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新時評
因地制宜 防沙治沙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郝 煒
發布時間:2023-12-22 07:36:03
編輯:何繼紅

  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態問題,荒漠化防治是關系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人類要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抓好荒漠化綜合防治、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要求我們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科學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大力弘揚“三北精神”,不斷豐富沙珠玉治沙經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堅決完成好青;哪C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六期建設各項任務,讓新時代防沙治沙的宏偉藍圖在青藏高原變成美好現實。

  因地制宜開展防沙治沙,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盯防沙治沙重點領域,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按照保護優先、重點修復、適度利用這一總體思路,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強化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協調和管理,將工程固沙與生物固沙相結合,打通良種保供關鍵環節,注重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用心用情高標準建設,用力用法高質量管護,不斷提升青海防沙治沙整體成效,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青海荒漠上展現新的更大奇跡。

  因地制宜開展防沙治沙,“要堅持科學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突出“增量”與“提質”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設防,以水定綠、分類施策,科學選擇治理模式、樹草種配置、工程措施和技術路徑;要結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積極推廣光伏治沙、草光互補模式,大力發展沙產業,有序發展特色種植業,開展沙漠公園特許經營,推動林草碳匯試點;要注重發揮社會效益,健全聯農帶農機制,通過以工代賑等項目,充分吸納當地農牧民群眾就地務工務勞、增收致富;要著力提升綜合防治保障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持續提高防沙治沙質量效益。

  防沙治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十年來,青海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9%,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成績殊為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更需我們鉚足干勁、勇毅前行,繼續進行韌性的戰斗。我們要聚焦鞏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關鍵期和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攻堅期,綜合施治、精準施策、同向發力,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始終信守生態報國,始終踐行治沙初心,以實實在在的治沙成效奮力建設大美青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在民和縣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省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青海省第十一屆導游大賽圓滿落幕
2023煙臺名優海產品宣傳推介發布會在青海西寧舉行
省網信辦征集"凈網"系列專項行動整治重點的通告
關于面向青海省地震災區提供教育服務的公告
青海西寧:開門納諫 破解居民煩心事
青海西寧:今冬新增民政救助對象2742戶6095人
24H熱點
因地制宜 防沙治沙
【西海論壇】打好抗震救災這場硬仗
【守望者語】以生態文明建設作答發展考卷
【西海論壇】當好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
【江源觀察】寫好以他山典范夯實青海之治的篇章
【黨建新論】努力做新時代的好黨員好干部
【江源觀察】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青海新實踐
【時評】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檢察筑牢生態保護法治屏障
【江源新語】利劍高懸 成效為先
【西海論壇】牢記“國之大者” 書寫好荒漠化治理的...
熱點圖片
有一種顏色叫“火焰藍”——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消防救援圖記
有一種顏色叫“火焰...
震后48小時:處處涌動“青海溫度”
震后48小時:處處涌...
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硅”動力——“走進西寧開發區看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六
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
用汗水和心血譜出一曲綠色壯歌——記全國防沙治沙標兵何香龍
用汗水和心血譜出一...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民聲熱線】“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點贊!”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一座年輕城市的活力密碼——同仁市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掠影
一座年輕城市的活力...
枝葉總關情 點滴見初心——記化隆縣群科鎮乙沙二村駐村工作隊員種文龍
枝葉總關情 點滴見初...
厲兵秣馬,匯聚起勠力同心搶險救災的強大合力——青海省全面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厲兵秣馬,匯聚起勠...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因地制宜 防沙治沙

青海日報
2023-12-22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因地制宜 防沙治沙

青海日報
2023-12-22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因地制宜 防沙治沙

  • 2023-12-22 07:36:03
  • 來源:青海日報

  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態問題,荒漠化防治是關系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人類要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抓好荒漠化綜合防治、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要求我們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科學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大力弘揚“三北精神”,不斷豐富沙珠玉治沙經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堅決完成好青;哪C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六期建設各項任務,讓新時代防沙治沙的宏偉藍圖在青藏高原變成美好現實。

  因地制宜開展防沙治沙,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盯防沙治沙重點領域,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按照保護優先、重點修復、適度利用這一總體思路,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強化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協調和管理,將工程固沙與生物固沙相結合,打通良種保供關鍵環節,注重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用心用情高標準建設,用力用法高質量管護,不斷提升青海防沙治沙整體成效,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青;哪险宫F新的更大奇跡。

  因地制宜開展防沙治沙,“要堅持科學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突出“增量”與“提質”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設防,以水定綠、分類施策,科學選擇治理模式、樹草種配置、工程措施和技術路徑;要結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積極推廣光伏治沙、草光互補模式,大力發展沙產業,有序發展特色種植業,開展沙漠公園特許經營,推動林草碳匯試點;要注重發揮社會效益,健全聯農帶農機制,通過以工代賑等項目,充分吸納當地農牧民群眾就地務工務勞、增收致富;要著力提升綜合防治保障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持續提高防沙治沙質量效益。

  防沙治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十年來,青海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9%,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成績殊為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更需我們鉚足干勁、勇毅前行,繼續進行韌性的戰斗。我們要聚焦鞏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關鍵期和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攻堅期,綜合施治、精準施策、同向發力,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始終信守生態報國,始終踐行治沙初心,以實實在在的治沙成效奮力建設大美青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作者 郝 煒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