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人民至上!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青海省全面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23-12-23 07:46:57
編輯:童洋
消防員講解安全用電知識。李慶玲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2月22日,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后的第四天,恰逢冬至。在災區安置點,受災群眾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溫暖著受災群眾的心,傳遞著守望相助的愛……

  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地震發生后,全省上下須臾不懈,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關懷轉化為強大力量,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傷員救治、應急救援、物資保障、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盡最大努力保障災區群眾基本生活和溫暖過冬。

  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金田村安置點成了溫馨“大家庭”,安置保障工作有條不紊,一頂頂帳篷成為受災群眾寒冬里的“避風港”,救援人員、醫護人員、志愿者將溫情傳遞到安置點的每一個角落;中川鄉美一中心幼兒園成了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場所,心理醫生、青年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唱兒歌、讀繪本,及時撫慰孩子們震后的緊張情緒……全省各行各業臨危不懼、勇往直前,用生命守護生命;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在一線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做人民群眾的“主心骨”;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抗震救災、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各方力量團結一心、迎難而上,匯聚起勇敢前行的堅定力量,全力打好防震搶險和受災群眾保障攻堅戰。

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進入。

  保障群眾安心生產生活有“速度”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是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每一項決策、每一件具體工作中都首先考慮群眾切身利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受災群眾過冬保障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強化生產生活恢復。通過排查受災地區糧油倉儲設施隱患、核查核算糧儲能力、科學研判災區糧油市場供需、監測市場價格波動等手段,多措并舉確保災區糧油副食品保供穩價,并協調調運糧油物資,調度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供應果蔬送達災區一線保障供應。對海東市、縣糧油庫存進行摸底核實,當前糧油儲備充足,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肉蛋奶儲備充足,能夠滿足受災地區人口口糧副食品需求及糧食安全。

  第一時間組織海東市、縣發展改革部門對轄區內國有糧企倉儲設施因災受損情況開展全面排查,確保庫存、人員及存儲設施設備安全。

  啟動海東市轄區糧食市場供應及價格監測日報制度,與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建立日報制度,監測重要商品供應和價格變動趨勢,及時分析市場應急供需風險,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預警處置,確保重要民生商品量足價穩。

  省發展改革委將及時掌握災區糧油副食市場需求信息,指導糧儲、糧企及供應站開展24小時專人值班值守,隨時提供應急保障。加快維修受損糧油儲庫,排除安全隱患,確保糧油儲備安全。強化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肉類、蔬菜等重要儲備商品調度和產銷銜接。持續加大價格監測力度,穩定市場預期,切實做好價格監測預警,確保災區糧油副食品供應充足、市場平穩,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盡快恢復當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醫生在安置點為受災群眾測量血壓。

  保障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有“力度”

  “要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以保障民生為重點,把群眾意愿和當地實際結合起來,認真做好災后房屋評估及過渡安置工作。”

  地震發生后,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專家及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城鎮房屋建筑震后安全應急評估、農房受損評估等工作。會同海東市及民和縣住建、民政部門研究擬定《民和縣災后農房評估及安置辦法》和《震區農房受損評估表》,對震區農房應急評估工作做出優化調整,主要聚焦農戶主要居住房屋能否居住、受損情況評估、維修方式等做出制度性安排部署。

  省地礦局連夜組織水工環調查院和測繪院分別組成技術團隊,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緊急前往受災地區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隱患排查和應急測繪保障工作,為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供科學地質依據。同步組織技術力量對西寧市“五區兩縣”、海西地區地質災害隱患展開排查。

  青海省地理信息和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迅速開展震后省內災區應急測繪,組建制圖組,負責應急專題地圖制作工作,并開展地震影響范圍分析,排查以震源為中心范圍內省域內行政村數量,制作受災區域大比例尺交通、居民地分布圖。組建遙感影像組,負責獲取災區衛星影像獲取處理工作。同時收集整理震區最新遙感影像及地表覆蓋數據集,重點分析居民點、道路、河流等地理信息,確保各環節的緊密銜接,做到快速反應,高效服務。

電力工人給新搭建的帳篷通電。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溫度”

  “要加強安置點管理服務,把有熱飯、有棉衣、有床褥、有干凈水、有取暖設施作為基本條件,開展巡回醫療服務,統籌抓好環境消殺、食品安全、垃圾處理等工作,讓受災群眾安心舒心放心。”

