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生態高地
局地協同推進環湖共和區域環境共治效益共享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曹寶林
發布時間:2024-12-16 07:47:47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為全面貫徹落實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1+5”規劃,12月10日,共和縣人民政府與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共和管理分局聯合制定《環湖共和區域“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生態大保護大協同工作機制》(以下簡稱《機制》),將進一步推動形成局地思想統一、體制機制融合、工作目標一致、發展成果共享的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

  本著保護責任共擔,將對環湖共和區域內的湖泊、河流、景區景點、草原林地等四類區域內生態系統狀況、旗艦物種及棲息地狀況、自然景觀等資源利用、生態環境、垃圾污染、人類活動干預狀況等進行“巡湖、巡河、巡點、巡草”綜合巡護監管。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將共和管理分局各保護站和縣、鎮、村、社干部及村級保潔員、草原管護員、林業管護員、生態網格員、河湖管理員、環境保潔公司人員、生態保護志愿者等500多人進行整合,劃分網格、明確網格責任人,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巡護監管,做到全流域、全覆蓋、無死角。

  聚焦服務群眾實現生態效益共享,《機制》明確“四巡”工作清單、分級巡護和處置程序、聯農帶農機制、為民服務方式、全社會宣傳動員等內容,在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處理好保護和發展關系。同時,著力培養基層干部群眾成為青海湖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法規政策“明白人”和“宣傳員”,圍繞青海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紅色精神譜系和國家公園自然稟賦,主動在傳播青海湖國家公園理念上共同發力,讓環湖群眾成為創建青海湖國家公園的參與者和支持者,推動國家公園共建共享、世代傳承。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陳剛赴烏蘭縣調研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情況
中國信達助力青海樂都鄉村振興
青海西寧:繡娘一針一線繡出幸福未來
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青海學者"擬推薦初選人選名單
關于征集大美青?蛻舳诵翷OGO的公告
西寧市首次發布電梯維保單位“紅黑榜”
青海西寧:啟動“騎手友好社區”建設
24H熱點
【生態觀察】濕地,青海靚麗的風景線
三江源珍稀生態亮相京城
瀕危國寶梅花鹿為何扎根青海
甘青兩省攜手推進荒漠化防治與“三北”工程聯防聯治
【農經觀察】威思頓薯業“托底”保價解農憂
以政協之“能”助力傳統生態理念賦能現代生態保護
可可西里自然遺產地保護成效顯著
【祖國好 家鄉美】野性江源,人與自然的和諧樂章—...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黃河之...
海東臨夏兩地生態環境聯席會商推動跨省共建共治
熱點圖片
黃河源頭壯美冬景
黃河源頭壯美冬景
青海女孩的指尖糖藝:甜蜜傳播家鄉文化
青海女孩的指尖糖藝...
青海都蘭:“森防衛士”守護山林
青海都蘭:“森防衛...
【文化中國行】妙手生花 青海文創實力出圈
【文化中國行】妙手...
三江源珍稀生態亮相京城
三江源珍稀生態亮相京城
相約鷂子溝,赴一場冬游歡樂之旅
相約鷂子溝,赴一場...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鉚足干勁 奮力打好年底收官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祖國好 家鄉美】點亮久治希望之“眸”
【祖國好 家鄉美】點...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局地協同推進環湖共和區域環境共治效益共享

青海日報
2024-12-16 07:4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局地協同推進環湖共和區域環境共治效益共享

青海日報
2024-12-16 07:4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局地協同推進環湖共和區域環境共治效益共享

  • 2024-12-16 07:47:47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為全面貫徹落實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1+5”規劃,12月10日,共和縣人民政府與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共和管理分局聯合制定《環湖共和區域“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生態大保護大協同工作機制》(以下簡稱《機制》),將進一步推動形成局地思想統一、體制機制融合、工作目標一致、發展成果共享的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

  本著保護責任共擔,將對環湖共和區域內的湖泊、河流、景區景點、草原林地等四類區域內生態系統狀況、旗艦物種及棲息地狀況、自然景觀等資源利用、生態環境、垃圾污染、人類活動干預狀況等進行“巡湖、巡河、巡點、巡草”綜合巡護監管。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將共和管理分局各保護站和縣、鎮、村、社干部及村級保潔員、草原管護員、林業管護員、生態網格員、河湖管理員、環境保潔公司人員、生態保護志愿者等500多人進行整合,劃分網格、明確網格責任人,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巡護監管,做到全流域、全覆蓋、無死角。

  聚焦服務群眾實現生態效益共享,《機制》明確“四巡”工作清單、分級巡護和處置程序、聯農帶農機制、為民服務方式、全社會宣傳動員等內容,在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處理好保護和發展關系。同時,著力培養基層干部群眾成為青海湖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法規政策“明白人”和“宣傳員”,圍繞青海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紅色精神譜系和國家公園自然稟賦,主動在傳播青海湖國家公園理念上共同發力,讓環湖群眾成為創建青海湖國家公園的參與者和支持者,推動國家公園共建共享、世代傳承。

作者 曹寶林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