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高質量發展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綠能澎湃 逐“綠”向“新”
助力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6-19 06:46:00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郁 報道)青海資源富集,鉀鹽、鎂鹽、鋰鹽儲量占全國80%以上,水能資源蘊藏量居全國第五位,太陽能年總輻射量居全國第二位,是全國第四大風場,被譽為全球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

  推動高質量發展,青海始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立足把青海的高原資源能源稟賦和優勢轉化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聚力打造產業“四地”,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實現了新突破、新跨越。

  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生輝,一臺臺高大的白色風機葉片迎風旋轉……這里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昔日戈壁荒灘、漫天黃沙、寸草不生的景象不復存在,已成為青海風電光伏產業發展的熱土,一個生機勃勃的現代化光伏產業園區在這里落成,一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新能源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推進中。

1

  塔拉灘生態光伏產業園區是青海省率先打造的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規劃面積609平方公里,現已建成面積345平方公里,園區并網裝機容量突破1300萬千瓦,累計太陽能發電量突破800億千瓦時。

  距離光伏園區不遠處,世界首個主要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大通道——±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從這里出發,橫跨崇山峻嶺,將“汩汩”綠電直送中原大地。

  青海的優質清潔資源規模化開發及高效送出,符合青海省情,更是解決我國能源資源和消費逆向分布、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的需要。202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簽署《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戰略合作協議,出臺全國首個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工作方案——《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工作方案(2022-2025年)》。

  以方案為綱領,青海充分發揮大電網平臺作用,從源、網、荷、儲、技術、機制六側發力,加快探索實踐適應大規模新能源開發利用的送端能源電力發展樣板。從2023年青海新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水電,成為省內第一大發電電源開始,到今年一季度青海新能源發電量占發電總量的51.3%,成為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發電量超50%的省級電網。自此,青海已構建起新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均為主體的“雙主體”發展格局,青海已初步具備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形態。

  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以來的這十年間,青海不斷提速提質,已建成省際聯絡“高速公路”7條,形成東接甘肅、南聯西藏、西引新疆和直通中原的交直流混合型多端樞紐電網架構,成為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通道之一。堅強網架有效支撐3585萬千瓦新能源接入,累計外送電量1713億千瓦時。

2

  走進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一排排黑色機柜整齊排列,一臺臺服務器正高速運轉,無形的青海能源數據正在機房里往來穿梭……在集中監控中心大屏幕上,青海省內446座新能源場站、超2500萬千瓦的新能源生產數據實時呈現,為省內新能源產業全過程管控提供數據支撐。

  2018年初,青海在全國率先建成新能源大數據中心,聯合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伙伴構建良好的數據生態圈,以多維度數據管理產品開發,驅動產業鏈協同優化和區域綠色發展,著力打造引領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動力引擎。

  經過6年多的建設發展,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應用場景由能源領域拓展延伸至工業互聯網領域,以數據采集分析支撐工業企業生產技術改造,使傳統產業成為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載體,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守牢傳統產業“基本盤”,創新構建“電-碳”模型,對全省全域、多層級、多維度能耗和碳排放開展智能在線監測、趨勢預測與研判,目前已實現省內重點行業、園區、企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全景看、一網控”。

  青海具有發展綠電和綠算產業的天然優勢。國網青海電力瞄準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力,正加快建設國內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我們將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綠色能源和綠色算力融合發展的戰略要求,切實建好用好中心,持續為青海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賦能,在推動構建新質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新動能的過程中貢獻電網力量。”國網青海電力數字化部主任李宏波說。

3

  2023年,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突破51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93%,新能源裝機突破38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69%,占比均居全國首位。青海建成了全國首條全綠電大通道,向全國15個省區市源源不斷輸送綠電,青海綠電點亮了北京大興機場、杭州亞運會賽場,正在規劃第二條、第三條綠電大通道。同時,青海還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在西寧南川工業園有一條“光伏街”,這里聚集了10多家光伏能源制造業頭部企業,形成了產業集群。

  根據青海省政府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2021-2030年)》,到2030年,青海省新能源裝機1億千瓦以上(約占全國10%)、清潔能源裝機超過1.4億千瓦,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基本建成,全面建成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零碳電網基本建成,光伏制造業、儲能制造業產值分別過千億,為全國能源結構優化、如期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綠色是青海發展的底色。青海充分挖掘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錨定產業“四地”建設目標不動搖,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走出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中視頻、圖片均由國網青海電力公司提供)

