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州市新聞
“一個界面” 為社區工作“瘦身”
——西寧市打造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為基層減負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慧慧 賈泓
發布時間:2025-04-06 07:01:57
編輯:李娜
QQ圖片20250406055634
數據賦能基層工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信息平臺多、填報任務重、報送頻次高、多頭重復填……曾經,一個個“煩惱”占用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大量時間。如今,依托西寧市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這“一個界面”,囊括數據、報表、門戶、網格、展示5個統一功能,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

  平臺建成半年多,社區工作人員有哪些感受?減負效果如何?

  3月25日11時許,走進西寧市城西區西關大街街道南氣象巷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黨委書記黃麗娜笑意盈盈地從所轄的樓院回來。

  “這個平臺是‘真管用’,讓我們騰出更多時間走訪群眾,了解民意。經常和大伙兒嘮嘮嗑可以促使我們辦事更貼心、服務更精準。”從冗務纏身到輕裝上陣,黃麗娜坦言,自從有了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的“下樓院”活動效果更明顯。

  點擊“數據查詢”,根據需求查詢對應聯系方式,社區民政專干山成霞快速查詢到未完成兵役登記人員的信息。

  “所需數據都集中到了這一個界面上,不僅電腦頁面簡潔不少,我們開展各項工作也更加方便。”從事社區工作三年有余,以“減”促“變”讓山成霞感慨頗深,曾經辦理愛老幸福食堂就餐卡、公租房認證等不同領域事項都要分別輸入登錄賬號和密碼,辦理過程中居民等待時間較長。現在僅需“一鍵登錄”便可快速一次性辦結,大大縮短了居民的等待時長。

  不僅如此,平臺的應用幾乎融入社區所有業務。各口工作人員都可較快熟悉其他業務,實現社區工作人員的“一人多能”。

  黃麗娜還以自己為例,輸入信息,演示操作了“生命周期樹”。

  “這很震撼,數據的呈現有了更加直觀的體現。”輕輕一點,出生、教育、就業等為主干,相關信息為枝干,一個人的全生命周期即可“一圖全覽”。

  2024年6月底平臺建成并試運行,7月在全市范圍推廣,“一個界面”整合的是數據,創新的是基層治理理念,減輕的是社區工作人員實實在在的“負擔”。

  西寧市大數據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昌虎介紹,西寧聚焦持續為基層減負,以問題為導向,運用數字化創新手段,為社會治理和基層減負尋找新的方式和載體,堅持以“數據通”為基礎,以“真管用”為標準,緊盯“零報表、一界面”硬目標,著力打造了“一個界面對社區”。在省政務數據共享協調小組辦公室的有力協調和大力推動下,54類省級數據首次向基層社區開放,結合市級共享的3類數據資源,形成對應不同社區業務需求的18個專題庫,基礎數據實現“一次查詢、多處使用”,可支撐社區8個日常管理事項、52個場景和17個高頻政務事項、64個場景查詢核驗相關數據。

  當然,平臺的搭建也遇到了許多困難。面對系統、數據共享對接,在省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寧市相關部門強化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明確數據需求,并安排專人督促落實,限定對接時限。針對平臺試運行初期推廣難、社區工作人員不熟悉平臺操作流程的情況,相關單位在做好集中培訓和深入社區“一對一”指導的基礎上,建立“明白人隊伍”,及時幫助解決平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目前,全市180個社區工作人員已熟練掌握平臺操作和功能使用,平臺累計登錄10.5萬次,菜單點擊27.2萬次。

QQ圖片20250406055641社區工作人員操作平臺。張慧慧 賈泓 攝

  “為了真正讓平臺能用、有用、好用,社區干部喜歡用、愿意用,我們通過調研、走訪、座談等方式,廣泛收集社區工作人員意見建議并不斷完善平臺設置。”馬昌虎舉了兩個例子:試運行期間,社區反饋原有社區基礎概況信息不準確,字段不完善,西寧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及時同西寧市委組織部溝通,規范社區、村信息概況字段,形成全市統一范本;死亡人員信息查詢不準確、有滯后,工作人員及時對接,整合省公安廳、省衛健委、省民政廳相關數據,增設“當日提醒”功能,及時向社區推送……條條件件,皆有回應。

  “每天首次登錄,都有當日提醒功能,數據聯動確保了動態更新,真正體現底數清、情況明。”南川西路街道安寧路社區黨委副書記談珍新深有體會。

  基層在用系統的應嵌盡嵌,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平臺加大“庫表”數據供給力度,實現需填報數據的自動歸集處理,推動“零報表”走深走實。

