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這個春天,高原古城西寧上演了一場跨越千里、不舍晝夜的生命守護,感動了全國無數網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為“凌小蜇”的野生雪豹幼崽。
從被發現轉移救治,到晝夜精心照料,第一次抬頭、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跳躍,長胖了近10斤……救護“凌小蜇”的每一個進展都牽動人心。
網友們全平臺追更,見證它從四肢僵硬無法翻身、在生死線上徘徊,到慢慢少量進食、學會伏地爬行,再到能夠自主站立、行走和跳躍,演繹著堅韌與奇跡,每一個瞬間都令人心潮澎湃。
凌小蟄的故事,不僅是一只雪豹幼崽的重生傳奇,更是青海生態保護工作的生動寫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有力實踐,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用心書寫生命奇跡
3月5日正值驚蟄,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接收了一只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的瀕死雪豹幼崽,因疑似高空墜跌導致頸胸椎骨折、后肢感染,被巡護員發現時它已危在旦夕。
“它的身形干枯、四肢僵硬,頭頸后仰呈‘反弓’狀,頸椎和胸椎都有一定程度的骨折,左后腿有外傷,體溫低于正常水平,情況十分危急。”回憶起初見時的情景,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高級畜牧師齊新章語氣中仍帶著震顫!
看著在生死線上徘徊的凌小蟄,救護人員心里打起了鼓,“盡管已經救助了多次雪豹,但如此嚴重的傷情也是首次遇到。”
保溫、吸氧、營養支持、糾正脫水與電解質紊亂、抗菌消炎和調整肝功能……救護中心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金藝鵬教授團隊,共同為凌小蟄制定了搶救與治療方案。
“前三天,我們每隔兩小時監測一次體溫和電解質。每天救護中心會對環境進行病原消殺,每三天會進行一次環境病原檢測,以避免其感染各類傳染病。同時,針對凌小蟄脊椎損傷、肢體僵硬等情況,在保證脊椎穩定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全身按摩和關節活動刺激。”中心救護員趙海龍告訴記者。
3月8日,凌小蟄終于第一次抬頭,這個瞬間讓整個團隊熱淚盈眶,微小動作意味著生命體征的初步穩定。
全網見證凌小蟄重生
“‘凌’的本義是冰雪,‘凌’又有‘跨過、越過’的意思,被救護的雪豹都遇到了生命中的一道坎,希望它們能跨過去。至于‘凌’之后的名,通常來自救護時間附近的二十四節氣。這只小雪豹在驚蟄節氣前后被發現,但因為2021年已經成功救護并放歸過一只叫‘凌蟄’的雪豹,大家就給它取名‘凌小蟄’,也希望小家伙能沾沾‘大凌蟄’快速康復的好運氣。”3月15日,齊新章在網上更新了一條凌小蟄救助消息,很快引來了網友們的關注。
隨著救治一天天進行,凌小蟄的狀態越來越好。體溫回升到了正常水平,各項血液指標也逐漸恢復正常,四肢和頭部都能靈活行動了。
3月18日,當新鮮的肉塊放在面前時,凌小蟄用前爪艱難地撐起身體,一點點挪向食物。許多網友在直播中淚目:“它爬的每一步,都好像用盡了全身力氣,生命力也太頑強了。”
3月20日,凌小蟄體重增加到3斤半,而且應激性也增強了。“為了護食,它居然對我們‘齜牙’,這說明它的防御本能正在恢復,就像是跟我們說‘我很兇,別給我靠近哦’。”中心工作人員王璐笑著說。
3月21日,《光明日報》刊發報道《這支團隊,救護了一只小雪豹》。
3月24日,央視《中國新聞》推出報道《重傷雪豹“凌小蟄”已闖過生死關》。
3月25日,跟隨央視《東方時空》鏡頭,見到生命體征更加好轉的“凌小蜇”,網友們激動不已。
0.7歲高能量小雪豹的一天通常這樣度過:干飯、睡覺、嚇唬“廚子”,再接受“廚子”的按摩,中間玩會兒球,順便暴揍幾頓攝像頭。雖然白天靜悄悄不愛出門,但晚上在院子里四處巡游,甚至挑戰上房揭瓦,就像大家形容的——“白天林黛玉,晚上方世玉”。
每天,“西寧野生動物園”“西野雪豹”“三江源國家公園”“圓掌”等賬號會輪番更新凌小蟄的視頻?粗谑煜さ膱龅卦絹碓交顫,追更的網友們也逐漸放下了懸著的心。
凌小蟄的故事更新了
4月28日,凌小蟄的故事又更新了:
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市二醫院)利用晚間空閑時間,無償為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西寧植物園/西寧野生動物園)救護的雪豹凌小蟄完成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初步診斷顯示,凌小蟄頸前部脊髓仍存在輕度壓迫與炎癥,需進一步治療。
救護中心最近公布的視頻中,凌小蟄已經能顫顫巍巍地站起來了,吃完東西后,還能自己慢悠悠地走回籠舍休息。齊新章介紹,雖然凌小蟄情況明顯好轉,病情基本穩定,但脊柱損傷仍是個隱患。接下來,救護人員會持續調整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
近兩個月來,一段段凌小蟄救治的視頻引爆網絡,在大家的見證下,小家伙從奄奄一息變成了“干飯萌豹”,倔強地蹣跚前行。從巡護員的毛毯到CT室的無菌艙,從牧民的草場到城市的醫院,這場救援串聯起高原生態保護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通過救護、繁育和野化放歸等,助力雪豹種群恢復,維護高原生態平衡。而除了雪豹,繁育中心還在大量救護其他野生動物,年救護數量達260只,放歸數量達到78只。
“‘小公主’傲雪繁育的成功,讓我們欣喜不已!”
“凌蟄的救護是一個教科書式的案例!”
“為了讓凌霜重新站起來,我們每天給它進行按摩,總算在來園12天后,它可以自己站起來走回內舍了!”
“紅外相機更多捕捉到雪豹的野外活動影像,而對野外受傷雪豹的救助,則為近距離研究雪豹的生理指標、行為模式提供了豐富素材。”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連新明說,這次跨越千里的雪豹救助,吸引社會各界關注,對增進大眾對于雪豹種群、三江源生態系統的了解,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的雪豹館,記者見到了土生土長的“小公主”——傲雪,她的出生可是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人工繁育雪豹的一個里程碑,為我省的雪豹繁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年后,一對雙胞胎姐妹花——水墨和油畫的出生,再一次為人工繁育雪豹積累了經驗。
如今,西寧正在全力打造“雪豹之都”,每天都有如潮的游客為了雪豹奔赴西寧,去西寧野生動物園一睹“雪山之王”神秘又可愛的面龐,西寧野生動物園作為“雪豹之都”的重要支撐點,不僅展示了西寧在雪豹保護方面的成就,也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近距離了解雪豹等珍稀野生動物的絕佳場所。
就像齊新章在許多場合反復說起的,“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
我們期待,通過救助治療,凌小蟄能夠早日重現“雪山之王”的英氣,早日成為一只能跑會跳的健康雪豹。
。▉碓矗何鲗幫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