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五一”假期,西寧陽光明媚,正是“浪”山的好時節。一輛輛載著歡樂與期待的汽車駛向郊外,人們在青山綠水間安營扎寨,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令人欣喜的是,在這片充滿歡聲笑語的戶外天地里,文明的種子已然生根發芽,西寧市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文明“浪”山的理念,讓山野始終保持著最初的純凈與美好。
在北川河濕地公園周邊,一個個帳篷、天幕搭建整齊,燒烤架上飄出陣陣香氣,孩子們在空地上嬉笑奔跑,大人們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一派熱鬧祥和的景象。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里沒有隨處散落的食品包裝袋、飲料瓶,也沒有隨意丟棄的紙巾、果皮。仔細觀察,每個露營區域旁都擺放著自制的簡易垃圾袋,有的家庭甚至準備了多個垃圾袋,將可回收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收納。
“出來玩就是圖個開心,要是把環境弄得亂七八糟,不僅影響心情,也對不起這么美的景色。”市民王女士一邊說著,一邊將用過的紙巾放入隨身攜帶的垃圾袋中。她表示,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提高了,每次“浪山”前,家人都會提前準備好垃圾袋,還會教導孩子不能亂扔垃圾,要像愛護自家一樣愛護大自然。在她的影響下,年僅6歲的孩子也養成了主動收拾垃圾的好習慣,時不時地提醒大人:“爸爸,那個瓶子要放進垃圾袋里哦!”
不遠處,幾位年輕人正將燒烤后的炭火仔細熄滅,并用泥土掩埋。“炭火一定要處理好,不然很容易引發火災。”其中一位小伙子說道,“我們既然享受了大自然的饋贈,就有責任保護好它,帶走垃圾、消除安全隱患,這都是最基本的。”
近年來,文明出游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以往假期過后,公園、景區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大部分游客都會自覺帶走垃圾,有的還會主動幫忙清理其他游客遺留的廢棄物。文明已經像一顆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這個“五一”假期,大家用自覺帶走垃圾的小小舉動,共同守護著山野的美麗與寧靜。在這片充滿歡聲笑語的戶外天地里,文明與美景交相輝映,共同繪制出一幅幅和諧美好的畫卷。
。▉碓矗何鲗幫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