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平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成功破解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開發利用難題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葉文娟
發布時間:2025-01-06 07:53:55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在西寧大堡子基地實施的西寧市清潔能源供暖示范工程,首次突破高寒地區地熱能-太陽能多能互補開發關鍵技術,成功破解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取熱不取水”的開發利用難題,實現5000平方米的供暖,供暖功率達250KW,為河湟地區地熱能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可借鑒的工程經驗。

  近年來,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立足行業特色,以產業“四地”建設為引領,圍繞地熱資源潛力評價、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和地熱資源創新應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為推動河湟地區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開發及青海南部中低溫地熱資源,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在海東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加大地熱找礦力度,部署實施10余項地熱資源調查及綜合研究項目,研究地熱資源分布規律、成因機理,對全省地熱資源潛力及開發利用潛力進行量化評價,優選可供進一步勘查的地熱靶區10處。在共和盆地沙珠玉、鐵蓋、塘格木地區探獲孔口水溫49.5℃—78℃、出水量2000-5000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熱水資源;在海東平安區白沈家溝地區探獲孔口水溫75.2℃、出水量566.38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熱水資源;在玉樹結古鎮探獲孔口水溫28℃,出水量1328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熱水資源。

  根據地熱資源勘查成果,全省地下熱水資源可開采量為1.48×1020焦耳,其中高溫度地下熱水可以供暖、發電,中低溫熱水可以供暖、理療、養殖及種植。項目采用的地熱能-太陽能多能互補開發技術,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中低溫地熱資源有效地解決了分散供暖的難題,具有一次性投入相對較少、有利分散供暖、對地下水環境無干擾、運行穩定高效、運行費用低等特點。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在西寧、海東調研
省政府黨組會議召開 羅東川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命名單
關于大美青?蛻舳诵翷OGO征集評選結果的公示
西寧市2025年首場招聘會 52家企業招聘807人
互助率先在海東實施超低排放行動為藍天"減負"
24H熱點
祝賀!青海省190名學子獲國家獎學金
青海財政持續發力助推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科技感滿滿!這場活動讓青少年沉浸式探索科學
青海省一職校在全國大賽中首次摘金
綠色算力引擎驅動西寧新質未來——盤點2024西寧精...
西寧首個算電融合創新示范項目開工
光影入校 啟迪心靈 青海省“宣傳部門進校園·光影育...
青海省大學生習近平文化思想知識競賽舉行
第十屆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閉幕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積石山地震一年來 照片背后的...
熱點圖片
老廠房變身文創園
老廠房變身文創園
西寧交警雪天執勤保暢通
西寧交警雪天執勤保暢通
太逼真!青海美食掛上墻
太逼真!青海美食掛上墻
湟源排燈:歷史光影照亮文化傳承路
湟源排燈:歷史光影...
江源之諾——青藏高原山村生態移民搬遷20年紀事
江源之諾——青藏高...
繃緊安全質量弦 “抓緊”見證奮斗路
繃緊安全質量弦 “抓...
守望蒼穹變化 記錄氣象萬千——記第五屆“青海榜樣”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
守望蒼穹變化 記錄氣...
青海小伙李延紅上榜見義勇為勇士榜
青海小伙李延紅上榜...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成功破解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開發利用難題

青海日報
2025-01-06 07:5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成功破解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開發利用難題

青海日報
2025-01-06 07:5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成功破解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開發利用難題

  • 2025-01-06 07:53:55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在西寧大堡子基地實施的西寧市清潔能源供暖示范工程,首次突破高寒地區地熱能-太陽能多能互補開發關鍵技術,成功破解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取熱不取水”的開發利用難題,實現5000平方米的供暖,供暖功率達250KW,為河湟地區地熱能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可借鑒的工程經驗。

  近年來,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立足行業特色,以產業“四地”建設為引領,圍繞地熱資源潛力評價、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和地熱資源創新應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為推動河湟地區高礦化地下熱水資源開發及青海南部中低溫地熱資源,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在海東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加大地熱找礦力度,部署實施10余項地熱資源調查及綜合研究項目,研究地熱資源分布規律、成因機理,對全省地熱資源潛力及開發利用潛力進行量化評價,優選可供進一步勘查的地熱靶區10處。在共和盆地沙珠玉、鐵蓋、塘格木地區探獲孔口水溫49.5℃—78℃、出水量2000-5000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熱水資源;在海東平安區白沈家溝地區探獲孔口水溫75.2℃、出水量566.38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熱水資源;在玉樹結古鎮探獲孔口水溫28℃,出水量1328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熱水資源。

  根據地熱資源勘查成果,全省地下熱水資源可開采量為1.48×1020焦耳,其中高溫度地下熱水可以供暖、發電,中低溫熱水可以供暖、理療、養殖及種植。項目采用的地熱能-太陽能多能互補開發技術,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中低溫地熱資源有效地解決了分散供暖的難題,具有一次性投入相對較少、有利分散供暖、對地下水環境無干擾、運行穩定高效、運行費用低等特點。

作者 葉文娟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