  提及“零報表”,安寧路社區網格員袁文濤拿出一本曾經的民情信息,大約2厘米厚,對于所轄7個樓院,常住人口達23000人的安寧路社區而言,這樣的民情信息有90余本。

  “通過網格員‘統一終端’上報問題,可以實現社區‘零報表’目標,真正讓我們從重復報送、多頭報送等繁瑣性事務中解脫出來。”袁文濤笑稱自己再也不是“表哥”。

  “表”面文章少了,干實事的時間便多了。袁文濤等網格員按網格走訪樓院,將“未訴先辦”落在實處。

  供暖季家中溫度不夠、雨雪天清理路面、小區內電動車停放不規范……從上報、吹哨到解決,化被動響應為主動出擊,把居民的煩心事變成舒心事、放心事、省心事。

  “近期,我們將西寧市12345未訴先辦服務平臺也接入了系統,實現相關問題‘直派社區’,最大化提升處置效率。”馬昌虎說。

  如果說數據平臺沒打通時,各部門收集信息形如“爬樓梯”,那么現在,相關部門借助平臺,調取所需數據就如同乘電梯“一鍵直達”。

  不久前,湟源縣民政局操作導出殘疾護理補貼發放花名冊,城中區自然資源和林業局導出區域面積、老舊樓院數、駐地機關企事業單位數等一次登錄、多處訪問,一個平臺、多種連接。

  為基層減負,為實干撐腰。“平臺功能模塊的細化、數據分類、流轉路徑及維護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豐富應用場景,推動平臺向群眾、農村延伸。”馬昌虎說。

推薦閱讀
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全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關于擬選樹青海省“最美生態管護員”名單的公示
“大美青!笨蛻舳松暾堔k理記者證人員名單公示
青海西寧:春耕備耕工作全面展開
海東“容缺受理”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24H熱點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草原到“...
704、705、706,一組神秘代號的故事——“走進大通...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西寧:春耕備耕工作全面...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玉樹:商貿經濟實現首季...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黃南:一季度就業創業實...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海北:第一季度簽約資金...
【鄉村振興在青!俊敖煌ň”托起“生產線” 工廠...
西寧市財政收支實現首季“開門紅”
海東“容缺受理”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門源小蕨麻“鏈”出富民大產業
熱點圖片
青;ブ骸胺e蓄”文藝新動能
青;ブ骸胺e蓄”...
【鄉村振興在青海】好日子,比酥油茶還香
【鄉村振興在青!...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賽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
【潔凈青!ぞG色算力】智創空間 童夢飛揚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
全省各地廣泛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
全省各地廣泛開展清...
那一刻 一股強大力量瞬間聚合
那一刻 一股強大力量...
互助縣青繡(盤繡)亮相廈門非遺文化周活動
互助縣青繡(盤繡)...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99%入住率背后的溫暖密碼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一個界面” 為社區工作“瘦身”
——西寧市打造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為基層減負

青海日報
2025-04-06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一個界面” 為社區工作“瘦身”
——西寧市打造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為基層減負

青海日報
2025-04-06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一個界面” 為社區工作“瘦身”
——西寧市打造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為基層減負

  • 2025-04-06 07:01:57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406055634
數據賦能基層工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信息平臺多、填報任務重、報送頻次高、多頭重復填……曾經,一個個“煩惱”占用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大量時間。如今,依托西寧市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這“一個界面”,囊括數據、報表、門戶、網格、展示5個統一功能,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

  平臺建成半年多,社區工作人員有哪些感受?減負效果如何?

  3月25日11時許,走進西寧市城西區西關大街街道南氣象巷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黨委書記黃麗娜笑意盈盈地從所轄的樓院回來。

  “這個平臺是‘真管用’,讓我們騰出更多時間走訪群眾,了解民意。經常和大伙兒嘮嘮嗑可以促使我們辦事更貼心、服務更精準。”從冗務纏身到輕裝上陣,黃麗娜坦言,自從有了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的“下樓院”活動效果更明顯。

  點擊“數據查詢”,根據需求查詢對應聯系方式,社區民政專干山成霞快速查詢到未完成兵役登記人員的信息。

  “所需數據都集中到了這一個界面上,不僅電腦頁面簡潔不少,我們開展各項工作也更加方便。”從事社區工作三年有余,以“減”促“變”讓山成霞感慨頗深,曾經辦理愛老幸福食堂就餐卡、公租房認證等不同領域事項都要分別輸入登錄賬號和密碼,辦理過程中居民等待時間較長,F在僅需“一鍵登錄”便可快速一次性辦結,大大縮短了居民的等待時長。

