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聽代表委員討論一年來青海民生事業時深切感受到,產業發展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也為各族人民帶來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比如,青繡產業在推進鄉村振興,保障群眾脫貧就業過程中,隨著產業鏈供應鏈延長,線上培訓線下訂單帶動各市州聯動發展,如今季節性繡娘有30萬人,長期繡娘有5萬人,解決了一大批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又比如,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隨著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觸角觸及民生領域,地熱供暖改造惠及百姓,得到群眾不錯的反響。
群眾的就業創業、致富增收、生活幸福,是代表委員一直牽掛的事。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在高質量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并且在具體舉措中體現著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做優以特色產業為主的特色勞務品牌,推進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全面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培育銀發經濟,加強新業態就業者和靈活就業者的社會保障等等,無不體現著在發展中堅持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以發展筑牢幸福之基。
我們在新一年要讓各族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就必須不斷將就業、教育、醫療、托幼、養老、住房、環境等民生事項融入發展的頂層設計,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做好今年十大類44項民生實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切實推動改革發展紅利轉化為民生幸福成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