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踐行囑托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一餐熱飯里的民生溫度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吳夢婷
發布時間:2024-12-02 08:18:00
編輯:趙婕
微信截圖_20241202071133

  社區老人在家門口吃上三餐。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一粥一飯,承載著三餐的溫暖。在海東市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老年幸福食堂”,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經濟實惠、熱騰騰的飯菜。自今年9月運營以來,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幸福食堂不僅解決了老年人就餐難的問題,更從細微之處體現了社會溫度,讓民生保障工作落到了實處,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走進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老年幸福食堂,飯菜飄香,居住在附近的老人陸續前來用餐。選上幾份菜,點上一份主食,搭配一碗熱騰騰的湯,一頓簡單卻溫馨的午餐便準備就緒。

  住戶李寶慶剛散完步,一進食堂,工作人員就熱情招呼:“今天有紅燒獅子頭,來一份嗎?”“行,來一份嘗嘗。”選好餐,李寶慶找到空位坐下,跟記者聊起住進新房子和在幸福食堂就餐為老年人帶來的便捷。

  20世紀60年代初至20世紀70年代末,為響應國家“老三線”建設的號召,原青海鑄造廠與青海鍛造廠攜同大批隨遷職工,在樂都引勝溝扎根落戶,為青海的工業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壽樂社區下轄的鑄造、鍛造生活區,便是這兩家“老三線”企業職工曾經的居住地。

  然而,生活區因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逐漸老化。近年來,樂都區政府積極行動,針對有住房需求的“老三線”企業職工,實施了新建住房易地安置政策,新建的小區環境優美,舒適整潔,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圖書室一應俱全。

  一粥一飯,暖心又暖胃

  李寶慶在原青海鑄造廠工作,一家人住在廠里的生活區。談及當下的生活變遷,他滿懷感激地說:“這一切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如今,我們不僅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而且幸福食堂開業,我和老伴兒的日常生活便捷了許多。下樓就能吃到一頓既營養又美味的飯菜,真是方便又舒心!”

  “這兒還有很多老伙伴,大家除了吃飯,還能聊天解悶。”住戶劉先壽告訴記者,退休后自己一個人在家,如今小區的幸福食堂為老年人每天準備一日三餐,菜品豐富,營養全面,還省去了自己動手做飯的麻煩,他現在幾乎每天都在幸福食堂用餐。

  在幸福食堂后廚,廚師陳朝明正在處理食材。他介紹,在食品安全方面,幸福食堂從開業以來就堅持高標準,供餐的食材都是早上統一配送,每天及時烹飪,保證菜品營養可口,食堂也會對餐食留樣備檢,讓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

  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老年幸福食堂采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模式,對社區60歲至80歲不同年齡段的老人分別制定了優惠政策。

  老有所養更有質量

  小食堂,大民生。老年人助餐服務是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幸福食堂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及特殊群體在一餐熱飯中感受到了濃濃關愛,傳遞了為老服務的溫度。

  記者從樂都區了解到,近年來,樂都區持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截至目前,樂都區建立起包括1所公辦養老機構、2所公建民營養老機構、2所老年養護院、10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以及132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在內的養老網絡,總床位數達1629張。

  在居家和社區養老層面,樂都區不斷完善區、鄉、村三級服務架構,強化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監管機制,確保服務的高效與精準。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區鄉信息的無縫對接,有效整合社會服務資源,對服務流程實施動態管理。5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73所農村互助幸福食堂有序運營。

  機構養老方面,樂都區福利中心及高廟、洪水3個敬老院目前共入住老人116人。此外,樂都區積極推動醫養結合,實現了養老機構與鄉鎮衛生院的全面簽約,簽約率達100%。

  在關愛留守老人方面,樂都區對全區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展全面摸底探訪,為259名留守老人提供關懷和幫助。此外,樂都區完成多項針對困境老人和經濟困難老年人的服務項目,包括投資60萬元的困境老人社會融入項目、投資26萬元的47戶適老化改造項目等,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推薦閱讀
全省教育大會召開 陳剛吳巖講話 吳曉軍主持
吳曉軍拜會國家有關部委和央企
省文藝界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座談會舉行
2024年青海省第十四屆健美操錦標賽舉行
關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戶端新LOGO的公告
關于青海省首屆“十佳期刊”推薦結果的公示
青;。狐S河流域水生態修復取得新成效
青海湟中:回引大學生賦能鄉村振興
24H熱點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一餐熱飯里的民生溫度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前10月青海省經濟生產平穩運行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今年青海省200項重點項目開...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秋行海東看發展】巧手繡出...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1611.7萬千瓦 青海省電網新...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秋行海東看發展】新學校 ...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青海金融共繪發展新藍圖】五...
牢記總書記囑托 守護好黃河源頭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這一年“西寧之聲”誠意滿滿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秋行海東看發展】喜看民和...
熱點圖片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鄉村振興在青!俊敖鸬暗啊秉c亮鄉村振興之路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祖國好 家鄉美】傳承非遺手藝!“95”后小伙轉行做花饃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一餐熱飯里的民生溫度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青海多部門聯合舉辦健康跑活動
青海多部門聯合舉辦...
青海小伙舞獅出圈 帶網友賞青海美景
青海小伙舞獅出圈 帶...
12月15日起 青海西寧3條道路設置分時段單行道
12月15日起 青海西寧...
冬季施工“不打烊”——湟源至西海公路項目施工現場見聞
冬季施工“不打烊”...
西寧城市生命線改造背后的“煥新密碼”
西寧城市生命線改造...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一餐熱飯里的民生溫度

