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政府網 | 藏文網 | 黨的生活 | 文明網 | 社科網 | 國防網 | 文化藝術網 | 民族文化網 | 青海湖詩歌節 | 海北旅游 | 鄉趣網
首頁 政務 新聞 青海通 青海體育 法治 專題 旅游 博客 論壇 各地 社會 養生 時尚 書畫 百姓呼聲 通知公告 汽車 健康
青海省物業管理立法有關重點問題調查問卷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專區 2015年青海省“兩會” 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感動青海
走進三江源 新聞戰線走轉改 "美麗中國"千城聯播 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 青海在行動 首屆網絡安全宣傳周 網信辦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電話
現在的位置: 青海書畫青海書畫動態
何紹基書法現樂都
來源: 西海都市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15-04-20 14:32:20
編輯: 123456789

  晚清書法家中,何紹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被譽為“清代書法第一”,書法藝術成就卓絕,在他逝后一百多年來他的作品一直備受藏家青睞。我省藝術品收藏協會會長聶生成家中就珍藏著一副何紹基所書寫的七言楹聯。

   50萬元不愿出手

  聶生成說:“何紹基的這幅作品,是我十多年收藏生涯中,最為珍貴和喜愛的藏品之一。這十多年來,有很多外地和本地的藏友想要收購這副楹聯,價格都出到了五十多萬元,但我舍不得將它賣掉。”

  談起聶生成收藏這副楹聯的經歷,還有一個小故事。2004年的一天,有位友人來到了聶生成家中,告訴他在樂都縣有一幅何紹基的書法作品,問他要不要去看看,這對于素來喜愛書畫的聶生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我當時雖然還不是很了解何紹基,但是我知道何紹基是晚清書法大家,其作品廣受藏友喜愛。”聶生成說。

  于是第二天,聶生成和友人就到了樂都縣。“當時,何紹基的作品和許多民國時期其他名人,如張大千、徐悲鴻、黎丹等的書畫作品被賣家裝在兩三個纖維袋子里。”聶生成回憶說。這些書畫作品讓人眼前一亮,聶生成毫不猶豫就收購了其中一部分書畫作品。

  “因為當時我也是初入收藏市場,面對張大千、徐悲鴻的作品,有了一些猶豫,害怕不識貨,所以就只收購了何紹基、黎丹等人的一些作品。”聶生成說。

   幸運撿漏

  聶生成收藏的楹聯上書“好繼忠州文最盛,應嫌長慶格猶卑”,是宋朝詩人王禹偁的詩作《賀迤舍人新入西掖》中的一句。

  后來,聶生成才了解到,那戶人家之所以賣掉家中珍藏的諸多書畫作品,是因為這戶人家有弟兄四人,面臨分家。經過多次商量,這些書畫作品卻成了分家時的大麻煩。平均分配字畫,害怕將來因為書畫的升值空間的不同,而造成財產分割不公的現象,自己選擇字畫又害怕兄弟們會因為一幅書畫而吵鬧。最后,兄弟幾個商量,不如就將它們變現,再平均分配現金,這樣公允的分配就可以避免今后兄弟們因為這些東西而鬩墻。

  “也是我與何紹基的這副楹聯有緣,因為這幅作品不是很大,最后經過商量,用了賣家開出價格的一半買到了。”聶生成說。何紹基的這副七言楹聯,體方勢圓,古樸沉雄,讓初得它的聶生成愛不釋手。

   珍品緣何到河湟

  回來后的聶生成開始細細研究這幅作品,他也請了一些藏友前來欣賞。“經過討論,我們都以為這幅作品上的字體屬于‘何體’,即屬于何紹基書風成熟時的作品,大概就是清同治、咸豐年間的作品。但是,因為作品上沒有年款,所以這也只是我們的猜測而已。”聶生成說。

  那何紹基的作品又為什么會出現在樂都呢?在聶生成收購何紹基作品的同時,他還收購了一副黎丹的楹聯,是當時黎丹寫給一位叫“蔭南”的友人。“所以,我猜測這個叫蔭南的人應該是當時樂都的一位名人,他家收藏的這些書畫作品應該是別人贈送給他的,也包括何紹基的這幅作品。”聶生成說。

相關新聞↓
    [ 返回首頁 ] [ 打印 ] [ 進入青新論壇 ] [ 關閉窗口 ]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青ICP備08000131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