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在我省的全域應用試點,為我們提供了破題之舉、解題之鑰……”當陽光小學校長山有青作為全國唯一小學代表,在教育部“2024年教育數字化總結大會”上分享做法和經驗,回答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長期困擾的難題時,教育領域的“青海經驗”真正被推向了全國。
在智慧教學中,無論是數字化還是智能化,“‘用得好’才是硬道理”。對于“用得好”的城中探索,記者采訪了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段啟輝。
段啟輝說,城中區以教育數字化改革為引擎,將“人工智能+教育”作為引領教育變革、教育強區的“金鑰匙”,推出了“‘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應用實驗區建設行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城中區以“城中區”的“中”為名牌,打造“AI小中”系列數字人教育創新項目,構建完善的AI教育應用體系,以“小中老師”“小中同學”“小中爸爸”對應“教、學、研、管、評”各教育環節的智能化創新,通過各環節協同發力,形成高效、精準、個性化的教育生態,達成智慧助教、伴學、守護三大教育核心目標。
以智慧教育實現教育的提質增效,效果從各項數據中可以得到印證。段啟輝表示,從教與學的實效來看,依據每年一次的國家教育質量監測數據來看,大部分指標數據有了明顯的提升;從學業水平監測平臺數據來看,教育數字化發展快的學校,學生考試成績提升得相對比較快;從高質量作業平臺數據來看,教育數字化發展快的學校,其作業各項指標數據反饋的作業質量比較高。
隨著AI產業的發展,智慧教育也有了更多可能。城中區該如何發揮現有優勢,走得更遠?對此,段啟輝說:“城中區未來的智慧教育發展方向將圍繞深化數字化轉型、構建智慧教育生態、推動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展開,結合政策導向與區域實踐,以教育數字化轉型為引擎,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實現教育治理現代化、教學服務精準化、學習體驗個性化。”
幾年來,在“2021年度全國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遴選中,城中區“全員媒體環境下網絡思政教育共同體設計與實施共同體項目”成為西北五省區唯一獲批的共同體項目;城中區“新型教與學模式構建經驗”作為西北五省區唯一代表,面向全國作了專場分享;山有青作為西北五省區唯一一名信息化教學示范代表參加“2023年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并作專題分享……城中區的師生們已經一次次帶著探索結果走出青海、走向了更大的舞臺,但城中區智慧教育的探索并未止步。
“我們努力探索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AI教育應用模式與經驗成果,打造全省領先的‘人工智能 + 教育’創新融合實驗區典范,為區域乃至全國教育改革發展提供示范與借鑒。”段啟輝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