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修溝建渠引“活”水 補齊短板促振興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李慶玲
發布時間:2023-10-31 06:59:14
編輯:何繼紅
布爾塘灌溉維修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李慶玲/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0月下旬,走進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大莊村,站在布爾塘山放眼望去,線辣椒、西瓜、玉米、花生等特色農作物已顆粒歸倉,田地里只剩下一株株光禿禿的枝干,田野幾近裸露,沐浴在陽光下休養生息。

  “滋,滋……”“叮咚,叮咚……”一陣陣電焊聲和釘錘敲擊聲打破寧靜,原來在緊鄰田野和舊灌溉溝渠一旁,工人正在抓緊時間,進行修建蓄水池、管道鋪設等施工作業。

  布爾塘,撒拉語意為“高處的一塊盆地”,相傳這里原先是一汪池水。但早在多年前,位于布爾塘山上的這片耕地就因為灌溉困難、土壤多為濕陷性黃土等多重因素被閑置,數十年來逐漸成為長滿雜草、無人耕種的荒地。

  2020年以來,大莊村以撂荒地整治為契機,將荒地整治開墾成一塊塊梯田,推廣“委托代耕”模式,將布爾塘山上的50多公頃閑置土地流轉給村致富能人、種植大戶馬舍乙四承包經營,種植線辣椒、玉米、西瓜、花生等特色農作物。

  雖然沉睡的土地資源重新“活”了起來,但澆水難的問題卻一直存在。

  “我們這里澆的水來自公伯峽水庫,每次澆水都要把水先從山下抽到山上的蓄水池再分流;以前的灌溉溝渠布滿了泥沙淤土,滲水嚴重,土渠‘喝飽’后水才能進地里,水流到下游田地就沒剩多少了,特別浪費電和水。”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但說起灌溉,馬舍乙四頭疼不已。

  查汗都斯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韓繼誠介紹,針對此問題,鄉政府圍繞“思路活起來、工作實起來、紀律嚴起來、作風硬起來”的要求,緊扣主題教育以學促干的實踐載體,多次邀請了縣行業部門去現場踏勘。

  “現場調研的結果就是防滲渠因年久失修,部分溝渠破損滲漏嚴重,給節水和灌溉造成影響,制約了現代農業節本增效。”韓繼誠說。

  辦實事解民憂,讓主題教育成果惠及民生,將短板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一線。經過多次協商,結合農戶種地實際需求,查汗都斯鄉政府爭取到了大莊村布爾塘灌溉維修改造項目。

  項目總投資360萬元,將新建澇池1座,修建蓄水池1座,鋪設主干管7條,長2356米,修建支管23條,長4863米,修建給水栓285座。

  “計劃在11月完工,目前工程隊正在加緊施工。項目實施后,一定程度上節約生產成本,改善灌溉條件,起到增收致富的作用,切實讓防滲渠真正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幸福渠’。接下來,我們將爭取更多的民生項目,為老百姓辦好事、做實事,助力鄉村振興。”韓繼誠說。

  涓涓流水流進田野,也流進了群眾心田。“管道一鋪設,就可以避免浪費水資源,再也不為澆水頭疼了,今后種植農作物肯定會大豐收。”看著田間地頭一條條鋪設過去的管道,馬舍乙四高興地說。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會見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一行
西藏黨政代表團來青考察 陳剛王君正講話
青海民和:教育系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取得實效
紀錄片《青海·人與自然的大地歡歌》在央視首播
關于“最美公務員”推薦對象差額人選的公示
2023年“青海好人”第四季度候選人公示
西寧市城北區12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破百萬
海南州興?h以清潔能源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24H熱點
青海:政策"組合拳"接續發力 推動經濟恢復向好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深情越山海 建功新黃南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黃河源頭筑起"新坐標"
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以示范工程建設加速競逐儲能賽道
【學習貫徹省委全會精神】以實干堅守心中熱愛
青海:將更多的民族醫藥納入醫保
我省印發方案實施農村青年電商發展“五大行動”
青海湖整體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辦實事 解民憂】海北推動主題教育與民生互融共進
馬鈴薯微型薯“霧培法”生產技術獲得成功
熱點圖片
龍羊秋韻
龍羊秋韻
玉樹治多:國營牧場面貌新
玉樹治多:國營牧場...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服務業釋放主動力 彰顯信心與潛力——青海前三季度經濟亮點觀察④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鄉村振興在青海】寫好土地“大文章” 強村富民結碩果——“鄉村行 看振興”系列報道(30)
【鄉村振興在青!...
深秋的北川河濕地公園“水天一色”
深秋的北川河濕地公...
海鷗翱翔可魯克湖
海鷗翱翔可魯克湖
音樂劇《遇上你是我的緣》南京上演
音樂劇《遇上你是我...
“睦鄰”成長記
“睦鄰”成長記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修溝建渠引“活”水 補齊短板促振興

