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國防教育網
青海民族文化網
三江源國際攝影節
青海湖國際詩歌節
海北旅游網
青海國防教育網
青海民族文化網
三江源國際攝影節
青海湖國際詩歌節
海北旅游網
 
 
 
   您當前的位置 :三江源頻道 > 三江源動態 正文
人工增殖放流成為維系三江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支撐
 
http://www.jsshuren.com   青海新聞網  2013-09-16 17:21
 

  青海新聞網訊  三江源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棲息的水生生物物種有魚類44種、水生獸類3種、兩棲類9種、甲殼類2種、水生維管束植物30余種,且多數種類為我國特有的高原珍稀瀕危物種,許多種類己達到邊緣分布和極限分布,具有很高的經濟、生態、科研和人文價值。近年來,我廳積極開展漁業環境監測及環境影響評價、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瀕危魚類專項救護、珍稀土著魚類增殖放流等工作,有力推動了三江源水生生物保護事業。

  從2002年開始,采取人工工程措施,向青海湖增殖放流7600萬尾1+齡大規格青海湖裸鯉魚種,資源量由2002年的2596噸恢復至2012年的3.3萬噸,青海湖裸鯉資源步入良性恢復態勢,顯現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從2006年開始,依托黃河上游蘇只和積石峽魚類增殖站、瑪可河川陜哲羅鮭救護中心等科研保護基地,通過技術攻關,先后有4種土著魚類人工繁殖技術獲得成功,累計向三江源區黃河、長江流域貴德、達日、瑪沁、甘德、興海、班瑪等地舉行大小增殖放流活動25次,放流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齊口裂腹魚等魚苗近600萬尾。

  通過開展三江源區土著魚類人工增殖放流和青海湖裸鯉增殖旅游,對于補充和恢復漁業水域魚類種質資源,推進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起到積極作用。通過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社會各界人士親近自然、保護青海湖裸鯉等土著魚類的意識明顯增強,參與放流的人數逐年遞增,極大地增強了漁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編輯: 王夢婕
 
 
評論 筆名:

發表標題:

  

相關文章
 
新聞搜索
關鍵字:
 
 
 
 
關于我們法律顧問廣告服務聯系方式
版權所有2005,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 webmaster@qhnews.com
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青B2-20040023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