群眾健康有“醫”靠
青海玉樹:啟動中小學及幼兒園供暖改造工程
尖扎縣:做好高質量發展的“推介官”
尖扎縣:做好高質量發展的“推介官”
青海海西:電商平臺“地方館”助力優質農特產品銷售
青海海南州:以重大項目推動優勢產業集群成鏈
青海西寧: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結率達95.2%
西寧積極引進六大領域“高精尖”人才
熱點圖片
2024-2025賽季中國冰壺聯賽預選賽火熱開賽
2024-2025賽季中國冰...
西寧市原創舞蹈詩劇《河湟》走進陜西富平
西寧市原創舞蹈詩劇...
西寧市“生態北山·樂在騎中”自行車爬坡挑戰賽激情開賽
西寧市“生態北山·樂...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根光纖的“自述” ——走進西寧看發展·一線故事⑤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以舊換新惠民生 “換”出消費新活力
以舊換新惠民生 “換...
青海省經濟“秋季報”出爐 全力沖刺,以“向穩”實現“求進”與“向好”
青海省經濟“秋季報...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紀念“兩路”通車70周年】納木措:點“綠”成金 村民樂開懷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
青海省多地推行“積分超市”助力基層治理
青海省多地推行“積...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主動救助 情暖人間
青海省大通縣民政局為一名突發疾患人員給予救急難救助資金3萬元

青海日報
2024-11-04 08: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主動救助 情暖人間
青海省大通縣民政局為一名突發疾患人員給予救急難救助資金3萬元

青海日報
2024-11-04 08: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主動救助 情暖人間
青海省大通縣民政局為一名突發疾患人員給予救急難救助資金3萬元

  • 2024-11-04 08:20:20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系民生,連著民心。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民政局黨組認真履職盡責,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近日,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在極樂鄉極拉后莊村入戶走訪過程中發現村民馬女士因產后突發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疾病,在青海省紅十字醫院重癥監護室住院治療,已交費6萬元,欠費9.6萬余元,后續還需大額醫藥費。工作人員主動幫助該家庭申請救急難救助資金,縣民政局黨組及時研究并為馬女士給予救急難救助資金3萬元。

  這次馬女士的情況,得益于主動發現機制的建立,做到了“急難”對象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內,實現社會救助無盲區的目標。

  大通縣民政局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基層平臺服務模式,做到救助對象精準—精準—再精準,實現高效救助、精準救助和溫暖救助。并將繼續秉持“民政愛民、民政為民”的工作理念,持續走訪、主動發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溫度、更有深度。

作者 通祖軒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