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走進原子城
作者:李延緋
發布時間:2023-11-02 11:43:00
編輯:趙晶
鄭雪介紹ITER裝置模型的相關知識。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0月31日,“點燃中國的人造太陽”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走進青海,核聚變領域專家通過宣傳中國核聚變事業發展成就、普及核聚變科技知識、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激發青年群體的科技熱情,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為深入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精神,宣傳中國核聚變事業發展成就,普及核聚變科技知識,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介紹我國參與ITER國際大科學計劃采購包執行取得的重大進展,科技部核聚變中心開展“點燃中國的人造太陽”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本次系列活動的第四站來到大美青海,在歷史悠久、與祖國核聚變事業有著不解之緣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開啟首日的活動。

  10月31日10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紅布徐徐落下,一臺外觀奇特的巨大模型映入眾人眼簾。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團委書記鄭雪介紹,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位于法國南部的卡達哈什,裝置設計高30米,直徑28米,總聚變功率為50萬千瓦,是一個電站級別的聚變實驗堆。當天捐贈的是科技部核聚變中心按照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裝置實物,以1比12的比例進行等比縮小制造的模型。

  “ITER裝置俗稱人造太陽,它是利用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來解決人類未來的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鄭雪說,把ITER裝置模型留在原子城的意義非常重大,這里見證了中國核事業的發展,希望這臺模型能讓青海的小朋友近距離感受、全方解了解核聚變的相關知識以及人造太陽的發展歷程,在孩子們心里種下科技的種子,為他們未來進入科研領域奠定堅實的基礎。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永祥說,科技發展正當時,青海部署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一批又一批優秀科技平臺和科技成果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萍脊ぷ髡邆儗⒗^續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致力于實現研發成果支撐壯大產業,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科技創新之路必將會越走越寬。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會見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一行
西藏黨政代表團來青考察 陳剛王君正講話
青海西寧:檢視問題見真章 動真碰硬抓整改
門源:"四下基層"信訪工作法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關于“最美公務員”推薦對象差額人選的公示
2023年“青海好人”第四季度候選人公示
青海樂都:“紅心服務集市”開張了!
玉樹機場靠什么每日執行9班航班
24H熱點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全省金融系統引發熱烈反響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迷你"幼兒園開出"向陽花"
【鄉村振興在青!肯盗袌蟮馈蟹萸閼言凇昂帷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流淌在城市脈絡中的溫暖力量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紅心服務集市"開張了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勇挑重擔 敢打硬仗
新版《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名錄》出爐
我省實行經營主體遷移登記“一件事一次辦”
青海已建成愛心(慈善)超市985個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永不消逝的“馬背法庭”
熱點圖片
西寧多條道路交通調整分配
西寧多條道路交通調...
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走進原子城
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
玉樹機場靠什么每日執行9班航班
玉樹機場靠什么每日...
挑大梁!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增長強勢依舊
挑大梁!西寧經濟技...
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西寧獲得首枚獎牌
全國學生(青年)運...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迷你”幼兒園開出“向陽花”——曲麻萊縣因地制宜探索“定點送教”新模式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鄉村振興在青!坑蟹萸閼言凇昂帷薄班l村行 看振興”系列報道(33)
【鄉村振興在青海】...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青海樂都:“紅心服務集市”開張了!
【學思想 強黨性 重...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走進原子城

西海都市報
2023-11-02 11:4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走進原子城

西海都市報
2023-11-02 11:4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走進原子城

  • 2023-11-02 11:43:00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鄭雪介紹ITER裝置模型的相關知識。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0月31日,“點燃中國的人造太陽”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走進青海,核聚變領域專家通過宣傳中國核聚變事業發展成就、普及核聚變科技知識、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激發青年群體的科技熱情,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為深入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精神,宣傳中國核聚變事業發展成就,普及核聚變科技知識,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介紹我國參與ITER國際大科學計劃采購包執行取得的重大進展,科技部核聚變中心開展“點燃中國的人造太陽”核聚變能源科普活動。本次系列活動的第四站來到大美青海,在歷史悠久、與祖國核聚變事業有著不解之緣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開啟首日的活動。

  10月31日10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內,伴隨著紅布徐徐落下,一臺外觀奇特的巨大模型映入眾人眼簾。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團委書記鄭雪介紹,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位于法國南部的卡達哈什,裝置設計高30米,直徑28米,總聚變功率為50萬千瓦,是一個電站級別的聚變實驗堆。當天捐贈的是科技部核聚變中心按照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裝置實物,以1比12的比例進行等比縮小制造的模型。

  “ITER裝置俗稱人造太陽,它是利用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來解決人類未來的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鄭雪說,把ITER裝置模型留在原子城的意義非常重大,這里見證了中國核事業的發展,希望這臺模型能讓青海的小朋友近距離感受、全方解了解核聚變的相關知識以及人造太陽的發展歷程,在孩子們心里種下科技的種子,為他們未來進入科研領域奠定堅實的基礎。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永祥說,科技發展正當時,青海部署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一批又一批優秀科技平臺和科技成果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科技工作者們將繼續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致力于實現研發成果支撐壯大產業,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科技創新之路必將會越走越寬。

作者 李延緋
編輯:趙晶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