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財經新聞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五期) 拒絕釣魚郵件,保護信息安全
來源:新華人壽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4-30 14:57:55
編輯:路國珍

  一、案例簡介

  機構某員工收到“財務部”發來的個稅退稅郵件,沒有仔細辨認郵件發件人地址及郵件內容真實性,在郵件系統已做出謹防釣魚、詐騙的提示下,該員工在好奇心驅使之下繼續點擊釣魚郵件中的鏈接,導致個人信息泄露,接到多個促銷和廣告騷擾電話。

  二、案例分析

  釣魚郵件是一種網絡詐騙手段,攻擊者偽裝成可信機構(如銀行、企業、政府單位),通過電子郵件誘導收件人點擊惡意鏈接、下載病毒附件或泄露敏感信息(如密碼、銀行卡號)。其危害包括:

  數據泄露:竊取個人隱私或企業機密。

  財產損失:盜取銀行賬戶或進行勒索。

  系統入侵:通過惡意軟件控制設備或網絡。

  三、消費風險提示

  個人信息泄露可能為個人帶來多方面的危害,如騷擾電話垃圾短信不斷、不法分子詐騙、賬戶錢款損失、個人名譽無端受損等,消費者需要提高安全防護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1.不要直接回復。不要直接回復可疑郵件,避免泄露更多信息。如收到可疑郵件,不要直接回復,而是通過官方渠道核實。

  2.不要發送敏感信息。不要在郵件中發送密碼、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如收到要求提供密碼的郵件,不要發送,而是直接刪除。

  3.不要點擊短鏈接。不要點擊未經驗證的短鏈接,防止跳轉至釣魚網站。如收到帶有短鏈接的郵件,可通過鼠標懸停查看真實鏈接,確認安全后再點擊。

  4.不要注冊第三方平臺。不要使用公司郵箱注冊第三方平臺,防止郵箱信息泄露。如某員工使用公司郵箱注冊第三方平臺后,郵箱信息被泄露,導致收到大量釣魚郵件。

  5.不要在公共設備上處理敏感郵件。不要在公共設備上處理敏感郵件,防止信息泄露。如在網吧等公共設備處理敏感郵件,可能導致賬號密碼被盜。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江蘇考察
省委召開專題會議 吳曉軍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青海西寧:平價蔬菜新鮮實惠獲市民點贊
黃南州夏日廣場系列活動啟動
24H熱點
央行多舉措呵護資金面 5月流動性將持續寬松
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逐浪“數字藍! 多部門釋放政策利好
一季度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7%
4月份我國制造業PMI為49%
為減輕沖擊 美國或將調整汽車關稅政策
把銀行APP當金店逛 “新淘金熱”被點燃
穩就業穩經濟工具箱上新,多項政策將在二季度落地
北京:優質二手房源成交周期最快縮短至3天
中國經濟樣本觀察·企業樣本篇丨萬事利的堅守與突破
熱點圖片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時代像素”里的“追光者”——記國家電投集團黃河公司格爾木分公司安全質量環保部副主任余建昌
【中國夢·勞動美——...
【為建設美麗青海增綠添彩】在環湖北岸種下春天
【為建設美麗青海增...
【文化中國行】地球上,只有一個坎布拉!——解碼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價值(上)
【文化中國行】地球...
青;ブh3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項目同日開工
青;ブh3個地質災...
青海西寧:平價蔬菜新鮮實惠獲市民點贊
青海西寧:平價蔬菜...
雄偉格拉丹東 壯美長江源頭
雄偉格拉丹東 壯美長...
凌小蟄完成MRI檢查 頸前部脊髓仍存壓迫和炎癥
凌小蟄完成MRI檢查 ...
“五一”假期來西寧植物園邂逅春天
“五一”假期來西寧...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五期) 拒絕釣魚郵件,保護信息安全

新華人壽
2025-04-30 14:5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五期) 拒絕釣魚郵件,保護信息安全

新華人壽
2025-04-30 02:5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五期) 拒絕釣魚郵件,保護信息安全

  • 2025-04-30 02:57:55
  • 來源:新華人壽

  一、案例簡介

  機構某員工收到“財務部”發來的個稅退稅郵件,沒有仔細辨認郵件發件人地址及郵件內容真實性,在郵件系統已做出謹防釣魚、詐騙的提示下,該員工在好奇心驅使之下繼續點擊釣魚郵件中的鏈接,導致個人信息泄露,接到多個促銷和廣告騷擾電話。

  二、案例分析

  釣魚郵件是一種網絡詐騙手段,攻擊者偽裝成可信機構(如銀行、企業、政府單位),通過電子郵件誘導收件人點擊惡意鏈接、下載病毒附件或泄露敏感信息(如密碼、銀行卡號)。其危害包括:

  數據泄露:竊取個人隱私或企業機密。

  財產損失:盜取銀行賬戶或進行勒索。

  系統入侵:通過惡意軟件控制設備或網絡。

  三、消費風險提示

  個人信息泄露可能為個人帶來多方面的危害,如騷擾電話垃圾短信不斷、不法分子詐騙、賬戶錢款損失、個人名譽無端受損等,消費者需要提高安全防護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1.不要直接回復。不要直接回復可疑郵件,避免泄露更多信息。如收到可疑郵件,不要直接回復,而是通過官方渠道核實。

  2.不要發送敏感信息。不要在郵件中發送密碼、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如收到要求提供密碼的郵件,不要發送,而是直接刪除。

  3.不要點擊短鏈接。不要點擊未經驗證的短鏈接,防止跳轉至釣魚網站。如收到帶有短鏈接的郵件,可通過鼠標懸停查看真實鏈接,確認安全后再點擊。

  4.不要注冊第三方平臺。不要使用公司郵箱注冊第三方平臺,防止郵箱信息泄露。如某員工使用公司郵箱注冊第三方平臺后,郵箱信息被泄露,導致收到大量釣魚郵件。

  5.不要在公共設備上處理敏感郵件。不要在公共設備上處理敏感郵件,防止信息泄露。如在網吧等公共設備處理敏感郵件,可能導致賬號密碼被盜。

編輯:路國珍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