  不僅如此,平臺的應用幾乎融入社區所有業務。各口工作人員都可較快熟悉其他業務,實現社區工作人員的“一人多能”。

  黃麗娜還以自己為例,輸入信息,演示操作了“生命周期樹”。

  “這很震撼,數據的呈現有了更加直觀的體現。”輕輕一點,出生、教育、就業等為主干,相關信息為枝干,一個人的全生命周期即可“一圖全覽”。

  2024年6月底平臺建成并試運行,7月在全市范圍推廣,“一個界面”整合的是數據,創新的是基層治理理念,減輕的是社區工作人員實實在在的“負擔”。

  西寧市大數據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昌虎介紹,西寧聚焦持續為基層減負,以問題為導向,運用數字化創新手段,為社會治理和基層減負尋找新的方式和載體,堅持以“數據通”為基礎,以“真管用”為標準,緊盯“零報表、一界面”硬目標,著力打造了“一個界面對社區”。在省政務數據共享協調小組辦公室的有力協調和大力推動下,54類省級數據首次向基層社區開放,結合市級共享的3類數據資源,形成對應不同社區業務需求的18個專題庫,基礎數據實現“一次查詢、多處使用”,可支撐社區8個日常管理事項、52個場景和17個高頻政務事項、64個場景查詢核驗相關數據。

  當然,平臺的搭建也遇到了許多困難。面對系統、數據共享對接,在省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寧市相關部門強化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明確數據需求,并安排專人督促落實,限定對接時限。針對平臺試運行初期推廣難、社區工作人員不熟悉平臺操作流程的情況,相關單位在做好集中培訓和深入社區“一對一”指導的基礎上,建立“明白人隊伍”,及時幫助解決平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目前,全市180個社區工作人員已熟練掌握平臺操作和功能使用,平臺累計登錄10.5萬次,菜單點擊27.2萬次。

QQ圖片20250406055641社區工作人員操作平臺。張慧慧 賈泓 攝

  “為了真正讓平臺能用、有用、好用,社區干部喜歡用、愿意用,我們通過調研、走訪、座談等方式,廣泛收集社區工作人員意見建議并不斷完善平臺設置。”馬昌虎舉了兩個例子:試運行期間,社區反饋原有社區基礎概況信息不準確,字段不完善,西寧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及時同西寧市委組織部溝通,規范社區、村信息概況字段,形成全市統一范本;死亡人員信息查詢不準確、有滯后,工作人員及時對接,整合省公安廳、省衛健委、省民政廳相關數據,增設“當日提醒”功能,及時向社區推送……條條件件,皆有回應。

  “每天首次登錄,都有當日提醒功能,數據聯動確保了動態更新,真正體現底數清、情況明。”南川西路街道安寧路社區黨委副書記談珍新深有體會。

  基層在用系統的應嵌盡嵌,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平臺加大“庫表”數據供給力度,實現需填報數據的自動歸集處理,推動“零報表”走深走實。

  提及“零報表”,安寧路社區網格員袁文濤拿出一本曾經的民情信息,大約2厘米厚,對于所轄7個樓院,常住人口達23000人的安寧路社區而言,這樣的民情信息有90余本。

  “通過網格員‘統一終端’上報問題,可以實現社區‘零報表’目標,真正讓我們從重復報送、多頭報送等繁瑣性事務中解脫出來。”袁文濤笑稱自己再也不是“表哥”。

  “表”面文章少了,干實事的時間便多了。袁文濤等網格員按網格走訪樓院,將“未訴先辦”落在實處。

  供暖季家中溫度不夠、雨雪天清理路面、小區內電動車停放不規范……從上報、吹哨到解決,化被動響應為主動出擊,把居民的煩心事變成舒心事、放心事、省心事。

  “近期,我們將西寧市12345未訴先辦服務平臺也接入了系統,實現相關問題‘直派社區’,最大化提升處置效率。”馬昌虎說。

  如果說數據平臺沒打通時,各部門收集信息形如“爬樓梯”,那么現在,相關部門借助平臺,調取所需數據就如同乘電梯“一鍵直達”。

  不久前,湟源縣民政局操作導出殘疾護理補貼發放花名冊,城中區自然資源和林業局導出區域面積、老舊樓院數、駐地機關企事業單位數等一次登錄、多處訪問,一個平臺、多種連接。

  為基層減負,為實干撐腰。“平臺功能模塊的細化、數據分類、流轉路徑及維護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豐富應用場景,推動平臺向群眾、農村延伸。”馬昌虎說。

作者 張慧慧 賈泓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