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黨風廉政
西寧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譜寫團結和諧新篇章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徐順凱
發布時間:2025-03-29 07:35:45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西寧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基層治理模式,聚焦各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形成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服務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為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環境提供了生動實踐。

  黨建引領,建強民族團結“主陣地”。西寧市把基層黨組織作為夯實民族工作基礎,增強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關鍵,把社區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重要陣地,在全市構建“黨建+社區石榴籽家園”工作體系。目前,已建成67家市級、167家縣區級“石榴籽家園”,成立“石榴籽”黨支部,形成“社區黨組織—樓院(棟)長—黨員先鋒—各族群眾”四級聯動機制,讓民族團結的根系深扎基層土壤。在社區設立“民族事務服務窗口”,打造“一家親”服務團,將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納入“愛老幸福食堂”保障服務范圍,日就餐人數達210人;針對“雙減”政策后的教育需求,將“四點半課堂”升級為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全周期關懷,進一步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呼我應,構建基層治理“新閉環”。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黨建引領“有訴必應馬上辦”工作機制,通過“接、派、辦、督、評、報”等環節閉環管理,辦理時限壓縮至1、3、7、11天,一般事項實際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5天,累計解決7.4萬余件民生難題。為深化服務效能,將民族工作納入社區考評,開展“未訴先辦”行動,通過問卷調研、上門走訪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推動服務模式從“政府派單”向“群眾點單”轉變,各族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多元共治,繪就社區服務“同心圓”。創新構建“四方聯動”“五社協同”治理模式,通過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協同發力,實現全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全覆蓋,各族群眾對社區歸屬感明顯增強。如,城北區通過探索基層治理與物業有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指導西寧隆聚物業管理公司在朝陽街道光明小區創建了“紅色物業”示范點,打造“紅色網格”。成立由黨員、網格長、樓長、志愿者、轄區單位組成的“紅色志愿”隊伍,建立了“隆情宜家服務站”,建成集黨員學習、居民休閑放松、業主協商議事為一體的“小區客廳”,定期召開居民決策聽證會、矛盾協調會和政務評議會,先后解決23件小區居民的難心事、揪心事。

  就業賦能,激活共同富裕“新引擎”。探索打造“東城·共富工坊”區域品牌,將非遺傳承與就業增收深度融合,“伊蓮手工編織隊”在社區組織下,2024年累計培訓2000余人次青繡技藝,20名骨干成員實現月增收800元,年營業額突破35萬元,“指尖技藝”煥發共富活力。城東區東關大街黨工委通過成立“青;▋壕砭砩藤Q有限公司”,注冊“花兒卷卷”品牌商標,幫助23名低收入群眾實現就業增收,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清真巷街道黨工委借勢“市井經濟”,在網紅打卡地下南關步行街,設立300余個特色攤位,經營千余種民族美食、手工藝品,帶動700余人就業。打造“東城共富工坊·零工e站”,以15分鐘服務圈為半徑,動態匹配崗位與勞動力需求,讓283名婦女通過“線上接單、家中做單”實現靈活就業,真正把“社區治理力”轉化為“群眾獲得感”。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拜會國家有關部委
吳曉軍在海南州調研座談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關于擬選樹青海省“最美生態管護員”名單的公示
“大美青!笨蛻舳松暾堔k理記者證人員名單公示
青海西寧下南關街開啟街區商業化新進程
西寧“三解”工作法為民辦實事
24H熱點
青海西寧納家山林場:黨建引領下的生態先鋒
青海:黨建引領聚合力 冰雪經濟譜新篇
青海省海晏縣金灘鄉入選全國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青海西寧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數字化轉型
【先鋒力量】政企聯動聚合力 共建融合促發展
【先鋒力量】激活“流動引擎” 讓黨員“離家”不“...
【黨旗領航】搭建平臺 拓寬路徑 助力區域人才隊伍...
【正風肅紀在身邊】“查、改、治”貫通發力 守護學...
【兩會特別報道】以嚴的基調深化全面從嚴治黨 推進...
關于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的通報
熱點圖片
青海省舉辦民營企業與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專場招聘會
青海省舉辦民營企業...
青海祁連:冰雪經濟激活“天境”新活力
青海祁連:冰雪經濟...
【潔凈青!ぞG色算力】江河源涌“數”清流——寫在第二屆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舉辦之際
【潔凈青!ぞG色算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田野三問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松多小江南”日子安穩又幸福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關注】“雪山之王”與“雪豹之都”
【關注】“雪山之王...
【潔凈青!ぞG色算力】第二屆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3月28日開幕
【潔凈青!ぞG色算力...
寒潮沙塵為何組團來襲
寒潮沙塵為何組團來襲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西寧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譜寫團結和諧新篇章

