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政府網 | 藏文網 | 黨的生活 | 文明網 | 社科網 | 國防網 | 文化藝術網 | 民族文化網 | 青海湖詩歌節 | 海北旅游 | 鄉趣網
首頁 政務 新聞 青海通 青海體育 法治 專題 旅游 博客 論壇 各地 社會 時尚 書畫 百姓呼聲 通知公告 汽車
學貫習近平視察青海講話精神 "溫暖中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 學貫省委12屆13次全會精神 四個轉變 互聯網違法信息舉報 南北山常青 尕布龍永在 尖措:一心為民好黨員
現在的位置: 青海書畫青海書畫動態
省內外畫家聯袂畫出樂都大景
來源: 海東時報
作者: 李永蘭
發布時間: 2017-02-09 11:00:25
編輯: 123456789

《穩如泰山》國畫全景圖

《高原之春》國畫全景圖

▲《南山積雪》國畫局部圖

▲《高原之春》國畫局部圖

▲《高原之春》國畫局部圖

▲《南山積雪》國畫局部圖

   11月17日,由海東市樂都區文聯主辦,青海省秦旺集團承辦,樂都區美術家協會、樂都區書法家協會、樂都區攝影家協會協辦的“樂都區文聯邀請著名書畫家進行書畫創作交流會”在樂都區橋南隆泰家園舉行。樂都區文聯主席周尚俊、青海秦旺集團董事長秦懷壽、樂都區攝影家協會主席盛加元、樂都區書協副主席張學林、樂都區美協主席李積霖及協會全體會員參加交流會。據悉,此次三幅三米長卷為樂都區乃至海東市史無前例之作。

  據介紹,此次書畫創作交流會由樂都區文聯特邀省內外三位著名國畫家,安徽畫家孫永、省內畫家徐子清和李積霖為樂都區創作出歷時一個多月,具有濃郁青海風貌的長11米、高3米的長卷,以不同視角展現青海人文山川的魅力。當日,展示廳里圍了很多書畫家,觀摩三位畫家創作的3米巨畫,紛紛為畫作的神韻和技法點贊,同時三位畫家講述創作感言,并與會員近距離交流,回答會員在學習畫作方面的疑惑。

  區文聯主席周尚俊在交流會上表示,此次交流活動為樂都美術界和區文聯的大事,三位畫家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通過三種不同的畫法將畫作以氣象萬千、精神博大、技藝精湛、賞心悅目形式展現給大家,實為令人嘆為觀止、雅俗共賞。由泰山的雄偉博大過渡到草原粗獷的藏族風情再到南山積雪生機勃勃的大氣派,將春夏秋冬融合到畫中,同時有東西部及本地的地方特色,其目的就在于讓海東的書畫家起一個引導的作用,讓他們認識到如何將身邊的風景轉化為創作。從筆法、磨法、構圖激勵出更好的作品,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共同培養更多的畫家,以此推動海東市美術創作繁榮發展。

  此外,區文聯特聘孫永、徐子清為樂都文聯專業書畫家,以此創造出更多的文藝產品,同時希望特邀省外畫家利用他們的優勢將省內的畫家帶出去,起到銜接的作用,提高樂都區文藝藝術界整體隊伍素質。

  ◆穩如泰山

  泰山作為神山,從秦皇漢武,到歷朝歷代,被無數的子民所仰慕和朝拜。畫家孫永對泰山充滿恭敬和崇拜,在他看來,泰山象征著一種希望,題名《穩如泰山》,也是因為泰山的自然山體之宏博、景觀形象之偉大、精神之崇高對于他來說都是至高無尚的。

  此次孫永應邀來到樂都區,與省內兩位著名畫家通過幾日的采風寫生,最終決定以泰山的雄偉高大來表現他揮毫作畫時的靈感。記者在展廳現場看到,他的畫面有意想不到豐富的層次,濃淡、遠近之間的過渡恰如其份、點到為止,千里之外的風景都能一覽無余。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將近畫了三遍,今天才得以將我的這幅高3米、長7米的畫呈現給大家。”孫永告訴記者,來青海寫生向往已久,通過采風寫生,使他對青海產生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感情,青海有許多自然景色,是畫家們創作靈感時的一個大平臺,他決定明年開始湟中“八景”和樂都北山的“冰溝奇峰”。

  ◆南山積雪

  “南山冬夏積雪不消,聳出萬山之上,儼若銀屏,又謂之雪山,俗稱南山積雪,為八景之一也”。南山,在樂都當地也稱之為照碑山,為樂都區最高山峰,自西而東,橫貫南境。炎炎夏日攀登絕頂,風景獨異,游人如織,更是許多畫家作畫的好去處。同樣,畫家徐子清在創作這幅畫之前約同其他兩位畫家到各個地方去采風,以便能帶來創作的靈感。

  “去了中壩、瞿曇寺、央宗寺,采風那幾天又恰逢南山下雪,南山積雪作為樂都八景之一,很出名,而且‘南山積雪’這幾個字很深沉,本來就有一種古韻,所以才選擇畫南山,這幅畫里面包含了瞿曇寺、央宗寺、經幡及俄博。”徐子清在介紹創作畫時說,《南山積雪》主要以秋景為主,秋色點綴了它的氣候,積雪則烘托了一種深沉的美,以水墨為主,技法則以積墨的方式層層加墨,由淡開始,待第一次墨跡稍干,反復皴擦點染許多次,再勾、畫足為止,使南山具有厚重的立體感與層次感。“以后會抽出更多的時間到樂都采風寫生,將樂都區作為創作交流的平臺”徐子清說。

  ◆高原之春

  畫家李積霖在談及創作巨畫的過程時說:“為了這幅畫我還專門去了趟西藏,大美青海的風光,真正能表現的是藏族人民的一種性格,選擇畫牦牛是因為我們西北藏族有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將牦牛倔強的性格畫出來,這是我創作的一個目的。”

  《高原之春》這幅畫以大膽的構圖,粗獷的色彩描繪了一家其樂融融的藏民族在牧場搬家時的情景,作品的色調及以及人物的服飾都帶有青藏高原人民特有的元素。李積霖介紹,在地域文化的培育下,畫中每一頭牦牛以及狗的神態、反復經過了不同的色調和不同的角度,將其烘托出畫作真正的寓意。

  “最主要一點就是這一家人的表情,我們的社會欣欣向榮,美好的生活使他們一家人都面帶幸福的喜悅,畫出春天的希望,這也正是我題名‘高原之春’所在的重點。”李積霖告訴記者,通過廣闊無垠的草原、牧場上的牦牛等體現整個西部人的精神風采,同時也希望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越來越美好。

  ◆會員評價

  “這三幅畫對我的感覺就是很震撼,富有市場化的三幅作品,讓大家都能看得懂,我本身就是主攻人物肖像,而李積霖主席的畫很合我胃口;徐子清老師的畫無論在實或虛都非常大氣,重巒疊嶂貴在整體氣脈,非常美;孫永老師則是以大寫意的畫法,體現泰山的一種厚重感,遠近分明,非常有層次感。通過這次交流,我發現我的畫比較虛,以后我會根據三位畫家的優勢寫實,多吸取一些營養,希望能畫出更好的作品。”青海省美術家協會、樂都區美術家協會會員李慶和說。

相關新聞↓
    [ 返回首頁 ] [ 打印 ] [ 進入青新論壇 ] [ 關閉窗口 ]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青ICP備08000131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