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國防教育網
青海民族文化網
三江源國際攝影節
青海湖國際詩歌節
海北旅游網
青海國防教育網
青海民族文化網
三江源國際攝影節
青海湖國際詩歌節
海北旅游網
 
 
 
   您當前的位置 :三江源頻道 > 三江源動態 正文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三江源
 
http://www.jsshuren.com   青海日報  2016-04-20 09:13
 

  青海新聞網訊 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啟動,地處三江源地區的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承擔起責任,積極投身到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中。近日,記者從黃河源頭到長江源頭,所經之地看到的都是干部群眾積極投身生態環保事業,要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出力的感人場景。

  不負使命 從點滴做起

  位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生態保護顯得尤為重要。指著曾經的垃圾堆,經過石方格治理、人工種草,而今景象大為改善的河邊山坡,曲麻河鄉黨委書記尕塔說,這幾年,生態保護理念已經在我們牧民群眾心中根深蒂固,生態保護的行動無處不在,大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三江源,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三江源。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啟動,為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再次指明了方向。尤其是,當得知曲麻河鄉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長江源園區范圍之內,倍感信心。盡管這幾年國家在三江源生態保護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生態環境明顯改觀。但隨著氣候的變暖,雪線逐漸上升,湖泊萎縮,草原沙漠化嚴重。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對于我們保護三江源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機遇。我們將不負使命,從點滴做起,匯聚全鄉每一個人的努力,將生態保護意識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中,把我們的家鄉建得越來越美麗。

  要走生態畜牧業的路

  曲麻萊縣葉格鄉牧民尼瑪在2011年加入了紅旗村托俄俄加股份制生產小組,整合了自己的牛羊和草場,并給合作社放牧,一年下來也有近2萬元的收入,自己家的草場植被覆蓋也比以前好了。尼瑪說:“以前就幾只牛羊,天天在一個草場跑,沒有冬窩子、夏窩子之分,草場植被破壞大,加入合作社后,有了四季草場之分,草場得以輪牧輪休,植被覆蓋比以前增加了許多,以我的經驗,要想保護好草原,就要走生態畜牧業的路,整合所有牲畜、草場、勞力,讓草場可以休養生息。”

  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地處長江源頭第一鄉的治多縣索加鄉,是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將索加鄉納入其中,足見索加鄉生態地位的重要性。

  “索加鄉有藏野驢、藏羚羊、雪豹、野牦牛等野生動物,還有大片的濕地和60多種鳥類,因此我們鄉的定位就是動物的天堂,通過近幾年的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遞增,尤其是雪豹,統計的已經有60多只了,但是這遠遠不夠,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對我們野生動物保護帶來了重大機遇。我們最大的任務就是繼續加強保護野生動物,這是我們的責任。”索加鄉黨委書記旦正才仁說道。

  把三江源建設成金名片

  “三江源國家公園建成后,三江源地區的一個牧民成為生態管護員,他既是生態保護的工作者,又是生態保護的受益者,園區內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將得到極大改善,生態管護員的任務也將更加艱巨。希望試點成功后,能夠擴大園區范圍,讓整個三江源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金名片。”治多縣環境保護和水利局局長文才說。

 
 
  編輯: 李娜
 
 
評論 筆名:

發表標題:

  

 
新聞搜索
關鍵字:
 
 
 
 
關于我們法律顧問廣告服務聯系方式
版權所有2005,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 webmaster@qhnews.com
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青B2-20040023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