西海都市報
2024-12-02 08: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一餐熱飯里的民生溫度

西海都市報
2024-12-02 08: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一餐熱飯里的民生溫度

  • 2024-12-02 08:18:00
  • 來源:西海都市報
微信截圖_20241202071133

  社區老人在家門口吃上三餐。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一粥一飯,承載著三餐的溫暖。在海東市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老年幸福食堂”,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經濟實惠、熱騰騰的飯菜。自今年9月運營以來,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幸福食堂不僅解決了老年人就餐難的問題,更從細微之處體現了社會溫度,讓民生保障工作落到了實處,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走進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老年幸福食堂,飯菜飄香,居住在附近的老人陸續前來用餐。選上幾份菜,點上一份主食,搭配一碗熱騰騰的湯,一頓簡單卻溫馨的午餐便準備就緒。

  住戶李寶慶剛散完步,一進食堂,工作人員就熱情招呼:“今天有紅燒獅子頭,來一份嗎?”“行,來一份嘗嘗。”選好餐,李寶慶找到空位坐下,跟記者聊起住進新房子和在幸福食堂就餐為老年人帶來的便捷。

  20世紀60年代初至20世紀70年代末,為響應國家“老三線”建設的號召,原青海鑄造廠與青海鍛造廠攜同大批隨遷職工,在樂都引勝溝扎根落戶,為青海的工業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壽樂社區下轄的鑄造、鍛造生活區,便是這兩家“老三線”企業職工曾經的居住地。

  然而,生活區因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逐漸老化。近年來,樂都區政府積極行動,針對有住房需求的“老三線”企業職工,實施了新建住房易地安置政策,新建的小區環境優美,舒適整潔,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圖書室一應俱全。

  一粥一飯,暖心又暖胃

  李寶慶在原青海鑄造廠工作,一家人住在廠里的生活區。談及當下的生活變遷,他滿懷感激地說:“這一切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如今,我們不僅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而且幸福食堂開業,我和老伴兒的日常生活便捷了許多。下樓就能吃到一頓既營養又美味的飯菜,真是方便又舒心!”

  “這兒還有很多老伙伴,大家除了吃飯,還能聊天解悶。”住戶劉先壽告訴記者,退休后自己一個人在家,如今小區的幸福食堂為老年人每天準備一日三餐,菜品豐富,營養全面,還省去了自己動手做飯的麻煩,他現在幾乎每天都在幸福食堂用餐。

  在幸福食堂后廚,廚師陳朝明正在處理食材。他介紹,在食品安全方面,幸福食堂從開業以來就堅持高標準,供餐的食材都是早上統一配送,每天及時烹飪,保證菜品營養可口,食堂也會對餐食留樣備檢,讓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

  樂都區雨潤鎮壽樂社區老年幸福食堂采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模式,對社區60歲至80歲不同年齡段的老人分別制定了優惠政策。

  老有所養更有質量

  小食堂,大民生。老年人助餐服務是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幸福食堂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及特殊群體在一餐熱飯中感受到了濃濃關愛,傳遞了為老服務的溫度。

  記者從樂都區了解到,近年來,樂都區持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截至目前,樂都區建立起包括1所公辦養老機構、2所公建民營養老機構、2所老年養護院、10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以及132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在內的養老網絡,總床位數達1629張。

  在居家和社區養老層面,樂都區不斷完善區、鄉、村三級服務架構,強化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監管機制,確保服務的高效與精準。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區鄉信息的無縫對接,有效整合社會服務資源,對服務流程實施動態管理。5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73所農村互助幸福食堂有序運營。

  機構養老方面,樂都區福利中心及高廟、洪水3個敬老院目前共入住老人116人。此外,樂都區積極推動醫養結合,實現了養老機構與鄉鎮衛生院的全面簽約,簽約率達100%。

  在關愛留守老人方面,樂都區對全區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展全面摸底探訪,為259名留守老人提供關懷和幫助。此外,樂都區完成多項針對困境老人和經濟困難老年人的服務項目,包括投資60萬元的困境老人社會融入項目、投資26萬元的47戶適老化改造項目等,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作者 吳夢婷
編輯:趙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