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文旅融合韻味濃
——走進海東看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五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 俊
發布時間:2024-01-18 07:14:49
編輯:何繼紅
彩虹部落土族園一角。陳俊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文旅是大產業、也是大民生、更是城市形象的大展示。作為河湟核心區的海東市,不斷厚植傳統文化基因、刷新民俗非遺元素、催生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內涵,呈現既有“頂天立地”的星級景點景區,又有“鋪天蓋地”的田園風光集群,從而煥發出“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文旅融合“海東樣板”。

  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城西南角的彩虹部落土族園,盡管已是嚴冬,景區內的火爆程度略遜夏季,但依然不時有旅行團和三三兩兩的散客進出。

  穿過古色古香的土族大牌坊,踏進土族園景區,呈現眼前的便是按一定布局排列的青磚青瓦、生土土坯、磚雕木刻的古建筑群。

  “各位游客,歡迎來到土族故土園觀光,這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陳列民俗文物展品近千件,展品豐富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史料研究價值,是全國第一個傳承和保護土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博物館。”景區講解員侯的娟介紹,館內集中展示了土族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先輩從遼東輾轉遷徙到青藏高原的歷史演變及土族先民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凸顯了土族歷史、民俗和文化藝術精髓。

  游客小魏攙扶著年邁的奶奶,邊看展陳邊聽講解。只見小魏奶奶在盤繡展陳和土族服飾前久久站立,指著各類色彩艷麗的服飾說,盤繡是我們土族婦女一生的必修課,是土族婦女智慧的結晶,尤其是太陽花,寓意家庭幸福興旺美滿,代表土族阿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

  在非遺中心門口,記者看見擺放著幾朵近兩米高的“芙蓉花”,大門兩側泛黃的草坪上,一朵朵較小的“花朵”為防風身披“黑裝”。侯的娟說,這是景區為今年的“青海年 醉海東”燈光秀提前做準備,春節期間可欣賞到“升級版”的“青海版大唐不夜城”,這里與油嘴灣景區燈光秀、卓扎灘冰雪旅游遙相呼應。

  從西寧湟中前來旅游的老年旅行團,在導游帶領下入園旅行,細心品味莊廓院、土司府、安召廣場、百年老油坊、世義德酒坊等景點后,紛紛滿面笑容豎起大拇指。

  七彩土鄉,通過給王牌景區植入豐富的傳統文化基因,將文化、旅游產業及相關要素相互滲透、交叉匯合重組,突破原有產業邊界,彼此交融形成新的共生體,輔以對民俗非遺藝術解讀傳播,立體展示河湟文化之美,讓文化 “活”起來,非遺“火”起來。

  互助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國棟介紹,互助縣聚焦“旅游+”,堅持融合、集合、聚合發展,緊扣生態旅游開發與生態資源保護銜接機制,以豐富的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民居村落、非遺民俗、河湟文化等優勢資源為依托,不斷加大生態旅游扶持力度,同步加大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鄉村旅游景區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生態與文化、旅游、田園、教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以古村落為節點、串聯各民俗表演、非遺產品及手工技藝展示的互助模式。

  城區即景區,旅游即生活。如今,整個互助就像一座大“盆景”,尤其是夏季,漫步城中,綠樹花卉、小橋流水,出門就是景、轉角遇見美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和游客的共同感受。這也是海東市消費業態新、聚集程度高、區域帶動強、品牌影響廣的文旅融合的最美注腳。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新時代 新青海 新征程】青海:讓文物“活起來”
青海不斷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促文旅業高質量發展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十三號)
西寧市百名青年干部開展“雙看”活動
西寧50家優質企業力推特色產品“進港”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文旅融合韻味濃——走進...
省直機關工委開展“兩節”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
青海冰壺隊“十四冬”斬獲銀牌 實現青海冬運會歷史...
青海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實現“雙提升”
精準發力 財政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377億元...
青海“小藏羚羊”開啟哈爾濱之旅
綠色種養循環,大通邁出試點第一步
【迎接全省兩會】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青海省專家人才聯合會第二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全省財政工作會議召開 財政實力穩步提升 保障能力...
熱點圖片
備戰春運動車組檢修忙
備戰春運動車組檢修忙
【迎接全省兩會】在高質量發展中樂享高品質生活
【迎接全省兩會】在...
青海,締結自然精粹的美麗家園
青海,締結自然精粹...
青海省實現植物新品種授權“零”突破
青海省實現植物新品...
“把服務和崗位送到受災群眾家門口”——民和抗震救災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見聞
“把服務和崗位送到...
青海海北:6大類41種名優產品亮相北京
青海海北:6大類41種...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青海,開啟一場傳統鋁業之“變”——西寧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一線觀察之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手工坊讓她們“織”夢成“金”
手工坊讓她們“織”...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文旅融合韻味濃
——走進海東看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五

