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 措毛
發布時間:2025-05-05 06:39:38
編輯:曹茂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五一”假期,西寧陽光明媚,正是“浪”山的好時節。一輛輛載著歡樂與期待的汽車駛向郊外,人們在青山綠水間安營扎寨,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令人欣喜的是,在這片充滿歡聲笑語的戶外天地里,文明的種子已然生根發芽,西寧市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文明“浪”山的理念,讓山野始終保持著最初的純凈與美好。

  在北川河濕地公園周邊,一個個帳篷、天幕搭建整齊,燒烤架上飄出陣陣香氣,孩子們在空地上嬉笑奔跑,大人們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一派熱鬧祥和的景象。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里沒有隨處散落的食品包裝袋、飲料瓶,也沒有隨意丟棄的紙巾、果皮。仔細觀察,每個露營區域旁都擺放著自制的簡易垃圾袋,有的家庭甚至準備了多個垃圾袋,將可回收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收納。

  “出來玩就是圖個開心,要是把環境弄得亂七八糟,不僅影響心情,也對不起這么美的景色。”市民王女士一邊說著,一邊將用過的紙巾放入隨身攜帶的垃圾袋中。她表示,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提高了,每次“浪山”前,家人都會提前準備好垃圾袋,還會教導孩子不能亂扔垃圾,要像愛護自家一樣愛護大自然。在她的影響下,年僅6歲的孩子也養成了主動收拾垃圾的好習慣,時不時地提醒大人:“爸爸,那個瓶子要放進垃圾袋里哦!”

  不遠處,幾位年輕人正將燒烤后的炭火仔細熄滅,并用泥土掩埋。“炭火一定要處理好,不然很容易引發火災。”其中一位小伙子說道,“我們既然享受了大自然的饋贈,就有責任保護好它,帶走垃圾、消除安全隱患,這都是最基本的。”

  近年來,文明出游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以往假期過后,公園、景區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大部分游客都會自覺帶走垃圾,有的還會主動幫忙清理其他游客遺留的廢棄物。文明已經像一顆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這個“五一”假期,大家用自覺帶走垃圾的小小舉動,共同守護著山野的美麗與寧靜。在這片充滿歡聲笑語的戶外天地里,文明與美景交相輝映,共同繪制出一幅幅和諧美好的畫卷。

 。▉碓矗何鲗幫韴螅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考察
青海省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南京、杭州舉行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丁香,西寧的浪漫“香”遇
“五一”西寧市11處夜市“熱力全開”
24H熱點
以青春之名,匯聚奮進力量 ——我省各地開展五...
“五一”,去這里感受濃濃的假日氛圍
扮靚城市的主力為何是丁香
青海首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落地
【文化中國行】省城“爆款夜市” 點燃文旅消費新引擎
【文化中國行】人潮、美食、志愿紅,大新街夜市氛...
青海住房公積金政策發力 促進住房消費潛能加速釋放
“逛吃”,這份“最美味”指南請收好——家門口玩...
“五一”西寧市11處夜市“熱力全開”
【文化中國行】書香濃 閱讀點亮“五一”假期
熱點圖片
【文化中國行】貴德:清清黃河水 風景美如畫
【文化中國行】貴德...
青春力量:以行動回應時代召喚
青春力量:以行動回...
青;ブ骸拔逡弧泵袼滋厣w驗受熱捧
青;ブ骸拔逡弧...
【探尋雪豹之都】靈動十足!“豹”元素點亮西寧街頭
【探尋雪豹之都】靈...
“五一”假期前三天6.8萬人暢游茶卡鹽湖
“五一”假期前三天6...
【文化中國行】人潮、美食、志愿紅,大新街夜市氛圍感拉滿!
【文化中國行】人潮...
武警官兵這樣致青春!
武警官兵這樣致青春!
【文化中國行】“五一”民俗盛會,解鎖土鄉風情密碼
【文化中國行】“五...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西寧晚報
2025-05-05 06:3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西寧晚報
2025-05-05 06:3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 2025-05-05 06:39:38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五一”假期,西寧陽光明媚,正是“浪”山的好時節。一輛輛載著歡樂與期待的汽車駛向郊外,人們在青山綠水間安營扎寨,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令人欣喜的是,在這片充滿歡聲笑語的戶外天地里,文明的種子已然生根發芽,西寧市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文明“浪”山的理念,讓山野始終保持著最初的純凈與美好。

  在北川河濕地公園周邊,一個個帳篷、天幕搭建整齊,燒烤架上飄出陣陣香氣,孩子們在空地上嬉笑奔跑,大人們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一派熱鬧祥和的景象。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里沒有隨處散落的食品包裝袋、飲料瓶,也沒有隨意丟棄的紙巾、果皮。仔細觀察,每個露營區域旁都擺放著自制的簡易垃圾袋,有的家庭甚至準備了多個垃圾袋,將可回收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收納。

  “出來玩就是圖個開心,要是把環境弄得亂七八糟,不僅影響心情,也對不起這么美的景色。”市民王女士一邊說著,一邊將用過的紙巾放入隨身攜帶的垃圾袋中。她表示,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提高了,每次“浪山”前,家人都會提前準備好垃圾袋,還會教導孩子不能亂扔垃圾,要像愛護自家一樣愛護大自然。在她的影響下,年僅6歲的孩子也養成了主動收拾垃圾的好習慣,時不時地提醒大人:“爸爸,那個瓶子要放進垃圾袋里哦!”

  不遠處,幾位年輕人正將燒烤后的炭火仔細熄滅,并用泥土掩埋。“炭火一定要處理好,不然很容易引發火災。”其中一位小伙子說道,“我們既然享受了大自然的饋贈,就有責任保護好它,帶走垃圾、消除安全隱患,這都是最基本的。”

  近年來,文明出游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以往假期過后,公園、景區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大部分游客都會自覺帶走垃圾,有的還會主動幫忙清理其他游客遺留的廢棄物。文明已經像一顆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這個“五一”假期,大家用自覺帶走垃圾的小小舉動,共同守護著山野的美麗與寧靜。在這片充滿歡聲笑語的戶外天地里,文明與美景交相輝映,共同繪制出一幅幅和諧美好的畫卷。

 。▉碓矗何鲗幫韴螅

作者 措毛
編輯:曹茂山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