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頸動脈狹窄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頸動脈作為大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一旦管腔狹窄或閉塞,就會嚴重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省心腦血管病?漆t院血管外科李國杰主任醫師團隊近日為一位74歲男性患者完成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解除了相關腦梗塞風險。
74歲的李大爺因1個月前反復頭暈來醫院就診,門診篩查頭暈原因時發現他右側頸動脈存在70%—90%的狹窄,在血管外科進行進一步檢查時,經過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李大爺的右側頸內動脈起始部存在重度狹窄,右側大腦前動脈已經發生堵塞,好在左側腦血管提供了代償血流供應,暫時沒有發生嚴重的腦梗塞事件。
與老人和家屬溝通后,我院血管外科為李大爺進行了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剝除了一塊極大面積的潰瘍性斑塊,術后老人感覺頭暈癥狀明顯緩解,并于手術后第7天康復出院。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一種預防性的外科手術,通過切除增厚的頸動脈內膜粥樣硬化斑塊,從而預防由于斑塊脫落引起的腦卒中。該手術通過外科技術,將頸動脈管腔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連同內膜精確取出,使管腔重新通暢,并有效防止斑塊脫落及血栓形成。這一手術方式無體內植入且再狹窄風險較低。手術后,患者無需長期口服抗血小板藥物,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適用于頸動脈狹窄超過70%或有斑塊潰瘍的患者。對于已經出現過短暫性腦缺血、腦血栓等臨床癥狀的患者,即使頸動脈狹窄程度小于70%,也應考慮進行此項手術以預防腦卒中的再次發生。
省心腦血管病?漆t院建設腦卒中中心的構成中,預防腦卒中為首要且重要的一個環節,血管外科作為我省重點學科及唯一血管專科,手術技術成熟,主要承擔外周血管的手術及腔內治療,此次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成功為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提供了更加直觀的干預。
在此提醒,廣大患者及群眾一旦出現一過性肢體無力、眩暈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切勿盲目自行治療。對于有閉塞性腦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年齡40歲以上、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病史者,應定期進行頸動脈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頸動脈狹窄問題。
健康是生命之本,預防勝于治療。讓我們共同關注腦血管疾病,了解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為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