推薦閱讀
全省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銜接動員部署會召開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上海黃浦江旅游圈與青海攜手共推旅游合作
西寧市數據局:“一鍵提交”群眾訴求件件有回應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西寧督導調研項目投資及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作
西寧開發區1-5月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好中有升
24H熱點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綠能澎湃 逐“綠”向“新”...
以高質量立法推動西寧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省人大常...
青海:加快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構建新型儲能模式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創新驅動引...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越來越...
【新時代 新征程 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以“...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浪”...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老鋼廠...
青海下達貸款貼息資金1506萬元 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
育強“頭雁”隊伍 賦能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省...
熱點圖片
【潔凈青!ぞG色算力·新質未來】智慧教育 “育”見未來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以“質”煥“新” 產業“四地”全面起勢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育良種 巧經營 共致富——青海同德縣現代畜牧科技產業示范園見聞
育良種 巧經營 共致...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綠能澎湃 逐“綠”向“新”助力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希望更多人來青海看看不一樣的黃河
希望更多人來青?...
【經濟聚焦】一粒青稞的“鏈式發展”之路——“打造青字號 走好振興路”系列報道之六
【經濟聚焦】一粒青...
雙蘇學校的孩子有了新的足球裝備
雙蘇學校的孩子有了...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幸福班彥明天更美好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綠能澎湃 逐“綠”向“新”
助力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青海新聞網
2024-06-19 06:4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綠能澎湃 逐“綠”向“新”
助力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青海新聞網
2024-06-19 06:4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綠能澎湃 逐“綠”向“新”
助力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 2024-06-19 06:46:00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陳郁 報道)青海資源富集,鉀鹽、鎂鹽、鋰鹽儲量占全國80%以上,水能資源蘊藏量居全國第五位,太陽能年總輻射量居全國第二位,是全國第四大風場,被譽為全球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

  推動高質量發展,青海始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立足把青海的高原資源能源稟賦和優勢轉化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聚力打造產業“四地”,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實現了新突破、新跨越。

  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生輝,一臺臺高大的白色風機葉片迎風旋轉……這里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昔日戈壁荒灘、漫天黃沙、寸草不生的景象不復存在,已成為青海風電光伏產業發展的熱土,一個生機勃勃的現代化光伏產業園區在這里落成,一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新能源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推進中。

1

  塔拉灘生態光伏產業園區是青海省率先打造的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規劃面積609平方公里,現已建成面積345平方公里,園區并網裝機容量突破1300萬千瓦,累計太陽能發電量突破800億千瓦時。

  距離光伏園區不遠處,世界首個主要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大通道——±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從這里出發,橫跨崇山峻嶺,將“汩汩”綠電直送中原大地。

  青海的優質清潔資源規模化開發及高效送出,符合青海省情,更是解決我國能源資源和消費逆向分布、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的需要。202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簽署《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戰略合作協議,出臺全國首個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工作方案——《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工作方案(2022-2025年)》。

  以方案為綱領,青海充分發揮大電網平臺作用,從源、網、荷、儲、技術、機制六側發力,加快探索實踐適應大規模新能源開發利用的送端能源電力發展樣板。從2023年青海新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水電,成為省內第一大發電電源開始,到今年一季度青海新能源發電量占發電總量的51.3%,成為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發電量超50%的省級電網。自此,青海已構建起新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均為主體的“雙主體”發展格局,青海已初步具備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形態。

  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以來的這十年間,青海不斷提速提質,已建成省際聯絡“高速公路”7條,形成東接甘肅、南聯西藏、西引新疆和直通中原的交直流混合型多端樞紐電網架構,成為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通道之一。堅強網架有效支撐3585萬千瓦新能源接入,累計外送電量1713億千瓦時。

2

  走進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一排排黑色機柜整齊排列,一臺臺服務器正高速運轉,無形的青海能源數據正在機房里往來穿梭……在集中監控中心大屏幕上,青海省內446座新能源場站、超2500萬千瓦的新能源生產數據實時呈現,為省內新能源產業全過程管控提供數據支撐。

  2018年初,青海在全國率先建成新能源大數據中心,聯合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伙伴構建良好的數據生態圈,以多維度數據管理產品開發,驅動產業鏈協同優化和區域綠色發展,著力打造引領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動力引擎。

  經過6年多的建設發展,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應用場景由能源領域拓展延伸至工業互聯網領域,以數據采集分析支撐工業企業生產技術改造,使傳統產業成為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載體,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守牢傳統產業“基本盤”,創新構建“電-碳”模型,對全省全域、多層級、多維度能耗和碳排放開展智能在線監測、趨勢預測與研判,目前已實現省內重點行業、園區、企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全景看、一網控”。

  青海具有發展綠電和綠算產業的天然優勢。國網青海電力瞄準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力,正加快建設國內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我們將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綠色能源和綠色算力融合發展的戰略要求,切實建好用好中心,持續為青海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賦能,在推動構建新質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新動能的過程中貢獻電網力量。”國網青海電力數字化部主任李宏波說。

3

  2023年,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突破51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93%,新能源裝機突破38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69%,占比均居全國首位。青海建成了全國首條全綠電大通道,向全國15個省區市源源不斷輸送綠電,青海綠電點亮了北京大興機場、杭州亞運會賽場,正在規劃第二條、第三條綠電大通道。同時,青海還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在西寧南川工業園有一條“光伏街”,這里聚集了10多家光伏能源制造業頭部企業,形成了產業集群。

  根據青海省政府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2021-2030年)》,到2030年,青海省新能源裝機1億千瓦以上(約占全國10%)、清潔能源裝機超過1.4億千瓦,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基本建成,全面建成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零碳電網基本建成,光伏制造業、儲能制造業產值分別過千億,為全國能源結構優化、如期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綠色是青海發展的底色。青海充分挖掘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錨定產業“四地”建設目標不動搖,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走出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中視頻、圖片均由國網青海電力公司提供)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