  省民政廳第一時間會同海東市及受災地區民政部門迅速對社會福利中心、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等民政服務機構入住人員進行排查和緊急疏散,搭建帳篷為特困老人和兒童避難。充分發揮基層社會救助經辦人員作用,通過“物質+服務”等形式,重點對地震災區鰥寡孤獨和留守兒童進行排查,并及時落實了相關救助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資、基本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服務,千方百計保障受災地區困難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省衛生健康委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派出緊急醫療救援隊員趕赴一線,堅守震后生命線,全力開展醫療救援,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對重傷患者按照院內集中救治、一人一策、每日一會診、重癥及時會診、省級專家組指導的救治要求進行全力救治。加快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及時指導當地衛生健康部門,有序恢復2家縣級醫院、27個鄉(鎮)衛生院的正常醫療秩序。

  省、市、縣疾控中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成立傳染病信息監測和消殺組,全面開展災后防疫、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控工作,對集中安置點的垃圾放置、臨時廁所清運垃圾、消毒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對災區開展傳染病評估,要求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傳染病監測。

  省疫情防控工作組會同市、縣疾控專業人員,指導民和縣集中安置點合理設置垃圾存放點和臨時廁所,對安置點房屋、帳篷、垃圾存放點、臨時廁所等重點區域消毒。抽調衛生應急管理、傳染病監測、實驗室檢測、公共衛生監測、消殺和病媒生物控制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三個地震災害衛生應急處置組,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準備。

  同時,我省全面啟動應急廣播服務抗震救災行動,全省各級廣電部門充分發揮應急廣播的獨特作用,做好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有效消除群眾恐慌心理,提高群眾避險逃生知識。同時組織技術力量排查應急廣播終端故障,確保應急廣播接收終端能夠全面啟用并有效發聲。

  (郭靚 整理;王菲菲 王臻 王宥力 康維海 參與)

推薦閱讀
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陳剛:從踐行“兩個維護”的高度堅決徹底整改
第四屆“青海榜樣”宣傳發布活動舉行
積石山6.2級地震烈度圖發布
省網信辦征集"凈網"系列專項行動整治重點的通告
關于面向青海省地震災區提供教育服務的公告
西寧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
青海省西寧市科技創新發展動能逐步釋放
24H熱點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人民至上!確保人民群眾安全...
青海體育題材人文紀錄片將在央視首播
法律援助宣傳“乘”上了快遞車省司法廳啟動“快遞...
格庫鐵路(青海段)擴能改造工程啟動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典型案例】青海省一些地方退化...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青海在行動】海南...
青海西寧:分類定級推動農村高效管理
第四屆“青海榜樣”宣傳發布活動舉行
全省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召開
省發展改革委對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實施情況...
熱點圖片
冬至到“餃”促和諧
冬至到“餃”促和諧
循化:首個帳篷小學開課
循化:首個帳篷小學開課
有一種顏色叫“火焰藍”——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消防救援圖記
有一種顏色叫“火焰...
震后48小時:處處涌動“青海溫度”
震后48小時:處處涌...
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硅”動力——“走進西寧開發區看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六
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
用汗水和心血譜出一曲綠色壯歌——記全國防沙治沙標兵何香龍
用汗水和心血譜出一...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民聲熱線】“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點贊!”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一座年輕城市的活力密碼——同仁市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掠影
一座年輕城市的活力...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人民至上!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青海省全面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青海日報
2023-12-23 07:4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人民至上!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青海省全面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青海日報
2023-12-23 07:4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人民至上!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青海省全面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 2023-12-23 07:46:57
  • 來源:青海日報
消防員講解安全用電知識。李慶玲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2月22日,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后的第四天,恰逢冬至。在災區安置點,受災群眾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溫暖著受災群眾的心,傳遞著守望相助的愛……

  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地震發生后,全省上下須臾不懈,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關懷轉化為強大力量,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傷員救治、應急救援、物資保障、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盡最大努力保障災區群眾基本生活和溫暖過冬。

  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金田村安置點成了溫馨“大家庭”,安置保障工作有條不紊,一頂頂帳篷成為受災群眾寒冬里的“避風港”,救援人員、醫護人員、志愿者將溫情傳遞到安置點的每一個角落;中川鄉美一中心幼兒園成了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場所,心理醫生、青年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唱兒歌、讀繪本,及時撫慰孩子們震后的緊張情緒……全省各行各業臨危不懼、勇往直前,用生命守護生命;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在一線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做人民群眾的“主心骨”;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抗震救災、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各方力量團結一心、迎難而上,匯聚起勇敢前行的堅定力量,全力打好防震搶險和受災群眾保障攻堅戰。

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進入。

  保障群眾安心生產生活有“速度”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是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每一項決策、每一件具體工作中都首先考慮群眾切身利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受災群眾過冬保障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強化生產生活恢復。通過排查受災地區糧油倉儲設施隱患、核查核算糧儲能力、科學研判災區糧油市場供需、監測市場價格波動等手段,多措并舉確保災區糧油副食品保供穩價,并協調調運糧油物資,調度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供應果蔬送達災區一線保障供應。對海東市、縣糧油庫存進行摸底核實,當前糧油儲備充足,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肉蛋奶儲備充足,能夠滿足受災地區人口口糧副食品需求及糧食安全。

