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通村水泥路干凈整潔、群眾精神面貌越來越好、鄉村治理越來越精細……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子科灘鎮切卜藏村不斷煥發出新活力。
一年前,切卜藏村還不是這個樣子。以前的切卜藏村道路兩旁垃圾遍地,家門口雜物堆積,渙散、雜亂的形象減損了村莊的形象。
這一切變化,得益于子科灘鎮“三區”建設。
鄉村風貌日日新
從興?h城出發,穿過唐乃亥鄉蜿蜒綿長的盤山路,緊接著翻越3座積雪高山,顛簸曲折的路走了45分鐘后,山路的盡頭出現遼闊的草原,切卜藏村就在這片草原上。
群眾往來寒暄,村級幼兒園正在上特色課,老村醫免費為村民把脈問診。走進切卜藏村,溫馨的氣息撲面而來,“三區”建設的成效在這里可感可觸。
“2023年10月起,我們推進‘三區’建設,主要從陣地打造和基礎設施建設兩方面入手。”切卜藏村駐村工作隊員湯玲說,對于如何推進鄉村治理,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一度陷入困難。
“找不到切實可行的方法,我們就研究中央一號文件。”湯玲說,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駐村工作隊找出黨組織發揮作用不清晰、村兩委履職能力不當、便民事務流程不夠規范3個問題。這3個問題,就是擺在眼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今年4月,駐村工作隊根據切卜藏村的實際情況制定《清單制治理指南》,主要由支部清單、管理清單、治理清單、服務清單組成,有效解決突出問題,努力實現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的轉變。
湯玲說,通過明確職責和任務,規范和強化黨支部建設,提升了黨員履職能力,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強化堡壘作用和黨員意識、先鋒意識,打造政治堅定、作風務實、為民辦事的黨員隊伍。
今年,村民自發組織環境衛生整治活動,舉辦文體賽事,獎勵新考錄的大學生。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村級事務管理中,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幸福指數節節高
切卜藏村發揮服務清單的作用,簡化低保、臨時救助、特困供養等民政事務辦事流程、監測對象申請流程、宅基地審批流程等內容。同時,制定便民服務事項清單,讓村民“看圖辦事”、村干部“照單操作”,構建起便民服務體系,提升群眾辦事的便捷度和滿意度。
切卜藏村將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成立村規民約修訂專班,新增義務教學、矛盾糾紛、“兩金”繳納、婚喪嫁娶、鄉風文明等方面的具體內容,細化實化村規民約。
“通過小切口推動大治理,我們推行積分制管理,依據村規民約設置加減分項,設立點贊榜和進步榜,推動村規民約遵守執行,強化群眾守規守紀,提升了整體治理效能。”湯玲說。
近年來,切卜藏村評選“好媳婦”“好婆婆”“優秀志愿者”“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激勵農牧民增強文明自覺性,發揮出“小規約”的“軟法”約束作用。如今,切卜藏村文明新風浸潤心田,崇德向善蔚然成風,農牧民群眾參與家鄉建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了。
產業富民勁更足
事實上,調動農牧民群眾積極性無法靠“蠻力”,而要靠制度激勵,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如今,切卜藏村已發展25名黨員,民心聚了,矛盾少了,齊心協力謀發展的勁頭更足了。
“切卜藏”藏語意為山清水秀的地方。站在切卜藏村村委會門口望去,不遠處,矗立著巍峨壯觀的賽宗山。賽宗山以奇特、險峻、美麗著稱,而旁邊的沃門瀑布,似銀河傾瀉,水簾垂掛。這兩處美景,每年吸引著大量省內外游客前來打卡。
切卜藏村村民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牧家樂產業,形成集特色美食、休息驛站、體驗騎馬、放牧于一體的旅游方式,讓游客在這里享受獨特的休閑娛樂模式,推動人氣聚攏,打響賽宗山旅游品牌,實現生產、治理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