青海日報
2024-01-18 07:1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文旅融合韻味濃
——走進海東看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五

青海日報
2024-01-18 07:1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文旅融合韻味濃
——走進海東看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五

  • 2024-01-18 07:14:49
  • 來源:青海日報
彩虹部落土族園一角。陳俊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文旅是大產業、也是大民生、更是城市形象的大展示。作為河湟核心區的海東市,不斷厚植傳統文化基因、刷新民俗非遺元素、催生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內涵,呈現既有“頂天立地”的星級景點景區,又有“鋪天蓋地”的田園風光集群,從而煥發出“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文旅融合“海東樣板”。

  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城西南角的彩虹部落土族園,盡管已是嚴冬,景區內的火爆程度略遜夏季,但依然不時有旅行團和三三兩兩的散客進出。

  穿過古色古香的土族大牌坊,踏進土族園景區,呈現眼前的便是按一定布局排列的青磚青瓦、生土土坯、磚雕木刻的古建筑群。

  “各位游客,歡迎來到土族故土園觀光,這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陳列民俗文物展品近千件,展品豐富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史料研究價值,是全國第一個傳承和保護土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博物館。”景區講解員侯的娟介紹,館內集中展示了土族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先輩從遼東輾轉遷徙到青藏高原的歷史演變及土族先民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凸顯了土族歷史、民俗和文化藝術精髓。

  游客小魏攙扶著年邁的奶奶,邊看展陳邊聽講解。只見小魏奶奶在盤繡展陳和土族服飾前久久站立,指著各類色彩艷麗的服飾說,盤繡是我們土族婦女一生的必修課,是土族婦女智慧的結晶,尤其是太陽花,寓意家庭幸福興旺美滿,代表土族阿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

  在非遺中心門口,記者看見擺放著幾朵近兩米高的“芙蓉花”,大門兩側泛黃的草坪上,一朵朵較小的“花朵”為防風身披“黑裝”。侯的娟說,這是景區為今年的“青海年 醉海東”燈光秀提前做準備,春節期間可欣賞到“升級版”的“青海版大唐不夜城”,這里與油嘴灣景區燈光秀、卓扎灘冰雪旅游遙相呼應。

  從西寧湟中前來旅游的老年旅行團,在導游帶領下入園旅行,細心品味莊廓院、土司府、安召廣場、百年老油坊、世義德酒坊等景點后,紛紛滿面笑容豎起大拇指。

  七彩土鄉,通過給王牌景區植入豐富的傳統文化基因,將文化、旅游產業及相關要素相互滲透、交叉匯合重組,突破原有產業邊界,彼此交融形成新的共生體,輔以對民俗非遺藝術解讀傳播,立體展示河湟文化之美,讓文化 “活”起來,非遺“火”起來。

  互助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國棟介紹,互助縣聚焦“旅游+”,堅持融合、集合、聚合發展,緊扣生態旅游開發與生態資源保護銜接機制,以豐富的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民居村落、非遺民俗、河湟文化等優勢資源為依托,不斷加大生態旅游扶持力度,同步加大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鄉村旅游景區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生態與文化、旅游、田園、教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以古村落為節點、串聯各民俗表演、非遺產品及手工技藝展示的互助模式。

  城區即景區,旅游即生活。如今,整個互助就像一座大“盆景”,尤其是夏季,漫步城中,綠樹花卉、小橋流水,出門就是景、轉角遇見美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和游客的共同感受。這也是海東市消費業態新、聚集程度高、區域帶動強、品牌影響廣的文旅融合的最美注腳。

作者 陳 俊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