青海日報
2023-10-31 06:5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修溝建渠引“活”水 補齊短板促振興

青海日報
2023-10-31 06:5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修溝建渠引“活”水 補齊短板促振興

  • 2023-10-31 06:59:14
  • 來源:青海日報
布爾塘灌溉維修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李慶玲/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0月下旬,走進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大莊村,站在布爾塘山放眼望去,線辣椒、西瓜、玉米、花生等特色農作物已顆粒歸倉,田地里只剩下一株株光禿禿的枝干,田野幾近裸露,沐浴在陽光下休養生息。

  “滋,滋……”“叮咚,叮咚……”一陣陣電焊聲和釘錘敲擊聲打破寧靜,原來在緊鄰田野和舊灌溉溝渠一旁,工人正在抓緊時間,進行修建蓄水池、管道鋪設等施工作業。

  布爾塘,撒拉語意為“高處的一塊盆地”,相傳這里原先是一汪池水。但早在多年前,位于布爾塘山上的這片耕地就因為灌溉困難、土壤多為濕陷性黃土等多重因素被閑置,數十年來逐漸成為長滿雜草、無人耕種的荒地。

  2020年以來,大莊村以撂荒地整治為契機,將荒地整治開墾成一塊塊梯田,推廣“委托代耕”模式,將布爾塘山上的50多公頃閑置土地流轉給村致富能人、種植大戶馬舍乙四承包經營,種植線辣椒、玉米、西瓜、花生等特色農作物。

  雖然沉睡的土地資源重新“活”了起來,但澆水難的問題卻一直存在。

  “我們這里澆的水來自公伯峽水庫,每次澆水都要把水先從山下抽到山上的蓄水池再分流;以前的灌溉溝渠布滿了泥沙淤土,滲水嚴重,土渠‘喝飽’后水才能進地里,水流到下游田地就沒剩多少了,特別浪費電和水。”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但說起灌溉,馬舍乙四頭疼不已。

  查汗都斯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韓繼誠介紹,針對此問題,鄉政府圍繞“思路活起來、工作實起來、紀律嚴起來、作風硬起來”的要求,緊扣主題教育以學促干的實踐載體,多次邀請了縣行業部門去現場踏勘。

  “現場調研的結果就是防滲渠因年久失修,部分溝渠破損滲漏嚴重,給節水和灌溉造成影響,制約了現代農業節本增效。”韓繼誠說。

  辦實事解民憂,讓主題教育成果惠及民生,將短板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一線。經過多次協商,結合農戶種地實際需求,查汗都斯鄉政府爭取到了大莊村布爾塘灌溉維修改造項目。

  項目總投資360萬元,將新建澇池1座,修建蓄水池1座,鋪設主干管7條,長2356米,修建支管23條,長4863米,修建給水栓285座。

  “計劃在11月完工,目前工程隊正在加緊施工。項目實施后,一定程度上節約生產成本,改善灌溉條件,起到增收致富的作用,切實讓防滲渠真正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幸福渠’。接下來,我們將爭取更多的民生項目,為老百姓辦好事、做實事,助力鄉村振興。”韓繼誠說。

  涓涓流水流進田野,也流進了群眾心田。“管道一鋪設,就可以避免浪費水資源,再也不為澆水頭疼了,今后種植農作物肯定會大豐收。”看著田間地頭一條條鋪設過去的管道,馬舍乙四高興地說。

作者 李慶玲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