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黨員干部違規吃喝“十嚴禁”》發布以來,青海以糾治違規吃喝為突破口,推動以案促改走深走實,相關部門明察暗訪、查處曝光,媒體、群眾積極參與、有效監督,廣大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自覺“給違規吃喝亮紅燈、給興趣愛好上把鎖、給人際交往劃條線、給手中權力設道崗”,誤區逐步減少,認識逐步提高,不良“慣性”逐漸止步,有害“作派”逐漸消失,處處整治違規吃喝、人人弘揚新風正氣,已成蔚然之勢、成效顯著,各領域、全社會迎來了一場激濁揚清的風氣之變。
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若違反“十嚴禁”“一律先停職檢查再調查處理”的嚴肅要求,彰顯鐵紀威力。從嚴要求、強化約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管黨治黨的重要理念、治國理政的鮮明特征。發布“十嚴禁”、落實“十嚴禁”,體現青海省委遏制違規吃喝問題不勝不休的堅定決心。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違規吃喝絕不是簡單的“一頓飯、一杯酒”的問題,違背的是黨性宗旨、損害的是紀律作風,如果不及時堵住這個“小窟窿”,就可能漏過斗大的風。必須增強嚴的定力,保持嚴的韌勁,踐行嚴的要求,堅持嚴字當頭、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阻斷黨員、干部從輕微違紀向嚴重違紀甚至違法發展,助力黨員干部在修養上有穩步提升、在職業上有良好發展、在事業上有更大作為。
很多違紀違法干部懺悔反思時都會提到僥幸心理。這種反省告訴我們:有些事情看上去“不大”,但它是違紀違法的肇始;大節保不住,往往是因為小節守不住。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十一年來,黨中央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但仍有少數黨員干部抱有僥幸心理,觸碰紀律底線、搞隱形變異。有的覺得紀律規矩“約束不到自己”,被查的可能都“不夠聰明”;有的認為“面上過得去就行了”“私底下松一松沒關系”,凡此種種,都會把自己推向違紀違規的邊界。“永不僥幸”是最好的防腐劑。要牢牢抓住違規吃喝這個“小切口”,以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對于每個黨員、干部緊繃紀律之弦、筑牢自律之堤,堅決做到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意義重大。實踐表明,作風問題本質上是政治問題,作風危害本質上是政治危害,作風建設必須首先從政治上看。常態長效糾治“四風”,需要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思維,實現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的多維協同;必須時刻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站穩人民立場,保持戰略定力,把握規律特點,盯住具體問題,精準糾治“四風”,推動化風成俗。
廉潔不廉潔,關鍵看過節。節點是干部作風的“考點”,考驗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和堅守黨性原則的定力。“兩節”來臨,做到“紀律作風不休假”,就要緊盯違規吃喝,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從嚴查處頂風違紀行為,促使黨員、干部從思想上固本培元,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終保持清醒、心存敬畏,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家教家風,樹牢廉潔形象、防范腐敗風險,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打好作風建設攻堅戰、持久戰,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筑牢中央八項規定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