  第一時間組織海東市、縣發展改革部門對轄區內國有糧企倉儲設施因災受損情況開展全面排查,確保庫存、人員及存儲設施設備安全。

  啟動海東市轄區糧食市場供應及價格監測日報制度,與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建立日報制度,監測重要商品供應和價格變動趨勢,及時分析市場應急供需風險,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預警處置,確保重要民生商品量足價穩。

  省發展改革委將及時掌握災區糧油副食市場需求信息,指導糧儲、糧企及供應站開展24小時專人值班值守,隨時提供應急保障。加快維修受損糧油儲庫,排除安全隱患,確保糧油儲備安全。強化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肉類、蔬菜等重要儲備商品調度和產銷銜接。持續加大價格監測力度,穩定市場預期,切實做好價格監測預警,確保災區糧油副食品供應充足、市場平穩,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盡快恢復當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醫生在安置點為受災群眾測量血壓。

  保障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有“力度”

  “要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以保障民生為重點,把群眾意愿和當地實際結合起來,認真做好災后房屋評估及過渡安置工作。”

  地震發生后,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專家及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城鎮房屋建筑震后安全應急評估、農房受損評估等工作。會同海東市及民和縣住建、民政部門研究擬定《民和縣災后農房評估及安置辦法》和《震區農房受損評估表》,對震區農房應急評估工作做出優化調整,主要聚焦農戶主要居住房屋能否居住、受損情況評估、維修方式等做出制度性安排部署。

  省地礦局連夜組織水工環調查院和測繪院分別組成技術團隊,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緊急前往受災地區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隱患排查和應急測繪保障工作,為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供科學地質依據。同步組織技術力量對西寧市“五區兩縣”、海西地區地質災害隱患展開排查。

  青海省地理信息和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迅速開展震后省內災區應急測繪,組建制圖組,負責應急專題地圖制作工作,并開展地震影響范圍分析,排查以震源為中心范圍內省域內行政村數量,制作受災區域大比例尺交通、居民地分布圖。組建遙感影像組,負責獲取災區衛星影像獲取處理工作。同時收集整理震區最新遙感影像及地表覆蓋數據集,重點分析居民點、道路、河流等地理信息,確保各環節的緊密銜接,做到快速反應,高效服務。

電力工人給新搭建的帳篷通電。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溫度”

  “要加強安置點管理服務,把有熱飯、有棉衣、有床褥、有干凈水、有取暖設施作為基本條件,開展巡回醫療服務,統籌抓好環境消殺、食品安全、垃圾處理等工作,讓受災群眾安心舒心放心。”

  省民政廳第一時間會同海東市及受災地區民政部門迅速對社會福利中心、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等民政服務機構入住人員進行排查和緊急疏散,搭建帳篷為特困老人和兒童避難。充分發揮基層社會救助經辦人員作用,通過“物質+服務”等形式,重點對地震災區鰥寡孤獨和留守兒童進行排查,并及時落實了相關救助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資、基本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服務,千方百計保障受災地區困難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省衛生健康委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派出緊急醫療救援隊員趕赴一線,堅守震后生命線,全力開展醫療救援,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對重傷患者按照院內集中救治、一人一策、每日一會診、重癥及時會診、省級專家組指導的救治要求進行全力救治。加快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及時指導當地衛生健康部門,有序恢復2家縣級醫院、27個鄉(鎮)衛生院的正常醫療秩序。

  省、市、縣疾控中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成立傳染病信息監測和消殺組,全面開展災后防疫、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控工作,對集中安置點的垃圾放置、臨時廁所清運垃圾、消毒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對災區開展傳染病評估,要求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傳染病監測。

  省疫情防控工作組會同市、縣疾控專業人員,指導民和縣集中安置點合理設置垃圾存放點和臨時廁所,對安置點房屋、帳篷、垃圾存放點、臨時廁所等重點區域消毒。抽調衛生應急管理、傳染病監測、實驗室檢測、公共衛生監測、消殺和病媒生物控制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三個地震災害衛生應急處置組,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準備。

  同時,我省全面啟動應急廣播服務抗震救災行動,全省各級廣電部門充分發揮應急廣播的獨特作用,做好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有效消除群眾恐慌心理,提高群眾避險逃生知識。同時組織技術力量排查應急廣播終端故障,確保應急廣播接收終端能夠全面啟用并有效發聲。

  (郭靚 整理;王菲菲 王臻 王宥力 康維海 參與)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