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添新綠,又是植樹忙。3月12日是我國第47個全民義務植樹節,作為一個旨在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熱情、促進國土綠化的節日,其背后的意義遠不止于植樹本身,它更像是一首悠長而深遠的生態之歌,唱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近年來,青海在植樹造林、生態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從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參與義務植樹,到全民動員、全面參與,全省上下形成了共筑綠色夢想的生動局面。2024年,青海各級林草部門深入實施科學推進國土綠化行動、黑土灘治理行動,高質量完成國土綠化624.28萬畝(約41.62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森林蓄積量持續增長,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8.56%,天然草原鮮草產量突破1億噸大關。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植樹樹成林。站在昆侖山巔俯瞰,青海大地一片生態錦繡。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35年持續接力,當晨練的市民穿梭于芬芳的丁香叢中,城市與自然的邊界在綠意中漸次消融;三江源頭的牧民放下牧鞭,拿起鐵鍬在退化的黑土灘上栽種適生牧草,滿山的牛羊、豐美的草場和美麗的雪山,處處生機盎然;曾受風沙侵害的海南藏族自治州,通過幾代人不懈奮斗和努力,有效遏制住了沙進人退的勢頭,轉向了綠進沙退的新局面。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只有日積月累植樹造林的潛功,才能造就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顯功。我們不僅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積極拓展綠化空間,因地制宜分區施策,科學推進國土綠化,還要廣泛發動全社會力量,挖掘各種資源和潛力,號召大家自覺履行植樹造林法定義務,通過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認種認養、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方式,積極參加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活動,用實際行動為青海這片美麗的土地增添更多的綠色和希望。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在植樹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向那些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默默奉獻的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麗家園。讓我們乘著春風,從植一棵樹、護一片綠開始,爭做綠色行動的踐行者、環保理念的傳播者、生態文明的守護者,讓青海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為子孫后代守好這片綠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