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果洛藏族自治州有一群“生態衛士”,他們用腳步丈量群山,用責任守護綠色,用堅守詮釋擔當。如今,越來越多的生態管護員加入到了工會大家庭,“娘家人”不僅為管護員們提供了權益保障和生活關懷,更凝聚起強大的生態保護力量,為守護“中華水塔”注入新的動力。
5223名生態管護員入會
5月6日,雖然時令已至立夏,但5月的果洛,仍然有些涼意。天一亮,班瑪縣亞爾堂鄉日合洞村生態管護員華子身著橘黃色工作服,跨上摩托車,載著干糧和裝備駛入巡邏地。這樣的清晨,他已重復了7年。7年間,華子的足跡遍布巡護之地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年,我們這個地方變化很大,森林中的樹木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物種也更豐富了,還能看見各種野生動物,這種明顯的變化讓我感到非常高興,這是我們堅持保護生態的成果。通過各類宣傳,當地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明顯增強了,這點使我非常高興。”華子說。
果洛州地處青海省東南部、三江源腹地。據介紹,2012年,青海省率先實行“一戶一崗”的生態管護員制度,生態管護員成為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重要力量,保障了生態環境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2021年以來,青海省總工會結合本省生態管護員日益增多的實際,堅持以“哪里有農民工,哪里就有工會組織”的思路制定工作方案,確定按照系統工會、基層工會、工會分會、工會小組四級組織架構,逐步吸收三江源生態管護員入會。
目前,果洛州有生態管護員10717名,其中,林地生態管護員4443名、草原生態管護員6023名、濕地生態管護員251名,入會人數5223人。
暖心服務傳遞工會溫度
“你好!我是班瑪縣總工會的工作人員,請問你是仁增措嗎?生態管護員入會的事情需要到現場和你對接一下。”班瑪縣總工會干事求桑多杰在電話中詢問后,走出辦公室,前往仁增措所在的位置。
仁增措是班瑪縣亞爾堂鄉日合洞村的一名生態管護員,已經在這個崗位上默默堅守了8年。接到縣總工會工作人員的電話時,她正在山上巡邏。
仁增措說:“我們生態管護員的職責是保護野生動物,阻止亂采亂挖,保護生態環境。加入工會后,我感受到了更多的關懷和支持,這讓我更加堅定了守護這片綠色家園的決心。”
求桑多杰介紹,過去由于生態管護員工作地點偏僻、信息獲取不便,加入工會存在一定的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班瑪縣總工會主動作為,深入林區開展入會辦理工作,安排專人現場指導和幫助。此外,工會還對生態管護員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健康體檢、心理輔導等關愛活動,以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在久治縣,工會還組織生態管護員到醫院體檢,為他們送上各種福利。久治縣智青松多鎮沙克村生態管護員讓克感慨地說:“久治縣總工會帶我們到醫院體檢,還給了我們各種福利,他們全程很照顧我們,細致認真,帶我們仔細檢查了身體,我衷心地感謝工會組織。”
定期體檢、深入林區開展入會辦理……這一系列的貼心服務,讓生態管護員們感受到了工會“娘家人”的溫暖。
力爭建會入會率90%以上
生態管護員的工作不僅關乎生態環境的保護,更緊密聯系著當地群眾的福祉,敹嗫h瑪查理鎮野牛溝村生態管護員日才說:“我們當上生態管護員后,不僅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鄉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今后我要繼續保護好我的家鄉。”
瑪多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瑪沁加介紹,果洛州總工會啟動為期三年的生態管護員入會建會行動以來,瑪多縣總工會已順利完成了2000多名生態管護員的入會工作,并計劃在10月底前積極推進剩余900多名生態管護員的入會進程。
為支持生態管護員的工作與生活,瑪多縣總工會實施了一系列福利政策,包括去年年底慰問入會生態管護員,對家庭困難人員開展幫扶等,旨在通過工會的關懷,激勵生態管護員更好地守護三江源,共同促進生態環境持續健康發展。
為織密建強工會在生態管護領域的組織體系,實現生態管護員建會入會基本覆蓋,更好地凝聚生態管護員隊伍,維護其合法權益,果洛州總工會率先在全省研究制定《果洛州生態管護員建會入會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從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實施步驟、組織保障等方面對生態管護員建會入會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計劃利用2024年至2027年三年時間,通過“單獨建、牽頭建、聯合建”等多種方式,平均每年納入工會組織生態管護員3000人以上,總體發展生態管護員會員1萬人,建會入會率90%以上,逐步形成生態管護員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如今,在果洛州的廣袤土地上,生態管護員們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守護著這片綠色家園。他們的身影成為青藏高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為三江源的生態保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