西寧晚報
2025-03-29 07:3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西寧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譜寫團結和諧新篇章

西寧晚報
2025-03-29 07:3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西寧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譜寫團結和諧新篇章

  • 2025-03-29 07:35:45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近年來,西寧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基層治理模式,聚焦各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形成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服務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為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環境提供了生動實踐。

  黨建引領,建強民族團結“主陣地”。西寧市把基層黨組織作為夯實民族工作基礎,增強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關鍵,把社區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重要陣地,在全市構建“黨建+社區石榴籽家園”工作體系。目前,已建成67家市級、167家縣區級“石榴籽家園”,成立“石榴籽”黨支部,形成“社區黨組織—樓院(棟)長—黨員先鋒—各族群眾”四級聯動機制,讓民族團結的根系深扎基層土壤。在社區設立“民族事務服務窗口”,打造“一家親”服務團,將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納入“愛老幸福食堂”保障服務范圍,日就餐人數達210人;針對“雙減”政策后的教育需求,將“四點半課堂”升級為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全周期關懷,進一步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呼我應,構建基層治理“新閉環”。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黨建引領“有訴必應馬上辦”工作機制,通過“接、派、辦、督、評、報”等環節閉環管理,辦理時限壓縮至1、3、7、11天,一般事項實際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5天,累計解決7.4萬余件民生難題。為深化服務效能,將民族工作納入社區考評,開展“未訴先辦”行動,通過問卷調研、上門走訪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推動服務模式從“政府派單”向“群眾點單”轉變,各族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多元共治,繪就社區服務“同心圓”。創新構建“四方聯動”“五社協同”治理模式,通過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協同發力,實現全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全覆蓋,各族群眾對社區歸屬感明顯增強。如,城北區通過探索基層治理與物業有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指導西寧隆聚物業管理公司在朝陽街道光明小區創建了“紅色物業”示范點,打造“紅色網格”。成立由黨員、網格長、樓長、志愿者、轄區單位組成的“紅色志愿”隊伍,建立了“隆情宜家服務站”,建成集黨員學習、居民休閑放松、業主協商議事為一體的“小區客廳”,定期召開居民決策聽證會、矛盾協調會和政務評議會,先后解決23件小區居民的難心事、揪心事。

  就業賦能,激活共同富裕“新引擎”。探索打造“東城·共富工坊”區域品牌,將非遺傳承與就業增收深度融合,“伊蓮手工編織隊”在社區組織下,2024年累計培訓2000余人次青繡技藝,20名骨干成員實現月增收800元,年營業額突破35萬元,“指尖技藝”煥發共富活力。城東區東關大街黨工委通過成立“青海花兒卷卷商貿有限公司”,注冊“花兒卷卷”品牌商標,幫助23名低收入群眾實現就業增收,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清真巷街道黨工委借勢“市井經濟”,在網紅打卡地下南關步行街,設立300余個特色攤位,經營千余種民族美食、手工藝品,帶動700余人就業。打造“東城共富工坊·零工e站”,以15分鐘服務圈為半徑,動態匹配崗位與勞動力需求,讓283名婦女通過“線上接單、家中做單”實現靈活就業,真正把“社區治理力”轉化為“群眾獲得感”。

作者 徐順凱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